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江陵薛侯入觐序

  当薛侯之初令也,珰而虎者,张甚。郡邑之良,泣而就逮。侯少年甫任事,人皆为侯危。侯笑曰:“不然。此蒙庄氏所谓养虎者也。猝饥则噬人,而猝饱必且负嵎。吾饥之使不至怒;而饱之使不至骄,政在我矣。”已而果就约。至他郡邑,暴横甚,荆则招之亦不至。

  而是时适有播酋之变。部使者檄下如雨,计亩而诛,计丁而夫。耕者哭于田,驿者哭于邮。而荆之去川也迩。沮水之余,被江而下,惴惴若不能一日处。侯谕父老曰:“是釜中鱼,何能为?”戒一切勿嚣。且曰,“奈何以一小逆疲吾赤子!”诸征调皆缓其议,未几果平。

  余时方使还,闻之叹曰:“今天下为大小吏者皆若此,无忧太平矣。”小民无识,见一二官吏与珰相持而击,则群然誉。故激之名张,而调之功隐。吾务其张而不顾其害,此犹借锋以割耳。自古国家之祸,造于小人,而成于贪功幸名之君子者,十常八九。故自楚、蜀造祸以来,识者之忧,有深于珰与夷者。辟如病人,冀病之速去也,而纯用攻伐之剂,其人不死于病而死于攻。今观侯之治荆,激之耶,抑调之耶?吏侯一日而秉政,其不以贪功幸名之药毒天下也审矣。

  侯为人丰颐广额,一见知其巨材。今年秋以试事分校省闱,首取余友元善,次余弟宗郢。元善才识卓绝,其为文骨胜其肌,根极幽彻,非具眼如侯,未有能赏识其俊者。余弟质直温文,其文如其人,能不为师门之辱者。以此二士度一房,奚啻得五?侯可谓神于相士者也。侯之徽政,不可枚举。略述其大者如此。汉庭第治行,讵有能出侯上者?侯行矣。  

  呜呼。使逆珰时不为激而为调,宁至决裂乎?谁谓文人无奇识,不能烛几于先也。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在薛侯刚开始做县令的时候,宦官抓捕百姓,十分嚣张。荆州城里的良善平民,哭泣着让他们抓走。薛侯年纪不大,又刚刚上任,大家都替他感到危急。薛侯笑着说:“不是这样的。这就是庄子所说的养虎的道理,突然间很饿,它就会去吃人;可如果突然喂得很饱,它将会背靠山角反抗主人。我饿它,又不让它生气;我喂饱它,又不让它狂妄,政策就全在于我把握了。”过了不久,宦官果然接受了约束。等到其他郡城暴动气焰很盛,而荆州就算让那些人动乱也发动不起来。而在当时,正赶上播州的少数民族叛乱。六部的使者的檄文就像下雨一样纷纷而来,计算家有一亩地的就要受罚,计算家有一个男丁的当壮丁服役。农民在田里哭泣;邮差在路上哭泣。而且荆州离叛乱之地四川很近,沿着沮河的支流顺流而下,百姓都惴惴不安,觉得朝不保夕。薛侯告示父老乡亲说:“大家反正是热锅里的鱼,担心又有什么用呢?”戒除一切纷扰,不得喧嚣。又说,“为什么因为一个小小的叛乱,就要使我们忠诚的子民疲惫不堪啊!”几个征调都压着慢慢讨论,过了不多久,叛乱果然平定了。我当时正完成使命准备回去,听说他的事情,感慨地说:“现在如果全天下的大小官员都像薛侯这样,就不用为天下太平而担心了。”市井小民没什么见识,看到一两个官吏和宦官相持不下而出手打人,就群起叫好。所以,激发吏民争斗,名声就很传得很开;而协调吏民矛盾,功绩却得不到彰显。我为了追求扩张名声,而没有顾及这样做的危害,这就好比是借着刀锋来宰割东西啊。从古至今,国家的祸害从小人开始制造、而在那些贪图功名的君子那里酿成的情形,十有八九是这样。所以从荆楚、四川制造祸端以来,有识之士的忧虑,有比宦官和少数民族更为深切的。譬如病人希望疾病快一点离开,就专门服用攻克病症的猛药,那个人不是被疾病折磨死的,却是被用药害死的了。现在看看薛侯治理荆州,是激怒矛盾呢,还是调解纠纷呢?即便是薛侯只一天执掌政务,他也不会用贪图功名的药剂去荼毒天下的百姓啊。这是再清楚不过的了。薛侯这个人,面颊丰满,额头宽广,一看就知道他是伟大的人材。今年秋天,因为管理考务的事情选拔校录全省考生,第一名录取了我的好友李元善;第二名录用了我的弟弟宗郢(袁宗道)。李元善才能见识卓越超绝,他写的文章内容风骨胜过文理辞采,思想的根源非常的幽深透辟,要不是像薛侯一样独具慧眼,是没有人能赏识他的才俊的。我的弟弟文质朴直,温文尔雅,他的文章就像他本人一样,也能够不辱师门。任用这两个士子,共同辅佐一人掌政,到哪里比不上得到五个人才的使用啊?薛侯可谓是对录用士人很神明的了。薛侯的政治业绩,不胜枚举。在这里只大略描述其中重大的几个。大明王朝各方面治理政事的,难道有能够超出薛侯之上的吗?薛侯你就安心上路吧。唉!倘使阉党在当时不采取激化矛盾的方式,而是采用协调之法,怎么会弄到决裂的地步呢?谁说文人没有不寻常的见识、不能够在事先洞察事情的苗头呢?
注释
①入觐:指地方官员入朝进见帝王。
②珰:汉代宦官帽子上的装饰物,借指宦官。汉代宦官充武职者,其冠用珰和貂尾为饰,故后来用其称宦官。如:珰竖(对宦官的蔑称);珰子(对太监或太监义子的贬称)。
袁宏道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汉族,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人。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猜你喜欢
古陌寒风来去吹,马蹄尘旋上麻衣。虽然干禄无休意,
争奈趋时不见机。诗思趁云从岳涌,乡心随雁绕湖飞。
肯将骨肉轻离别,未遇人知未得归。

