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亭怨慢·雁

结多少悲秋俦侣,特地年年,北风吹度。紫塞门孤,金河月冷,恨谁诉?回汀枉渚,也只恋江南住。随意落平沙,巧排作、参差筝柱。
别浦,惯惊移莫定,应怯败荷疏雨。一绳云杪,看字字悬针垂露。渐欹斜、无力低飘,正目送、碧罗天暮。写不了相思,又蘸凉波飞去。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北风年年有意吹到塞外,悲秋的大雁结成伴侣将飞向南方。寂寥的关塞,广漠的天空,满腔的哀怨向谁倾诉呢?雁群飞过水滩,越过水中的沙洲,只是恋着江南的故土,它们落在沙滩上象是筝上参差错落的弦柱。
雁群飞蓟水滨,落下又惊起,似乎败荷疏雨都使雁群惊恐不安。大雁升空继续高飞远去,它们象一条绳悬挂云端。雁群飞得疲惫了,在暮色苍茫的天际渐渐欹斜低飘:但对江南的相思萦绕于心,它们没有停留下来。又蘸着冷风离去。
注释
俦(chóu)侣:伴侣。
紫塞:指长城。此处泛指北方塞外。
金河:指秋空。古代以阴阳五行解释季节演变,秋属金,所以称秋空为金河。
回汀枉渚:汀,水边平地。渚:水中小洲。回,枉:弯曲的形状。
筝柱:指筝上的弦柱。此处用以形容大雁飞行的队形。
浦:水滨。
一绳云杪(miǎo):形容大雁排成一字形飞向天边。
欹(qī)斜:倾斜不平。

鉴赏

  这首词是朱彝尊咏物词中最著名的一首。它题咏的是雁,说 得具体一点则是秋雁。全词字面,均扣住“雁”字来写:既有对群雁憩息时的静态描述,如“随意落平沙,巧排作、参差筝柱”,又有对雁 阵飞行时的动态勾勒,如“一绳云杪,看字字、悬针垂露”;既有形象的外观描写,如“渐欹斜、无力低飘”,也有逼真的心理刻画,如“惯 惊移莫定,应怯败荷疏雨”;既有一般的白描手法,如“回汀枉渚,也只恋、江南住”,还有曲折的典故运用,如“紫塞门孤,金河月冷” ……从而生动细致地描绘出了一幅大雁南飞的画图。而时当金秋,却是满眼的北风、冷月,孤门、败荷,疏雨,暮色,成群的大雁排 成不同的队形,在略作休息之后又疲倦地向南飞去,这里面充满着 苍凉悲凄的气氛。

  然而,咏雁只是这首词的表层现象,作者的用意显然在于以雁 喻人,通过咏雁来表现自己的身世之悲。如同朱彝尊《解佩令‘自题词集》“十年磨剑,五陵结客,把平生、涕泪都飘尽”云云所反映的 那样,他由于抗清失败,生 计艰难,在很长一段时期 内飘零四海,客游幕府,先后到过山西、山东、北京等 地。这种漫长的羁旅生 涯,加上时时要担心清廷 的追捕,不能不使他既感 到厌倦,又感到惊恐,梦想着能够回到自己江南的家 乡,过上安定的日子。正 因为如此,所以他看到秋 天南飞的大雁,心中产生 了强烈的共鸣,忍不住发出了“也只恋、江南住”的 慨叹;而大雁尚能南飞,人 却不能自主,有家难归,有 “恨”也不知道向谁倾诉 ! 难怪乎这样一首秋雁词会充满着如此悲凉的气氛。

  更有可说者。朱彝尊的身世之感,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明清改朝换代。因此,这首词在叙述秋雁南飞的背景时,也特地点出了是 “北风吹度”。这里的“北风”,以及下文的“紫塞”、“金河”,事实上都象征着来自北方的满清贵族势力。而与此相反,下面“也只恋、 江南住”的“江南”,则自然象征着明朝故国。词的结拍“写不了相思”云云,脱胎于南宋词人张炎的《解连环·孤雁》:“写不成书,只寄 得相思一点。”然而如今故国久已灭亡,连“相思”也“写不了”了,其感情显然更为沉痛。如果说这首词有更深层的寓意的话,那么就 在这里。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三说此词“感慨身世,以凄切之情,发哀婉之调,既悲凉,又忠厚”,所谓“忠厚”,恐怕也就是由个人 进而想到家国吧。

