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立西浦渡

鬓丝微映钓丝轻,水叶惊风细浪生。
谁见晚凉人立处,数株杨柳一蝉鸣。
高启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猜你喜欢
相约晚樵去,跳踉上山路。将花饵鹿麛,以果投猿父。
束薪白云湿,负担春日暮。何不寿童乌,果为玄所误。
不知东里叟,遗迹但堪寻。
语爱东家泪,论交季子心。
故坟犹有石,遗鼎遂无金。
谬政为邦久,千秋谢所钦。

阴阳运转无停机,平分四气天何私。春宵苦短冬苦永,韶华乐事恒参差。

非关时序故乖异,人生离合不可期。高堂晏寝有馀暇,奔波道路应尔为。

新书声价满皇都,高卧林中更起无。春兴酒香薰肺腑,
夜吟云气湿髭须。同登水阁僧皆别,共上渔船鹤亦孤。
长忆前年送行处,洞门残日照菖蒲。
艳福如斯也!记年华,同年二百,君其少者。
刚是凤池骞翥后,又结鸳鸯香社。
看此去雕鞍宝马。
袍是烂银裳是锦,算美人名士真同嫁。
好花样,互相借。
淋漓史笔珊瑚架。
说催妆,新诗绮语,凡人传写,才子风流涂抹惯,莫把眉痕轻画。
当记取初三月夜。
欲问大罗天上事,恐小姑群婢同惊讶。
属郎语,声须下。

西风摵摵舞庭槐,沈李浮瓜事益乖。不饮竟逃官长骂,长年唯厌太常斋。

已看帘幕竟归燕,犹讶池塘沸乱蛙。坐想臞仙遥集处,应颓醉玉泥金钗。

忆昔长安道,同时侍玉皇。公方翔凤阁,予谬含鸡香。

公才简帝心,捧檄来闽疆。予亦衔命出,连镳共一方。

长溪接三山,灯火每相望。

圣王尊命士,父子不同宫。末俗□陈迹,名家尚古风。

过庭诗礼旧,分橐酒肴丰。超出斯干上,高堂坐媪翁。

虽云官事简,不似在家安。
晏晏妇子语,嬉嬉儿稚闲。
甘餐失粗粝,独酌置杯盘。
老觉偎绥好,莫将年少看。

岁晚谬为趋府客,深惭款接异他人。说经每笑匡衡老,赐酒何容毕卓真?

明日千官瞻魏阙,几时万国共阳春?家乡似觉无归处,难拟酬恩致此身。

近到扬雄宅,徘徊至夕晖。那知三宿别,竟作九原归。

许剑嗟何及,悬床事已非。祇应重过日,独泣向空扉。

故居烧后拾残编,留得陶诗一两篇。彭泽岂堪犹作令,义熙何忍再书年?

朱栏芳草绿纤纤,欹枕高堂卷画帘。处处落花春寂寂,
时时中酒病恹恹。塞鸿信断虽堪讶,梁燕词多且莫嫌。
自有卷书销永日,霜华未用鬓边添。

京国几回别,风尘万里心。旧游随世杳,新梦入秋深。

疏雨清尊共,繁霜元鬓侵。契情烟墨外,点笔助遥吟。

玉坛三级接秋空,此是仙家第几重。
羽客有时来驾鹤,王人无岁不投龙。
微吟海月生岩桂,长啸天风起润松。
司马先生何处去,篆碑犹有白云封。

蝉鬓欹风,星眸剪水,艳魂分付香绡。芳字呼应,新声待谱云璈。

桃花飘落蘼芜冷,算南朝、金粉都销。只年年,姊妹花开,知为谁娇。

板桥依旧青溪水,洗春愁不了,流梦迢迢。抛得珍珠,梁家旧恨难描。

玉义重展惊鸿影,拨金猊、肯替香烧。记当时、十四妆楼,一曲琼箫。

偕隐有贤亲,岷南四十春。栖云自匪石,观国暂同尘。
就养思儿戏,延年爱鸟伸。还看谢时去,有类颍阳人。

年逾六十复奚求,多难频经浑不愁。劫运千年弹指去,纲常万古一身留。

欲坚道力凭魔力,何事俘囚学楚囚。了却人间生死事,黄冠莫拟故乡游。

岁熟初收万顷黄,郊行随处说时康。白云天际微含冻,丹叶林梢早着霜。

野眺尚违心上景,公输谁念眼前疮。相逢林叟谈终夕,野蓛村醪自不妨。

靠山一亩穜竹,近水两畦栽华。客至莫愁下箸,二十七穜菜鲑。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