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片开首,作者采用用对比的手法说:“洞户深深掩。笑世间、浓脂腻粉,那般妆点。”描写那白海棠的可爱,说它素洁的淡妆,是不以浓妆艳抹为美的。此处特点是词人用了拟人化的口吻,同时这里也映射、批评了世俗的审美。随即词人又赞美白海棠“认取朦胧明月下,不许东风偷飐”。说它不欲白日中在东风拨动下搔首弄姿,招惹狂蜂浪蝶。在朦胧明月下,尤其展示了它的美。桃李无言,下自成蹊,它“偏触动、词人系念”。词中对白海棠的赞美,表现了词人与世俗的审美倾向的不同。词人又感叹如观赏到白海棠的开放一样,“好春光”是不多的。而“昨日微阴今日雨”,是词人希望天公能够为自己多留一些明媚的时光,哪怕是仅如片刻的“一时暂”,这是词人对春的留恋。
下片,词境又进一步扩展,而以“冰绡雾縠”句为过渡。这里词人用丝绸织品的美丽,来比喻白海棠开放时的美丽春光,衬托白海棠。问“谁烘染”,实际是用疑问来赞叹花被烘染得更美。这春光如一副画一般。下面就是这画面的描述:“爱依依、柔条照水,靓妆清艳。”水边的柳条,依依映照,一片光彩美丽。还有“墙角绿阴栏外影”,这影子照射在芸窗上,照射到床席上。中间,还有被什么隔开的一片“清阴暗澹”,等等。这里词人解答了自己过片所提出的“谁烘染”的疑问。词人对于“烘染”着白海棠的一片春花,作了尽情的渲染。当然,这些都是词人审美欣赏的表现。作为同时也擅长绘画的词人,在整首作品中,也表现着词中有画的特点。最后,词人又未免感伤地说:“不是封姨情太薄,是盈盈树底魂难忏。”白海棠开在晚春,这时,树木已盈盈茂盛,花魂却难以挽留了,而不能怪是封姨鼓风,吹折了它。对于词主人公来说,也触景生情,故发出了“春欲暮,易生感”的喟叹。
一川新涨熨秋光,挂起篷窗受晚凉。杨柳无穷蝉不断,好风将梦过横塘。
节候过端阳。风雨连朝作嫩凉。画阁卷帘同笑语,琼浆。
蒲叶榴花泛玉觞。
薄醉写秋芳。娇女牵农向阿娘。更要新诗题几句,微茫。
记出离骚一段香。
聘钱犹欠入驱营,野语传讹乱史青。河鼓牛郎隔河汉,成桥乌鹊为津亭。
随缘乐事从心赏,妄想佳期莫耳听。见说老人星合见,更占秋丙看春丁。
一饱欣欣乐有馀,主人犹我我犹渠。翻思二十年前事,翠幕华堂是客居。
东昌始捷犒师旋,此外南军溃莫前。一死幸能存十族,寸心私可谢诸贤。
莓苔坐石留萧寺,藏菊秋尝失介田。不是博闻黄祭酒,孤忠沦没孰为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