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鲍翰林迁官陕右

銮坡初罢直,西去惜离群。
载笔唐供奉,褰帷汉史君。
浊流河驿雨,高树岳祠云。
公暇应怀古,登临赋夕曛。
高启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猜你喜欢

割肉早归三伏日,传柑赐饮上元灯。那知一恸殊方去,独向高台此日登。

泪湿西风一眼缬,梦回残夜起衣棱。孤鸾别鹄知何处,泉路茫茫唤不应。

一官留隐太常中,生事萧然信所穷。
有力尚期当世用,无求今见古人风。
邅回旧学皆残稿,邂逅相看各老翁。
他日卜居何处好,溪山还欲与君同。
世事从头减,秋怀彻底清。夜深犹道枕边声。试问清溪底事、不能平。
月到愁边白,鸡先远处鸣。是中无有利和名。因甚山前未晓、有人行。
几家活计卖青山,石块堆来锦绣斑。
薄暮回车人半醉,乱雅声里唱歌还。

绿槐庭馆坐春风,十九年前此兴同。未老身犹书卷里,不眠人在漏声中。

大鹏南去云连海,群鹤西飞月绕空。灯火忆君连夕话,不胜幽思满斋宫。

官署双松何彩翠,吏散人稀苔满地。独坐松间是阿谁,才子风流太丘裔。

薄晓松枝清露繁,公庭无讼寂无喧。常思佐理苏民瘼,不分端居愧主恩。

乃翁倜傥龙头客,曾事先皇佩铜墨。京使争传德政碑,邑人共说郎官泽。

枯鱼肆索几何时,倏尔空愁风树悲。莫言累叶仍州县,九棘三槐应有期。

向来作郡梦非祥,远大功名寿未遑。造化小儿俄柳肘,乾坤遗爱有桐乡。

丈夫气节存人表,老友肝肠剩泪行。还信天公著馀福,当家分付寡辞郎。

新霜夜落群梢鸣,群风刮天为早晴。
南山向晓尽张列,颓岭断壑当空横。
开轩一见喜无量,走上高阁临飞甍。
层栏倚遍不能下,状貌秀活围双睛。
奔腾远近若波良,爱极拟去中间行。
此时只恨少佳客,相共叫笑夸峥嵘。
我思黄子者奇士,趣向超越无俗情。
手提诗笔若缘大,到处咏物物有名。
我今此县颇幽僻,复在岁杪天气清。
溪中鱼蟹易寻觅,林下梨栗新收盛。
子如访我住旬浃,此品可备盘与觥。
遂驰仆马去邀予,愿子为我聊出城。
私心不独徒见子,亦愿播此山之声。
子如不见不为咏,可惜此山虚此生。

方山绝顶白云衔,问道来从九四咸。几处人烟分海屿,此公图像合嵌岩。

订讹无复遗鱼豕,择术先须辨矢函。谁共舞雩沂上乐,愿随童冠著春衫。

赤壁当年苦战争,曹公横槊赋诗成。横江巨舰俄灰烬,留得孤篷载月明。

投刺曾修展拜仪,苍容古貌记初时。云霄独步人皆仰,山斗齐名世所师。

葩学盛传无孔疏,唐音高和失卢诗。承家有子原同气,不比伏生空女儿。

今日边城又见君,试弹流水爇梅魂。声和塞色金徽润,香散穹庐玉鼎温。

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
昨暮同为人,今旦在鬼录。
魂气散何之,枯形寄空木。
娇儿索父啼,良友抚我哭。
得失不复知,是非安能觉!
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
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

在昔无酒饮,今但湛空觞。
春醪生浮蚁,何时更能尝!
肴案盈我前,亲旧哭我旁。
欲语口无音,欲视眼无光。
昔在高堂寝,今宿荒草乡;
一朝出门去,归来夜未央。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
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
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嶣峣。
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
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
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
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荷风柳露飏双旌,杯酒酬君出凤城。江上锦帆鹦鹉唤,岭头龙节荔枝迎。

烟消瘴地花多种,山耸蛮天驿几更。回首洛阳春易老,可能频念故人情。

浮图突兀跨高峰,万古江山胜概同。曾倚危栏题姓字,此身如在半天中。

嫩黄上柳,新绿涨池,东风艳冶天色。又见乍晴还雨,年华傍寒食。春依旧,身是客。对丽景、易伤岑寂。怅凝望、一带平芜,剪就茵藉。
前度少年场,醉记旗亭,联句遍窗壁。调笑映墙红粉,参差水边宅。芦鞭懒过故陌。恨未老、渐成尘迹。谩无语,立尽斜阳,怀抱谁识。

自惭太守非何武,得向河阳见两龚。

宿领司涛职,今参戒杀因。千年歆血食,一日断腥尘。

说法依三昧,流风仰百神。可知仙佛路,清净即为真。

使君来兮父母鞠我,礼化行兮民无寒饿。使君去兮不可复留,人意伥伥兮泪双堕。

声迹随风,浪痕如霰。蓝桥路远无由见。黄昏肠断倚阑时,看看数尽南飞雁。日理丝机,宵拈针线。春秋不管莺和燕。欲将心事诉佳期,回文直上金銮殿。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