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行二首

下直平明出禁门,笑提博局伴王孙。
宝刀不敢将输却,明日沙场欲报恩。
高启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猜你喜欢
见说南来处,苍梧接桂林。过秋天更暖,边海日长阴。
巴路缘云出,蛮乡入洞深。信回人自老,梦到月应沉。
碧水通春色,青山寄远心。炎方难久客,为尔一沾襟。
古甓团团藓花碧,鼎渫寒泉深百尺。江南戴白尽能言,
此地曾为庆封宅。庆封嗜酒荒齐政,齐人剪族封奔迸。
虽过鲁国羞鲁儒,欲弄吴民窃吴柄。吴分岩邑号朱方,
子家负固心强梁。泽车豪马驰似水,锦凤玉龙森若墙。
一朝云梦围兵至,胸陷锋铓脑涂地。因知富德不富财,
颜氏箪瓢有深意。宣父尝违盗泉水,懦夫立事贪夫止。
今歌此井示吴人,断绠沉瓶自兹始。

年来户外故人疏,惭愧新词解起予。贺监本家明与越,扁舟来访问何如。

身世浮云任去留,老来於此更悠悠。
却因削迹风波地,耳底风云得暂休。
出处於人不偶然,当时已报赤城缘。
丹青有笔谁能画,圣则堂前月满川。

风骨信倾城,何止千金当得。十八娘殊媚妩,带宝山春色。

小廉吾欲笑髯苏,日啖仅三百。兰畹近边寒峭,问何时挺出。

一生事业总成空,半世功名在梦中。死后不愁无勇将,忠魂依旧守辽东。

夜寒鹤梦,正沈沈,云海犹呼愁侣。自见伤春,花溅泪,此恨都无年数。

笛步波遥,诗痕雪在,曾卧山楼雨。苔阑如绣,胜看纱影笼句。

长忆一别文园,蜀弦肠断,空送孤云去。欲寄陇头春不到,绿遍行吟烟浦。

古寺遗芳,小桥疏影,留伴樵风住。游尘重省,乱花多少歧路。

即今乐事属墙东,岁晚何曾酒盏空。白蜜已输仍节近,红藤未动况年丰。

梁武憨痴达摩呆。个中消息岂容猜。九年面壁口慵开。
只履却寻归路止,一花原不是君栽。这回枉了一遭来。
鹰使司漏,马使警偷。
臧者守杼,获者运牛。
彼此职废,空抱主忧。
君不见薛恭尹赏各有所,两地一易俱称优。
往者更声律,公兮独老成。
馀波及犹子,作赋得虚名。
瘴海三年别,灵岩一梦惊。
归来访遗跡,心折涕纵横。
尘世未徂暑,山中今授衣。
露蝉声渐咽,秋日景初微。
四海犹多壘,余生久息机。
漂流空老大,万事与心违。

松竹如佳士,梅花更典刑。岁寒千古意,笑指鹿峰青。

落尽花藤涧水香,松风如水昼初长。
幽人自是山中相,鹤氅黄冠坐夕阳。
自怜无骨可封侯,漫来学省陪英游。
逸兴未忘河朔饮,羁踪已分周南留。
久负云山竟缘底,百指饥寒良坐此。
鬓毛苍苍已难拣,何时却到云山里。
休问归囊金有无,采芝酌水延朝晡。
未要学仙跨威凤,况有作诗嘲训狐。
藜杖芒鞋乐复乐,老藤悬花当罗幕。
月明须上最高峰,横竹一声秋万壑。
九月离东嘉,长安子岁华。
未登杨子渡,先访葛翁家。
天作今朝雪,灯开昨夜花。
一杯能强饮,不必问丹砂。
归牛晚失犊,牧童学声唤。
溪边白鹭鸶,衔鱼上田岸。

催花雨歇晓风轻,閒坐欣看笔墨精。装点繁华欣作主,辨论好丑镜无情。

不妨诗自聪明得,莫使名从侥幸成。为怯嫩寒帘半卷,隔窗时听鸟声声。

一曲沧浪欸乃间,数声清彻凤山湾。世多俗客忙相逐,天许渔郎剩得闲。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