妾薄命

寂寞复寂寞,秋风吹罗幕。
玉阶有微霜,桂树花已落。
昔为卷衣女,承欢在瑶阁。
弃鱼感泪多,当熊惭力弱。
宁知色易老,难求黄金药。
宫深去天远,忧思将何托?君恩非不深,妾命自轻保微躯
愿有报,和亲死沙漠。
高启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猜你喜欢
何处潮偏盛,钱唐无与俦。
谁能问天意,独此见涛头。
海浦吞来尽,江城打欲浮。
势雄驱岛屿,声怒战貔貅。
万叠云才起,千寻练不收。
长风方破浪,一气自横秋。
高岸惊先裂,群源怯倒流。
腾凌大鲲化,浩荡六鳌游。
北客观犹惧,吴儿弄弗忧。
子胥忠义者,无覆巨川舟。
西湖烂醉踏青天,秀句重寻未隔年。
已约清樽携九日,要将黄菊荐三贤。
深秋风日明寒水,宿雨波澜起画船。
佳所葱茏如有待,晓妆浓淡抹非烟。

一篙春水绿平桥,兰艇相将逐暮潮。河畔柳枝新系马,渡头桃叶旧吹箫。

六朝金粉柳烟没,二月莺花苦雨消。凭仗酒樽能壮客,未容问答老渔樵。

招隐处,大鹤洞天开。避客过江成旅逸,哀时无地费仙才。

天放一閒来。

老病心随去节高,百年双鬓未应凋。閒来莫道山中眼,不见银河万里桥。

一年佳处早梅时,钩引清风巧钓诗。
未分霜冷禁瘦朵,渐看春入奈愁枝。
晚尤奇特怜无伴,夜更分明不可私。
冷落更须凭酒暖,从今邹律未消吹。

已叹玄经返墨池,复愁国史奉严祠。离乡游子归仍晚,独对东风惜鬓丝。

雷乐工,先王使侍华清宫。
营州羯奴作天子,梨园弟子群相从。
雷乐工,投乐器,恸哭西风双血泪。
凝碧池头刀谩攒,试马柱前詈不畏。
於乎,雷乐工,既解此,何不筑中置一匕?

无端连岁动妖氛,城拟冲腾郭早焚。边徼近来多事变,江湖到处有传闻。

负锄共庆近中日,按剑时看海上云。尚有收京戈甲在,安危大计仗诸君。

龙舟一去汴河东,空吐馀光表寸衷。此夜不堪秋寂寞,景阳宫阙又西风。

粉结红冰,香消獭髓。镜鸾影里人憔悴。梨花带雨不禁愁,玉纤弹尽真珠泪。

恨锁春山,娇横秋水。脸桃零落胭脂碎。故将罗帕揾啼痕,寄情欲比相思字。

城角苍凉夜如水,江干北风一千里。故人驾言欲遄征,薄暮呼童具行李。

慷慨握手出城隅,欲别不别歌《骊驹》。酒酣相顾各叹息,仰天熟视西飞乌。

须臾月落孤城堞,茫茫万里江涛叠。挥手河梁归去来,孤帆六幅轻如叶。

吁嗟聚散何太悲,人生自有别离时。去年惜别寒江畔,今年又作送君词。

君归勿复伤迟暮,世人谁爱扬雄赋。铜官山头百草枯,好向霜天猎狐兔。

红绕高台绿绕城,城边春草傍墙生。
隋家不向此中尽,汴水应无东去声。

浮花溅玉落崔嵬,迥出千岩去不回。白日半空疑雨至,青林一道见烟开。

月分秋影云边去,风送寒声树杪来。流入宫墙天汉近,还同瀛海绕蓬莱。

西风吹帽雪笼头,今古无情独倚楼。日月悠悠长剑老,乾坤纳纳此身浮。

江南山水闻孤啸,塞北烟尘结四愁。望断北辰心万里,寒云斜日楚天秋。

一心甘亩亩,念载卧茅庐。不计动名晚,何知岁月除。

更深滋露冷,月朗逼星疏。头白明镫里,优游尚著书。

龙且风土类中原,雨势山开百里川。
白鹭水田摩诘画,桃花溪洞武陵船。
宝剑曾留此,千年尚有名。
星辰片云识,风雨半江生。
炼想古人迹,功知烈士成。
张华在当路,宁使久延平。

绣帘双卷水窗开,一叶风帆镜里回。天意似怜人寂寞,青山移近画船来。

空斋昼静焚旃檀,古琴挂壁生清寒。漆文虽作蛇腹断,酝酿开国元气神犹完。

凤池之中有遗字,乾德元年赵普制。重修者谁张顺修,汉雯山人名同留。

吾闻太宗欲法文武增二弦,惜哉蔡裔所制今不传。

是时雅乐尚未定,此琴那独中和全。何人试按和岘律,使与叉手之笛同清圆。

枯桐或是秦陇木,屋材之余琴材便。饰徽不用瓜子金,十瓶或未来海壖。

想当炽炭烧肉后,应和靡玉声缠绵。不然抛琴风雪夜,终读《论语》二十篇。

呜呼陈桥排闼功莫京,国家之事由书生。誓书尾署臣普记,陛下不误谁所成。

弹之莫作《履霜操》,九原骨朽心难平。君不闻中有痴儿,临死呜咽悲啼声。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