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黯南墅赏牡丹

偶然相遇人间世,合在增城阿姥家。
有此倾城好颜色,天教晚发赛诸花。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在人世间怎会遇见牡丹这样漂亮的花,总觉这花应该生长在昆仑仙境西王母家。
有如此倾国倾城的好颜色,上天应该让你晚点开放与诸花争艳!
注释
思黯:牛僧孺之字。贞元年间问进士。文宗时,曾任东都留守等职。
南墅:牛僧孺为东都留守时,于洛阳南郭归仁里,经营一座别墅。丞相新家即指牛僧孺的南墅。
人间世:即人世间,人间当世。
合:应该。
增城:古代神话中的地名传说昆仑山上有增城九重,西王母所居。此处此喻牡丹花的重瓣,花瓣层层叠叠如同九重的增城。
 阿姥:指西王母,古代神话中人名。姓杨,或云姓侯,名回,一名婉衿。居于昆仑山。
倾城:这里以美人倾城的美貌来比喻牡丹花色的艳美。
晚发:晚开。牡丹花在暮春开放。
赛:胜过。
诸花:他花。

赏析

  刘禹锡写过的三首诗,均很有特色。五绝《浑侍中宅牡丹》,用白描手法,激赏、盛赞了浑家牡丹花的硕大和繁多。此诗还有一定史料价值,说明在刘禹锡所生活的中唐前期,牡丹的栽培技术已达到很高的水平了。七绝《赏牡丹》,用对比和抑彼扬此的艺术手法,肯定了牡丹“真国色”的花界地位,真实地写出了当年牡丹花盛开能引起京城轰动的“轰动效应”。七绝《思黯南墅赏牡丹》,则运用典故,写牡丹花艳压群芳的美丽。

  百花之中,雍容华艳的牡丹素有国色天香之名。全诗诗人以虚写称妙,此诗首二句叙写诗人偶遇牡丹之喜,

  牡丹 末二句叹赏其色泽之佳。“偶然相遇人间世,合在增城阿姥家。”,首句点明在牛僧孺南墅中,偶然的机会,初次见到牡丹花,就如同遇到生命中“贵人”似的,无意之中技露出牡丹花在诗人心目中的崇高境界,在诗人看来,牡丹是日月精华的结晶,应栽天上,今日人间相逢,纯属“偶然”,所以一见到牛宅中牡丹,就作惊人语。首句破空雨入,诗人恍惚浸入仙境,跟前拟有灵光浮动。此句通过对牡丹花身价的高度估量,暗衬主人之高雅脱俗,一笔双,可见作者对牡丹花的重视及喜爱。后一句即用西王母昆仑山增城之典,巧妙地描写出了牡丹重瓣,花瓣层层叠叠的形态。

  第三句由初见牡丹时的萼然惊叹转入对花容花貌的由衷礼赞,牡丹之貌,诗人美其名日“倾城”,这“倾城”二字,殊非过誉。唐代人对牡丹花的迷恋钟爱,确实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两京是牡丹荟萃之地,每当四、五月份牡丹盛开时。整个帝京为之哄动。白居易有“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欲狂”之诗,刘禹锡也有“花开时节动京城”之句描述当时赏花的空前盛况。诗人在此,没有用工笔精敷细绘牡丹形象,而是以倾城之举来侧面烘托倾城之色,笔法空灵,较之于工笔重彩勾勒更具无穷魅力。

  最后,诗人以“天教晚发赛诸花”一句再评花之品性。重在‘晚”与“赛”两字上做文章。牡丹晚发,开于暮春。汤显祖《牡丹亭》中的女主人公杜丽娘在“游园惊梦”一折中唱道:“牡丹虽好,她春归怎占得先!”既是叹亦是赞。牡丹俏不争春,天教晚发而集众芳之长。当然我们也可由此而寻绎一下诗人彼时心境,也许还包涵着大器晚成或对晚景赞美之昧外之旨。至于“赛诸花”之赛字,亦颇可玩味,既云“赛”,必有赛之对象和意义。在此我们不妨引一下刘禹锡的另一首《赏牡丹》诗。诗云:“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此四句可为“赛诸花”三字诠解。诗人之于牡丹的一片爱心,是与对女性美理想化身的追求以及对阴柔之美的生命体验发生契合的,他对牡丹的美感经验,是在与芍药、荷花诸花品赏比较的基础上形成的。芍药因妖艳而无标格,荷花太洁净而缺少风情,只有牡丹花婀娜而不失端庄,顾盼之间百媚俱生。此种美,才是诗人最心醉的,也是牡丹之所以令群芳失色、独占鳌头的缘由所在。从这个意义上讲,牡丹被誉为天姿国色,当之无愧。

  第一个把花与女性相比的天才,无疑创造了人类审美历程上的伟大飞跃。尽管刘禹锡这首牡丹诗还是将花拟人,但已不是简单地重复,而是对此作了更高层次的审美观照。他将对牡丹的花容、花性的欣赏和感受,升华到对女性柔美个性形象的精神把握,即形、神、情三者并举,爱得有个性,有情睐,包涵了更广更深的美学意义。

