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居庸关

居庸关上子规啼,饮马流泉落日低。
雨雪自飞千嶂外,榆林只隔数峰西。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居庸关上,杜鹃啼鸣,驱马更行,峰回路转,在暮霭四起中,忽遇一带山泉,从峰崖高处曲折来泻,顿令诗人惊喜不已:在这塞外的山岭间,竟也有南国般清冽的泉流,正可放马一饮,聊解旅途之渴。站在潺潺的山泉畔,遥看苍茫的远天,又见一轮红日,正沉向低低的地平线。那犹未敛尽的余霞,当还将远远近近的山影,辉映得明荧如火。
此刻,峰影如燃的西天,还沐浴在一派庄严肃穆的落日余霞中。回看北天,却又灰云蒙黎。透过如林插空的千百峰嶂,隐约可见有一片雨雪,纷扬在遥远的天底下,将起伏的山峦,织成茫茫一白。意兴盎然地转身西望,不禁又惊喜而呼:那在内蒙古准格尔旗一带的“渝林”古塞,竟远非人们所想像的那般遥远!从居庸塞望去,它不正“只隔”在云海茫茫中耸峙的“数峰”之西么?
注释
居庸关:在北京市昌平区西北,为长城重要关口。《嘉庆一统志·顺天府》:“居庸关,在昌平州西北,去延庆州五十里。关门南北相距四十里,两山峡峙,巨涧中流,悬崖峭壁,称为绝险,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山峦间花木郁茂葱茏,犹如碧浪,因有‘居庸叠翠’之称,为‘燕京八景’之一,”
子规:鸟名,一名杜鹃。鸣声凄切,能动旅客归思。
嶂:似屏障的山峰。
榆林:榆林堡。在居庸关西五十五里。清·顾炎武《昌平山水记》:“永乐二十二年四月己酉,上亲征,驻跸唐家岭,以四日至嚣庸关。其疾行则一日而至榆林,榆林在岔道西二十五军。”

赏析

  从山青水绿的南国,来游落日苍茫的北塞,淡谈的乡思交汇着放眼关山的无限惊奇,化成了这首“清丽高秀”的写景小诗。

  朱彝尊早年无意仕进,以布衣之身载书“客游”,“南逾岭,北出云朔,东泛沧海,登之褱,经瓯越”,为采访山川古迹、搜剔残碣遗文,踏谊了大半个中国(见《清史稿文苑传》)。现在,他独立于北国秋冬的朔风中,倾听着凄凄而啼的子规(杜鹃)之鸣,究竟在浮想些什么?是震讶于这“古塞之一”的居庸关之险酸——它高踞于军都山间,两峰夹峙,望中尽为悬崖峭壁,不愧是扼卫京师的北国雄塞?还是思念起了远在天外的故乡嘉兴,那鸳鸯湖(南湖)上风情动人的船女棹歌,或摇曳在秋光下的明艳照人的满湖莲荷?于是这向风而啼的“子规”,听来也分外有情了:它也似在催促着异乡游子,快快“归”去么?

  起句看似平平叙来,并末对诗人置身的关塞之景作具体描摹。但对于熟悉此间形势的读者来说,“居庸关”三字的跳出,正有一种雄关涌腾的突兀之感。再借助于几声杜鹃啼鸣,便觉有一缕辽远的乡愁,浮升在诗人的高岭独伫之中。驱马更行,峰回路转,在暮霭四起中,忽遇一带山泉,从峰崖高处曲折来泻,顿令诗人惊喜不已:在这塞外的山岭间,竟也有南国般清冽的泉流,正可放马一饮,聊解旅途之渴。站在潺潺的山泉畔,遥看苍茫的远夭,又见一轮红日,正沉向低低的地平线。那犹未敛尽的余霞,当还将远远近近的山影,辉映得明荧如火——这便是“饮马流泉落日低”句所展现的塞上奇景。清澈、明净的泉流,令你忘却身在塞北;那涂徐而奏的泉韵,简直如江南的丝竹之音惹人梦思。但“坐骑”恢恢的嘶鸣,又立即提醒你这是在北疆。因为身在山坂高处,那黄昏“落日”,也见得又圆又“低”,,如此高远清奇的苍莽之景,就决非能在烟雨霏霏的江南,所可领略得到的了。

  不过最令诗人惊异的,还是塞外气象的寥廓和峻美。此刻,峰影如燃的西天,还沐浴在一派庄严肃穆的落日余霞中。回看北天,却又灰云蒙黎。透过如林插空的千百峰嶂,隐约可见有一片雨雪,纷扬在遥远的天底下,将起伏的山峦,织成茫茫一白!“雨雪自飞千嶂外”句,即展现了那与“饮马流泉落日低,所迥然不同的又一奇境——剪影般的“千嶂”近景后,添染上一笔清莹洁白的“雨雪”作背景,更着以一“飞”字,便画出了一个多么寥廓、案洁,竣奇而不失轻灵流动之美的世界!

