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

古来江海人,抗怀天下事。阅历多激情,沈冥有馀志。

贾生洛阳子,梅福抱关吏。流涕复上书,言之岂不义。

贤者与道隆,儒林恶言肆。愿从君子游,寡学当默识。

姚鼐
  姚鼐(nài)(1731~1815)清代著名散文家,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安徽桐城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中进士,任礼部主事、四库全书纂修官等,年才四十,辞官南归,先后主讲于扬州梅花、江南紫阳、南京钟山等地书院四十多年。著有《惜抱轩全集》等,曾编选《古文辞类纂》。
  猜你喜欢
薄宦三河道,自负十馀年。不应惊若厉,只为直如弦。
坐历山川险,吁嗟陵谷迁。长吟空抱膝,短翮讵冲天。
魂归沧海上,望断白云前。钓名劳拾紫,隐迹自谈玄。
不学多能圣,徒思鸿宝仙。斯志良难已,此道岂徒然。
嗟为刀笔吏,耻从绳墨牵。岐路情虽狎,人伦地本偏。
长揖谢时事,独往访林泉。寄言二三子,生死不来旋。
我於文字无一精,少学五言希李陵。
当时巨公特推许,便将格力追西京。
卞和无足定抱宝,乘骥走行天下老。
玉已累人马不逢,皇皇何之饥欲倒。
还思二十居洛阳,公侯接迹论文章。
文章自此日怪奇,每出一篇争诵之。
其锋虽锐我敢犯,新语能如夏侯湛。
于今穷困人已衰,不见悬金规吕览。
乃遭吾子求琢磋,珠玑获斗奈我何。
秋崖初无负郭二顷田,向来耕舍寒炊烟。
负薪行歌遭妇骂,往往倒崖底之枯松,
煮崖边之飞泉。龟肠怒吼卖牛具,
龙骨倒挂行蜗涎。乃以农自目,
其然岂其然。胥山之穷固亦无一钱,
较之於我犹差贤。白头把笔耕六籍,
芸人芸已皆逢年。可曾腰斧响空谷,
但闻种之以弘农陶,耨之以绛人玄。
先生之号则不可,北山久欲移文镌。
吾尝观诸朝,左右分两铨。
若使后夔降典夷作乐,各违所长非所便。
我今手招白云与渠语,两易其任盟当坚。
君农我樵万山绿,依旧司存雨露边。
亦不必承明之庐九入,亦不必岁中之官九迁。
共披烟蓑拜新号,疏驳不到松风前。
烂柯扣角醉眠熟,佳话留与山中传。
霜砧声急。潇潇疏雨梧桐湿。无言独倚阑干立。帘卷黄昏,一阵西风入。
年时画阁佳宾集。玉人檀板当筵执。银瓶已断丝绳汲。莫话前欢,忍对屏山泣。

手摘酴醾剪牡丹,山家草草亦杯盘。溪头一夜风吹雨,又作残春几日寒。

想尔到边头,萧条正值秋。二年贫御史,八月古邠州。
丝管闻虽乐,风沙见亦愁。望乡心若苦,不用数登楼。

烂漫十日饮,未快远别情。醉魂几时醒,直见颍水清。

前欢绝莫寻,离念纷更盈。车骑暂休汝,赏晤得时英。

披襟两相照,话言仆屡更。论史既衮衮,说经亦铿铿。

一觞亦一咏,乐事真相并。会合固难常,我独嗟南行。

回首念前好,感物非嘤鸣。明发成寤歌,勉勉趣遥程。

归来岂不好,去国意如何。
主圣忧思切,时危习俗讹。
山高更回首,天阔阻悲歌。
一寸丹诚地,余生感愤多。
忽看春至复春还,门外烟云没野间。
吟有好怀忘瘦苦,贫多难事坏清闲。
柳花未散色全绿,杜宇乍啼声更蛮。
闻道扫松溪雨后,梦随溪雨到岩关。

修竹千竿酒百樽,华林江左旧名园。共君相约年年醉,世上升沈安足论。

林坳一径通,缓步踏蚕丛。树老粘苔碧,崖阴返照红。

鸣流奔断涧,平野入遥空。四顾皆苍莽,岚烟远近笼。

莲北先生还洞庭,登高饯远秋风生。乞归感激承天宠,正去遭逢是地平。

当日论才称子敬,他年司业配源明。暂收六馆春风座,便数三湘日月程。

驭处元方随侍乐,行边小阮对谈清。入怀岂但欣三舍,放眼犹堪望八纮。

回首北辰天上近,归途南斗马前横。未应泉石高肓重,要见丹砂药裹成。

肯许朱陵寻懒瓒,已闻多士引阳城。越吟曾是如庄舄,著术还须似长卿。

衡岳夜炉煨玉芋,竟陵秋溜煮云英。月明江上收筒钓,水满湖南采杜蘅。

春酒埙篪知迭奏,初筵琴瑟想和鸣。莫谈世上风涛事,且尽灯前笑语声。

羁鸟可堪闻远翥,溟鹏遥想快孤征。临岐谩问归期日,我亦沧浪去濯缨。

燕语垂杨春又暮。往事空随流水去。当时杰句倩谁题,尘笔只今无着处。

酒债寻常随所寓。烟竹风花堪笑语。偷闲将学少年游,终不似邯郸故步。

船子当年返故乡,没踪迹处妙难量。真风遍寄知音者,铁笛横吹作散场。

湿云带雨压楼头,落叶飘风满院秋。往事闲追成幻梦,故人不见倍牢愁。

蘧蘧易认园中蝶,渺渺难驯海上鸥。把酒倚窗聊拨闷,遥闻玉笛按凉州。

月横鹤膝影阑干,枕石眠云几岁寒。
宇宙一身今老矣,潇潇风雪拥袁安。

报道前溪正浴蚕,朝来女伴约携篮。朔风陡起飘裙带,一径落花三月三。

采茶歌里采桑时,采到新枝问旧枝。一样绿阴搓欲尽,肯教蚕妇识枪旗。

御丹初出赏春霏,传是诸王与后妃。
香雾渐深帘幙暗,日斜微见淡黄衣。

曾见多人说旧知,几人能保岁寒时。感君千里来相访,慰我终年病里思。

元伯欢呼具鸡黍,子期静听鼓桐丝。连床几夜知心话,讲破群经多少疑。

厓海波涛万派流,宋家曾此覆王舟。君臣空切强元齿,天地谁堪社稷忧。

春尽杜鹃犹迸血,时来社鼠亦深谋。悠悠易代成悲感,慷慨还怜国士愁。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