伍君为涛头,妒妇名河津。那知屈大夫,亦作主水神。

我识大夫公,自托腑肺亲。独醒梗群昏,聚臭丑一薰。

沥血摧心肝,怀襄如不闻。已矣无柰何,质之云中君。

天门开九重,帝曰哀汝勤。狭世非汝留,赐汝班列真。

司命驰先驱,太一诹吉辰。翩然乘回风,脱迹此水滨。

朱宫紫具阙,冠佩俨以珍。宓妃与娥女,修洁充下陈。

至今几千年,玉颜凛如新。楚人殊不知,谓公果沉沦。

年年作端午,儿戏公应嗔。

我行春三月,山中百花开。披林入峭蒨,攀登陟崔嵬。
白云半峰起,清江出峡来。谁知高深意,缅邈心幽哉。

薰莸不同器,枭鸾不接翼。君看冰炭姿,燥湿更相息。

消长本天行,否泰非人力。须知坦荡荡,自胜长戚戚。

叠玉骈圭巧思长,露华烟魄让清光。休摇雉尾当三伏,似展龙鳞在一床。

高价不唯标越绝,冷纹疑似卧潇湘。杜陵他日重归去,偏称醉眠松桂堂。

华屋成来有几年,名因耆旧里中传。未容极口论臧否,正欲虚心到圣贤。

室有图书人自好,门多车马地还偏。邕州健笔人争诵,姓字从今到日边。

洞户春迟漏箭长,短辕初返雒阳傍。彩云按曲青岑醴,
沈水薰衣白璧堂。前槛兰苕依玉树,后园桐叶护银床。
宴残红烛长庚烂,还促朝珂谒未央。

知己难再遇,揽衣及良辰。天衢飞高翼,清流濯纤鳞。

摇落易为感,孰能爱此身。恩义不潜畅,举座皆异人。

公子善养士,中外常所亲。侍会此高堂,羽觞何纷员。

翰墨风雨集,兴文若浮云。翩翩致足乐,愿言守明贞。

嵩台雪里会同人,诗句唯君最绝尘。屈指十年如昨日,世间容易得千春。

梁溪渺渺锡山苍,南去天涯客路长。霜下海门潮渐落,雨深江甸橘初黄。

城池旧识延陵郡,风俗犹传太伯乡。却见吏曹凭寄语,一年秋色负重阳。

九江梁楚竟诛夷,自古才高必见疑。脱使郦生犹未死,将军来此亦何为。

燕穿幕。春在深深院落。单衣试,龙沫旋薰,又怕东风晓寒薄。别来情绪恶。瘦得腰围柳弱。清明近。正似海棠,怯雨芳踪任飘泊。
钗留去年约。恨易老娇莺,多误灵鹊。碧云杳渺天涯各。望不断芳草,更迷香絮,回文强写字屡错。泪欲注还阁。孤酌。住春脚。便彩局谁堪,宝轸慵学。阶除拾取飞花嚼。是多少春恨,等闲吞却。阑干猛拍,叹命薄,悔旧诺。

举世解人少,君曾解也无。卖香儿挑粪,被褐士怀珠。

高调声相和,名山趣肯孤。还期秋色里,笑语动西湖。

丽紫殷红照水涯,閒云作色晚成霞。峰头翠盖乔松叶,涧侧黄团野菊花。

浅渚似邀寻宿雁,深林欲待未归鸦。年丰定少催租吏,寂寂柴门静不挝。

长堤外,水生烟。染就淡黄细雨,风流张绪正当年。

画楼间。

高低衬得春山碧。一道红衫明减。濛濛中酒草黏天。

好题笺。

花前嫫母丑,雪里屈原醒。

日长草木茂,古寺乐芳辰。野衲归时晚,山泉滴夜春。

清吟联石鼎,病酒吐车茵。不是天涯客,林泉一故人。

城西烂熳拆桐花,珠翠郊原散绮霞。试问溧阳新燕子,今年寒食又无家。

相识风尘下,斯文伯仲间。骑驴逢圣日,扪虱对秋山。

忠信偏成拙,支离最得閒。秦川贵公子,早计适荆蛮。

路逢一老翁,两鬓白如雪。一里二里行,四回五回歇。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