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四时歌

白白复朱朱,芳条罥绣襦。
摘来随女伴,赛斗不曾输。
高启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猜你喜欢
南行步步远浮尘,更近青山昨夜邻。高铎数声秋撼玉,
霁河千里晓横银。红蕖影落前池净,绿稻香来野径频。
终日官闲无一事,不妨长醉是游人。
千山红树万山云,把酒相看日又曛。
一曲骊歌两行泪,更知何处再逢君。
二月三月雨晴初,舍南舍北唯平芜。前欢入望盈千恨,
胜景牵心非一途。日照神堂入啄木,风含社树叫提壶。
行看旦夕梨霜发,犹有山寒伤酒垆。
蜀山瘦碧玉,蜀土膏黄金。
寒谿漱其间,演漾清且深。
工人剪稚麻,捣之白石砧。
就豀沤为纸,莹若裁璆琳。
风日常清和,小无尘滓侵。
时逐买舟来,万里巴江浔。
王城压汴流,英俊萃如林。
雄文溢箱箧,争买倾奇琛。
夫君乃冠冕,辞气高千寻。
十载为举首,於今犹陆深。
嗟我蓄此纸,才藻不足任。
愿以写君诗,益为人所钦。
缟带岂多物,足明同好心。
黄钟声如雷,岂病无知音。
请以此为质,他年神所临。
华轩策驷马,慎勿忘遗簪。

秋天林薄疏,翠壁呈清晓。迢递泻寒泉,下有深潭悄。

时飘桂叶来,寻源路殊杳。

爱蜀蕲舒嘉代富,新登高棣桂常芳。

爱山日日望山晴,忽到山中眼自明。鸟道渐非前度险,龙潭更比旧时清。

会心人远空遗洞,识面僧来不记名。莫谓中丞喜忘世,前途风浪苦难行。

朝隐真风暮隐霞,鸾麟接步虎摩牙。岩藏午日冬无雪,池碍南箕荷有花。

子欲高眠浮世外,我思长啸白云赊。撄宁未必非仙骨,况有峰头玉女家。

痴云吹尽月行天,新琢冰轮欠半边。
须信缺中元不缺,便教圆处可长圆。
寒生沙渚雁初下,冷浸纱窗人未眠。
万事虚盈皆此类,几看如镜复如弦。

玉露洗空碧,银潢澹无波。怀人起遐想,况兹良夜何。

俯听百虫泣,仰观众星多。惊乌未遑息,飞鸣择丛柯。

中心百感集,岂谓悲蹉跎。终羡林居子,躬耕乐太和。

载笔同趋侍从班,曾将翰墨动龙颜。绣衣又向河南去,玉节新从海上还。

千里舟航通洛水,中原文物入夷山。当时不得相追饯,谩寄离情画轴间。

平居在城市,无梦傍江湖。世事有今日,生年犹故吾。

检书逢越绝,引曲感吴趋。邻叟邀皆醉,归来不用扶。

连年戍边塞,过却芳菲节。
东风气力尽,不减阴山雪。
萧条柳一株,南枝叶微发。
为带故乡情,依依藉攀折。
晚风吹碛沙,夜泪啼乡月。
凌烟阁上人,未必皆忠烈。
犹忆归淮甸,何期陷敌尘。
祗闻残破惨,未得死生真。
梦不谙长路,书难附便人。
吞声无限泪,一滴一伤神。
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风急平林日御徂,乍惊哀柝散城乌。
壁灯爆尽宵初半,邻杵无声月自孤。
事往拊心怀感遇,忧来顾影叹头颅。
三年汉上曾今日,不谓仍陪楚大夫。

自别逋仙梦已孤,横斜栏外倩谁扶。春风无力低笼纸,一幅楼东晚睡图。

扶持冷梦属林逋,春去孤山一醒乎。鹤自天涯人自老,可怜无夜不西湖。

十二雕栏属曲扶,珊珊梦入小山孤。金铃声动霜禽下,春到罗浮醒到无。

始华曾记暮春时,五月香风着地吹。金井倚来添别恨,绣帘垂下说相思。

衰翁漫忆琅玕实,小凤先巢翡翠枝。非雾非花劳想象,道家装束最相宜。

洞房编药屋编荷,八面玲珑得月多。谁遣天飘籋云过,嫩凉扶我入无何。

鸱枭狼腐鼠,欢喜同八珍。
凤凰玉千仞,琅然落清音。
事有适相值,枭遂生欢心。
仰首噱一嚇,谓凤当见侵。
凤凰睹腐鼠,掩鼻方微颦。
投惠且不纳,夺攫岂所任。
昆仑有竹实,去去不可寻。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