  诗人久久地凝视着这雨雪交飞的千嶂奇景,那一缕淡淡的乡愁,旱就如云烟一般飘散殆尽。此次出塞,还有许多故址、遗迹需要考察,下一程的终点,该是驰名古今的“榆林塞”了吧?诗人意兴盎然地转身西望,不禁又惊喜而呼:那在内蒙古准格尔旗一带的“渝林”古塞,竟远非人们所想像的那般遥远!从居庸塞望去,它不正“只隔”在云海茫茫中耸峙的“数蜂”之西么?诗之结句把七百里外的榆林,说得仿佛近在咫尺、指手可及,岂不太过夸张?不,它恰正是人们在登高望远中所常有的奇妙直觉。这结句虽然以从唐人韩翔“秋河隔在数峰西”句中化出,但境界却高远、寥解得多:它在刹那间将读者的视点,提升到了诗人绝后的绝高之处;整个画面的空间,也因此猛然拓展。于是清美、寥廓的北国,便带着它独异的“落日”流泉、千嶂“雨雪”和云海茫范中指手可及的愉林古塞,苍苍莽葬地尽收你眼底了。

朱彝尊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
  猜你喜欢
剑气徒劳望斗牛,故人别后阻仙舟。残春谩道深倾酒,
好月那堪独上楼。何处是非随马足,由来得丧白人头。
清风未许重携手,几度高吟寄水流。
南登碣石馆,遥望黄金台。
丘陵尽乔木,昭王安在哉?
霸图今已矣,驱马复归来。
日夕三江望,灵潮万里回。霞津锦浪动,月浦练花开。
湍似黄牛去,涛从白马来。英灵已杰出,谁识卿云才。
每逢佳节何曾坐,唯有今年不得游。
张邴卧来休送客,菊花枫叶向谁秋。
修竹更深处。映帘栊、清阴障日,坐来无暑。水激泠泠如何许。跳碎危栏玉树。都不系、人间朝暮。东阁少年今老矣,况樽中有酒嫌推去。犹著我,名流语。
大家绿野陪容与。算等闲、过了薰风,又还商素。手弄柔条人健否。犹忆当时雅趣。恩未报、恐成辜负。举目江河休感涕,念有君如此何愁虏。歌未罢,谁来舞。
长安仕路与云齐,倦仆羸骖不可跻。
但得玄晖曾折简,何须平子更安题。

高阁迥临飞鸟上,丹梯千仞愁攀登。窗邀佛日金人下,地逼宸居玉殿层。

一老击钟佛放梵,几人面壁坐传灯。同行更说前朝事,绣?银鱼有故僧。

窭士无悦生,贤人每穷死。近死持寸心,确然悟生始。

百年知莫追,既死死何俟?但求死后波,不沈贱名氏。

杨君负道名,在世宁速毁。毁身弗毁道,凭命实凭理。

君恐难自凭,亦难听其委。顾以此任钜,托肩及贱子。

恻恻三百言,黯黯墨浮纸。想君力疾书,不复惜枯指。

作书三月半,半月达吾视。亟思报慰君,恐君已没齿。

黄土万仞泉,青天一寸晷。置枕未及眠,谁亡更谁在?

今日东风归,漂摇众情改。我情思缚春,因君顿弛解。

倘君身竟生,转奥夺明采。应有含笑魂,来破梦中涕。

?鸟驰空濛,未来往先待。惟斯千载名,昭昭翊真宰。

我名愁失传,胡由与君恃?我纵不传君,名岂逐身止?

反覆君书言,令我志摧靡。耳摄东流江,奔腾入沧海。

沧海流无垠,名存亦稊米。君何不达观,而不究其涘。

长饿累妻孥,独介忤乡里。生无术禦穷,而仅恋乎是。

悲哉君百穷,不穷或赖此。

悬崖峭壁立千尺,有洞虚明忽中坼。吴王宝剑乌能然,恐是巨灵神斧劈。

浅浅玉池波,点点苍苔雪。澹澹轻烟恻恻风,香在濛濛月。

寂寂旧时春,渺渺谁家笛。曲曲栏干楚楚人,无奈依依别。

零落林花万绿肥,青光相间瀑泉飞。仆夫劝我下山去,几度支筇未忍归。

求富诚非惮执鞭,安贫随分乐丘园。两间茅屋青山下,赢得浮生避世喧。

千林怒号北风恶,阶下纷纷堆败箨。野田日出散牛羊,茅屋天寒喧鸟雀。

湿云筛下豆秸灰,谷口梅花开未开。明朝积玉深一丈,高卧闭门谁复来。

水绕山围紫翠堆,梵宫高倚白云隈。平阶新笋参差出,空涧幽花次第开。

万壑松声风递过,满溪云气雨将来。惟存甘露荒亭在,寂莫年年长绿苔。

季主超常伦,沈迹寄卜筮。宋贾二大夫,停车试观艺。

高谈哂朝列,洪辩不可际。终秉鸾凤心,翛然已遐逝。

澹云微雨登高楼。今昔悠悠万斛愁。昨夜西风捲林雾,苍茫一览江天秋。

五载重游汉江渚,解佩当年偕稚齿。白水心肠不改初,青山面目浑犹是。

男儿未具封侯骨。埋首禅巢复诗窟。题诗空忆鹤千年,点石难酬金十笏。

明珠荆璞人不识。古月好花那抛得。浮躯七尺蒿与蓬,酒怀空吸春江色。

到眼繁华付雪泥。江头芳草碧凄凄。日暮晴川隔烟水,笛声吹度海云西。

仗剑从戎去,堂留绿野虚。园丁晨扫径,奴子夜烹鱼。

灞上谁开垒,西湖正跨驴。清时无战伐,卫霍有闲居。

翠岩不是不说,只为无个季节。
今朝快便难逢,一句为君剖决。
露柱本是木头,秤鎚只是生铁。
诸人若到诸方,莫道山僧饶舌。

羊去当年不复回,模糊难访越王台。空池寂寞留仙迹,舞榭荒凉慨霸才。

文字有灵差不朽,云山无恙好重来。行人莫问兴亡事,且饮珠江酒一杯。

玉宇真无纤翳蒙,芙蓉一朵掷晴空。珠宫贝阙知何处,都在蟾光照耀中。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