创作背景

  开成二年(837年)五月辛未,适逢牛僧孺为东都留守,在洛阳南郭建造别墅,并把任淮南时的嘉木怪石,置之阶廷,庭中种植大量牡丹,彼时,牛僧孺常邀诗人白居易、刘禹锡等于庭中吟诗唱和赏牡丹。此诗即为刘禹锡此时所作。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猜你喜欢
痴顽终日羡人闲,却喜因官得近山。斜对寺楼分寂寂,
远从溪路借潺潺。眇身多病唯亲药,空院无钱不要关。
文案把来看未会,虽书一字甚惭颜。

饮酒见真性,此酒不可止。一饮病三日,止酒宁获已。

饮酒有别肠,劝酒无恶意。既因酒成病,那识酒真味。

将军骂不敬,次公醒而狂。破面枨触人,不如持空觞。

人言我止酒,似是遣客计。但使客常满,客醉我亦醉。

燕子呢喃,景色乍长春昼。睹园林、万花如绣。海棠经雨胭脂透。柳展宫眉,翠拂行人首。
向郊原踏青,恣歌携手。醉醺醺、尚寻芳酒。问牧童、遥指孤村道:“杏花深处,那里人家有。”

已厌衣裳蒸润,仍怜书画斓斑。奁香尚馀几所,尽付熏垆博山。

去燕又来鸿。节序匆匆。秋声半夜搅梧桐。惊起南窗千里梦,满地西风。

欹枕听寒蛩。离思无穷。归期又误菊花丛。遥想玉人肠断处,屈遍春葱。

宜州谑谶竟非讹,墓道荒城宿草多。一代党人悲孟博,中天诗派并东坡。

空堂岁晚陈鸡黍,古屋秋深挂薜萝。二十四家谁续订,南诹宗嗣近如何。

奉劝修真仙众。日用全凭实行。乌兔疾如梭。莫蹉跎。遇景勿念心动。坐卧住行安静。只此是功夫。合虚无。

雁啄啄,飞搏搏。江边虞人缚矰?,人饥处处规尔肉。

岂知雁饥肉更薄,城中卖雁不直钱,市头籴米斗五千。

妻儿煮糜不敢饱,朝朝射雁出江边。不闻关中易子食,空里无人骨生棘。

县官赈济文字来,汝尚可生当自力。

群雁来衡阳,亦如万里客。日暮空俳佪,欲去饥无食。

兼葭暗汀洲,惊飙吹倦翼。上林须春归,宁为罗网得。

楚汉相随京索间,路人指点旧河关。英雄成败一邱土,云自高飞水自闲。

小楼萧爽俯平川,市井收声暮景悬。云影消沈山外雨,月华浮动水中天。

船舷暝戛层檐沈,更漏时传客枕边。溪友几番留我宿,清谈终夕不成眠。

天畔晴峰敛醉霞,隔溪流水似僧家。蒲团不入游仙梦,独绕山城树树花。

七宝池中堪下钓。八功德水烟波渺。池底金沙齐布了。

羡鱼鸟。周回旋绕为阶道。

白鹤孔雀鹦鹉噪。弥陀接引毫光照。不是修行何得到。

一般好。西方净土无烦恼。

楚汉兵相接,乾坤昼亦暝。虎争千里震,龙战四郊腥。

故垒从谁问,严祠自昔灵。北风吹败木,落叶任飘零。

蝉翼黏霜初透。别样风光中酒。偏占玉奴先,一例暗香盈袖。

三九。三九。试过宫黄时候。

空山腹元精,众窍泻灵液。支流汇成渊,形似半规月。

其上有悬崖,亘古此开擘。清冷涵雪乳,阴翳生石发。

入耳无惊喧,一线引岩隙。涓涓流自细,汩汩源不竭。

到来秋暑忘,弥觉尘虑释。传闻雷雨时,肤寸云气白。

疑有蛰龙起,蜿蜒破石壁。缅昔弘治初,十老留胜迹。

图画写林峦,觞咏盛裙屐。迄今数百年,骚雅久消歇。

惟余涧泉冷,曾照髭眉碧。庵僧鹤貌癯,招我话闲适。

汲泉试烹茶,清风生两腋。

战舰冲风起怒涛,北船晓挫暮犹多。
强胡难满吞大慾,志士横罹伏海号。

游行滞春雨,憩息依禅林。寺门闭寥阒,崖石耸嵚崟。

幽禽飞复止,修竹何森森。赏寂屏尘虑,观空起遐心。

分榻坐云影,巡廊步晚阴。缅怀玉堂彦,曾此共登临。

惆怅抚遗迹,石径苍苔深。

萧萧脩竹,倚天扫云。爰有云根,爰有清阴。播时清阴,覆于苍旻。

脩竹之下,有石有水。维石崔崔,维水瀰瀰。维水之枕,维石漱齿。

枕水洗耳,漱石砺齿。

脩竹之上,有鸾有凰。鸾食竹实,凤鸣竹冈。交交和音,大明之祥。

谁有脩竹,于鸣且翔。

脩竹之侧,谁构子之室。牖引竹风,牖引竹月。风清子襟,月凉子席。

维月与风,庶几今夕。亦有友朋,亦奏琴瑟。爰奏琴瑟,和鸣无斁。

于戏,维古之人之无斁。

梅花才落见桃花,欲问桃源路转赊。
直上翠微开眼界,饱餐赤饭养心芽。
句留客屐诗中画,烂漫天真阁外霞。
面壁老僧曾悟否,山猿已报夕阳斜。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