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城西废坞

乱前游最熟,乱后问都迷。
园散栽花坞,林荒采菊蹊。
废泉流圃浅,斜月下城低。
唯有烟中鸟,迎人似旧啼。
高启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猜你喜欢
释子身心无有分,独将衣钵去人群。
相思晚望西林寺,唯有钟声出白云。

天高气肃。正月色分明,秋容新沐。桂子初收,三十六宫都足。不辞散落人间去,怕群收、自嫌凡俗。向他秋晚,唤回春意,几曾幽独。


是天上、余香剩馥。怪一树香风,十里相续。坐对收旁,但见色浮金粟。芙蓉只解添秋思,况东篱、凄凉黄菊。入时太浅,背时太远,爱寻高躅。

交趾殊风候,寒迟暖复催。
仲冬山果熟,正月野花开。
积雨生昏雾,轻霜下震雷。
故乡逾万里,客思倍从来。

鹤岭翠微分,山行半白云。停骖不忍去,前路市声闻。

南园粉絮漫天起。玉阑干外花阴里。初试薄罗衣。金蝉颤欲飞。

无端郎蓦见。划袜轻风扇。惊起宿鸳鸯。裙拖绣一双。

跣行我足伤,涉世无夷路。
三复贝锦诗,谗口古亦恶。
儿女附耳言,誉喜诉其怒。
勿用驱青蝇,玉质自如故。

黄衢会日月,紫气悬阴阳。冉冉神龙下,英英朱凤翔。

兰烟凝玉阁,桂月满金堂。礼元歆九庙,德巳合无疆。

二十馀年别帝京,可能朝市污高情。

秋光何处堪消日,漫绕东篱嗅落英。

匆匆杯酒促行辀,挽断征衫不少留。别友情怀虽作恶,还家滋味胜封侯。

鸡催淡月闾山晓,雁贴黄云马邑秋。老矣仲宣归未得,微君底处许依刘。

曾作金陵烂漫游,北归尘土变衣裘。
芰荷声里孤舟雨,卧入江南第一州。
柳妥花殷食又寒,渭城歌断思漫漫。
万山入汉秦关险,孤栈连云蜀道难。
驴背寻诗春正好,蛾眉如画雨初干。
胜游归后添佳趣,为写新图寄我看。

夷惠真为百世师,先生高节亦如之。只将立懦廉顽意,九鼎分明圱一丝。

沈病已绵绪,负官别乡忧。高城凄夕吹,时见国烟浮。

漠漠轻云晚,飒飒高树秋。乡山不可望,兰卮且献酬。

旻高识气迥,泉渟知潦收。幸遇庆筵渥,方且沐恩猷。

芸黄先露早,骚瑟惊暮秋。旧城望已肃,况乃客悠悠。

独酌谣。芳气饶。一倾荡神虑。再酌动神飙。忽逢凤楼下。非待鸾弦招。

窗明影乘入。人来香逆飘。杯随转态尽。钏逐画杯摇。

桂宫非蜀郡。当垆也至宵。

一别芜城逾十载,重来鱼鸟亦相亲。童童碧树添新冢,段段青山似故人。

把镜未须惊白发,持杯犹得及芳春。却将此日思前日,只觉今身是后身。

美人绝似董娇娆,家住南山第一桥。不肯随人过湖去,月明夜夜自吹箫。

十年帅铖倦驰驱,适意方谋一壑居。
贾谊有才终太传,薛收无寿处中书。
伤心风月江心古,过眼光阴梦幻虚。
红紫飘零春色尽,后凋松柏独萧疏。

无多秋色晓晴初,夹岸人家水拍芦。小艇斜穿黄歇浦,轻衫又到子云居。

谈心为鼓平沙曲,刮目欣看倒薤书。半载分襟一弹指,相逢肯放夜窗虚。

令君剖剧久推贤,人谓贤如百里天。最绩已优恩已洽,讼堂无事日鸣弦。

堂上奉盘匜,堂下执箕帚。且复手纺绩,且复躬井臼。

妇职有当然,非以悦人口。所嗟命不犹,齐眉失白首。

念彼泉下人,身死骨未朽。恻恻摧心肝,孤镫十年久。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