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雪冻关河,我行复千里。忽闻弦诵声,远出衡门里。
在汉方盛时,言利宏羊始。桓生书一编,恢卓有深旨。
发愤刺公卿,嗜利无廉耻。片言折斗筲,笃论垂青史。
矧乃衰乱仍,征敛横无纪。转饷七盘山,骨满秦川底。
太息问朝绅,食粟斯已矣。幸哉荀卿门,尚有苞邱子。
顾炎武(1613.7.15-1682.2.15),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其主要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
双垒依然柳作阴,故疆行尽倍伤心。时平且得无争战,苔上戈枪卧绿沈。
从君挥麈演金乘,我已无心缠葛藤。第一圆通三鼓梦,大千世界一窗灯。
罢参柏子庭前意,权作梅花树下僧。饭饱閒行复閒坐,人间有味是无能。
未酬?死恨,虚负再生身。和泪原非假,谊书太任真。
寒收燕谷夕,烟锁汉宫春。谊谊欲投石,君何相问频。
独向巴陵上小舟,君山迢递镜中浮。猿啼古木云边迥,鸟度灵花象外幽。
烟磬夜寒云梦月,天香朝泛洞庭秋。更随野衲看灵异,惆怅皇英墓下游。
山崦人家半夕阳,倚墙争看骑红妆。野泉自入他州界,古碣犹存旧姓乡。
蛇出庙壖神古柳,牛寻沙泺憩柔桑。蝉声抵死催归骑,辜负亭阴一枕凉。
三朝礼乐和,百福随春酒。玉樽湛而献,聪明作元后。
安乐享延年,无疆臣拜手。
两峰遥对峙,十里大江横。锁钥分南北,河山几战争。
晴云汉川树,初日武昌城。为访桓公柳,攀条别绪萦。
忽惊摇落后,黄叶堕庭深。道路秋风鬓,江湖夜雨心。
有书传海内,无棹访山阴。久客兼多病,相思瘦不禁。
石梯青嶂下,茅屋白云间。
兰丛才一干,独向腊前开。托荫偏宜竹,先春不让梅。
韵从幽处见,香自静中来。便欲纫芳佩,灵均唤不回。
蜀锦机长越罗短,绣出鸳鸯春水暖。姊妹绮年俱遣嫁,空闺寂处兰膏卸。
女贞择对师孟光,依然操作纫兰攘。藏有天孙五色线,鲜明巧夺云锦章,愿缝尧衣与舜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