同辞宦路返乡闾,两骕骦中间以驽。前后顾瞻羞倚玉,支干引从偶连珠。
三人不用邀明月,九老何妨续画图。从汉二疏唐尹后,相新相近此应无。
孙奇逢,字启泰,号钟元,北直容城入也。少倜傥,好奇节,而内行笃修;负经世之略,常欲赫然著功烈,而不可强以仕。先是,高攀龙、顾宪成讲学东林,海内士大夫立名义者多附焉。及天启初,逆奄魏忠贤得政,叨秽者争出其门,而目东林诸君子为党。由是杨涟、左光斗、魏大中、周顺昌、缪昌期次第死厂狱,祸及亲党。而奇逢独与定兴鹿正、张果中倾身为之,诸公卒赖以归骨,世所传“范阳三烈士”也。
方是时,孙承宗以大学士兼兵部尚书经略蓟、辽,奇逢之友归安茅元仪及鹿正之子善继皆在幕府。奇逢密上书承宗,承宗以军事疏请入见。忠贤大惧,绕御床而泣,以严旨遏承宗于中途。而世以此益高奇逢之义。台垣及巡抚交荐屡征,不起,承宗欲疏请以职方起赞军事,使元仪先之,奇逢亦不应也。其后畿内盗贼数骇,容城危困,乃携家入易州五公山,门生亲故从而相保者数百家,奇逢为教条部署守御,而弦歌不辍。
入国朝,以国子祭酒征,有司敦趣,卒固辞。移居新安,既而渡河,止苏门百泉。水部郎马光裕奉以夏峰田庐,逆率子弟躬耕,四方来学,愿留者,亦授田使耕,所居遂成聚。
奇逢始与鹿善继讲学,以象山、阳明为宗,及晚年,乃更和通朱子之说。其治身务自刻砥,执亲之丧,率兄弟庐墓侧凡六年。人无贤愚,苟问学,必开以性之所近,使自力于庸行。其与人无町畦,虽武夫悍卒工商隶圉野夫牧竖,必以诚意接之,用此名在天下,而人无忌嫉者。方杨、左在难,众皆为奇逢危,而忠贤左右皆近畿人,夙重奇逢质行,无不阴为之地者。鼎革后,诸公必欲强起奇逢,平凉胡廷佐曰:“人各有志,彼自乐处隐就闲,何故必令与吾侪一辙乎?”居夏峰二十有五年,卒,年九十有二。
河南北学者,岁时奉祀百泉书院,而容城与刘因、杨继盛同祀,保定与孙文正承宗、鹿忠节善继并祀学宫,天下无知与不知,皆称曰夏峰先生。
赞曰:先兄百川闻之夏峰之学者,征君尝语人曰:“吾始自分与杨、左诸贤同命,及涉乱离,可以犯死者数矣,而终无恙,是以学贵知命而不惑也。”征君论学之书甚具,其质行,学者谱焉,兹故不论,而独著其荦荦大者。方高阳孙少师以军事相属,先生力辞不就,众皆惜之,而少师再用再黜,讫无成功,《易》所谓“介于石,不终日”者,其殆庶几耶。
钱塘江头烟雾开,钱塘江上潮正来。潮声怒吼如山摧,潮头白喷如花飞。
玉龙跨海兴云雷,舟人相顾胆气衰。停篙直待潮平回,中流击楫欸乃相追随。
丈夫义气烈当如此,谁敢乱把纲常颠倒如波颓。
公子青丝辔,王孙绿幰车。宴酣风小定,舞破日西斜。
手掷宫中果,神行海上查。筑郿毋自厚,俭德不期奢。
灞桥两岸春风,愁损少年羁旅。岳色河声,寂寞晋云秦雨。
梦回枕上鸡初唱,误记当时人语。似香朝、晓起料量花事,绿窗朱户。
卷珠帘,寄与流莺嘱付。谢却高阳俦侣。取次追欢,生恐这番迟误。
果然便有分离候,野馆荒邮尘土。问车儿、带得愁来千里,送他归否。
当时饮中称八仙,趣味到此难夤缘。野仙又出四明客,倾盖况在清樽前。
红梅花开赏春霁,朱帘绿幕齐高搴。吾侪水部本好士,未是佳客何曾延。
野仙南来致双鲤,中有尺素从两钱。乃知行迹遍海壖,乘春却踏梁溪船。
好山好水入挥洒,意匠所至无馀笺。得来赠遗多妙墨,鸾仪鹄影惊联翩。
酒酣运笔等垩帚,高堂白日生云烟。岂须藏袭待他日,放手己见人争传。
行囊中有端石坚,品高不肯随时妍。三花插巾笑起舞,但脱俗韵称高贤。
吾歌野仙止于此,此意已逐高鸿鶱。
粉腻涂来两翅华,轻于燕燕受风斜。当年只道丹青树,谁识丹青画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