  纵观全词,它的主题思路由雁及人,又由人而推及故国沦亡的 背景,从而形成了一个近远浅深逐层递进的多层面体。这即使作品的主题得到了深化,又使作品产生出强烈的立体感,增加了作品 的艺术感染力。只是我们在阅读这类作品的时候,需要细心辨析它写的究竟是景耶情耶,抑或人耶物耶……

创作背景

  朱彝尊由于抗清失败,生计艰难,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飘零四海。这种漫长的羁旅生涯,加上时时要担心清廷的追捕,不能不使他既感到厌倦。正因为如此,所以他看到秋天南飞的大雁,心中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忍不住发出了“也只恋、江南住”的慨叹,只是大雁尚能南飞,人却不能自主,有家难归。

朱彝尊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
  猜你喜欢

日日是春阴,春阴又复沈。养花虽有力,爱月岂无心。

月满方能看,花开始可吟。奈何花与月,殊不谅人深。

遍寻真迹蹑莓苔,世事全抛不忍回。上界不知何处去,
西天移向此间来。岩前芍药不亲种,岭上青松佛手栽。
更有一般人不见,白莲花向半天开。

洛出熊耳,东流会集。夏禹导疏,经於洛邑。元龟赤字,汉符是立。

帝都通路,建国南乡。万乘终济,造舟为梁。三都五州,贡篚万方。

广视远听,审任贤良。元首昭明,庶物是康。

攀笼毛羽日低摧,野水长松眼暂开。
万里松风天外意,日斜闲啄岸边苔。

駻石奔云浪几春,黄泥坊底射洄鳞。周郎事业玻公赋,递与黄州作主人。

阴阴朔气满皇州,烈烈悲风暗凤楼。吹合冻云寒欲雪,蹴低霜干鸟应愁。

百年执法归廷尉,四海何人怜楚囚。闻说右军曾远寄,蒲葵珠玉莫空投。

闻道诸公置齿牙,买鞯卖展趁年华。太平起隐无遗策,空尽嵩山处士家。

古迹凭谁问,残碑仅记年。荒城今若此,古堞久颓然。

戟拾沙中铁,人耕郭外田。倦倚危石坐,老树郁春烟。

清明寒食江南路。年年生把花时误。明月听吹箫。虚传廿四桥。

潇潇连夜雨。泪滴那堪数。何事住扬州。偏增无限愁。

久适栖遁志,旷然怀远忧。缅彼两京路,山川邈悠悠。

所思在万里,岂必恋故丘。金台古形胜,宫阙壮皇州。

西接太行险,东连沧海头。车书混万国,礼乐弥遐陬。

历览惬真趣,宁嗟岁月流。

人情云雨九疑山,世路风涛八节滩。共说长安如日近,岂知蜀道比天难。

浮航莫笑腰舟安,坎井终当系木观。会取登高有良法,此身何地不平宽。

荆山嵷百里,汉广流无极。北驰星斗正,南望朝云色。

川隰同幽快,冠冕异今昔。子肃两岐功,我滞三冬职。

谁知京洛念,仿佛昆山侧。向夕登城濠,潜池隐复直。

地迥闻遥蝉,天长望归翼。清文忽景丽,思泉纷宝饰。

勿言修路阻,勉子康衢力。曾厓寂且寥,归轸逝言陟。

百年妄引几曾停,看取池塘草又生。蝶戏落花真自适,莺啼深院欲谁惊?

卢郎此去应如愿,宋玉从来最有情。一枕好风吹酒觉,不愁春梦不分明。

月光飞入林前屋。风策策,度庭竹。夜半江城击柝声,动寒梢栖宿。
等闲老去年华促,只有江梅伴幽独。梦绕夷门旧家山,恨惊回难续。

薜萝风,藤葛雨。回首旧樵路。怪石排衙,都让逸人屦。

羡君痴嗜虫鱼,盟坚碑版,只一片、韩陵堪语。

云烟聚。几番得宝歌翻,不为阿娇赋。金石编成,欧九莫须妒。

他时桃缀新花,墨题古艳,迟醉我,乱红深坞。

吴宫花老泪胭脂,点点残红堕晚枝。自是东风无著处,本来西子有归时。

锦帆冷落青帘舫,玉管阑珊《白苎词》。双桨绿波留不住,半塘烟雨柳如丝。

才过禁烟节后。又值饯春时候。无语对东风,泪湿斑斑罗袖。

休骤。休骤。忍见绿肥红瘦。

窗外方塘几亩莲,花开料亦似常年。先生菡萏香中坐,应有人呼作水仙。

十分画得相似,祇有一处誵讹。佛祖检点不出,从教平地干戈。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