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诗五首·其二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李白和杜甫的诗篇被成千上万的人传颂,流传至今感觉已经没有什么新意了。
历史上每一朝代都会有有才华的人出现,各自开创一代新风,领导诗坛几百年。
注释
李杜:指李白和杜甫。
才人:有才情的人。
风骚:指《诗经》中的“国风”和屈原的《离骚》。后来把关于诗文写作的事叫“风骚”。这里指在文学上有成就的“才人”的崇高地位和深远影响。
“风骚”注解

  风骚:指在文学上有成就的“才人”的崇高地位和深远的影响。

  在中国文学史上,“风骚”是代表《诗经》的《国风》和代表楚辞的《离骚》的并称。而“风骚”传统则是在《诗经》和《楚辞》的影响下发展形成的我国古代诗歌的两种优良传统,即代表《诗经》的《国风》所形成的“风”诗传统和代表《楚辞》的《离骚》所形成的“骚”诗传统。

  所谓的“风”诗传统,就是世代相传的现实主义的精神。现实主义的基本原则是按照生活的实际样式再现生活,并通过对生活真实的、具体的、形象的描写,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或本质的某些方面。《国风》中的民歌和二雅中的卿士大夫政治讽喻诗就集中体现了这种现实主义的精神。在内容上,它们正视现实、描写现实、揭露现实、批判现实;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它们善于用朴素的文风、简洁的语言、巧妙的比兴,塑造出真实、自然而生动的形象,描绘出亲切感人的生活画面,来抒发情怀,反映现实。而这也就是“风”诗传统,即现实主义诗歌传统的主要特征。后世文学中继承发展了“风”诗传统的现实主义精神的主要有:两汉乐府民歌、建安曹魏时代的文人诗歌、北朝民歌、唐代杜甫的“诗史”作品、中唐白居易倡导的“新乐府运动”、宋代以王禹偁作品为代表的“白居易体”诗歌、金元之际元好问的诗歌等。元代关汉卿的杂剧、清代曹雪芹的小说《红楼梦》虽然不是诗歌,但是也继承了现实主义文学的优良传统。

  所谓的“骚”诗传统则是充满激情和幻想的积极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积极浪漫主义的原则是“力图加强人的生活意志,在他的心中唤起他对现实和现实的一切压迫的反抗”。诗人屈原的长篇政治抒情诗《离骚》集中地体现了这种积极浪漫主义的创作精神。这表现在《离骚》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两方面。在内容上,《离骚》表现了屈原的进步理想以及他对进步理想九死不悔的孜孜追求。这是积极浪漫主义的本质。在艺术手法上,屈原一方面采用丰富的神话素材,通过自由的幻想,来构成一个奇特的神话世界,借此表现诗人内心的矛盾冲突和上天入地地求索以及始终不渝的爱国之情;另一方面还礼利用发展了民歌的比兴手法创作了一个“香草美人”的世界以此来象征他与楚国腐朽黑暗势力的斗争是真善美与假恶丑之间的斗争。《离骚》这种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以丰富的幻想和热情,表现作者对进步理想的执着追求的特征,也就是“骚”诗传统,即积极浪漫主义的文学传统的主要特征。这种积极浪漫主义的文学传统也在后世薪火相传,汉代的辞赋家贾谊、建安时代的曹植、正始时期的阮籍、两晋六朝时的左思、鲍照、盛唐的李白、中唐的李贺以至宋代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的豪放词派、明清的小说家吴承恩、蒲松龄,都在一定程度上继承发展了这一优良传统。

  这里指在文学上有成就的“才人”的崇高地位和深远的影响。

赏析

  诗的前两句以李白、杜甫的诗为例来说理:“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为了说明诗风代变的道理,诗人举出了诗歌史上的两位大家,唐代的李白与杜甫为例。李白、杜甫的诗歌万古流传,无人能与之相比。即使是李、杜这样的大诗人,他们的诗作因流传千年,播于众口,已经不再给人以新鲜感了。以历史发展的眼光来看,各个时代都有其标领风骚的人物。可见,“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国家代代都有有才情的人出现,他们各自的影响也不过几百年而已。作者认为诗歌应随着时代不断发展,诗人在创作上应求变创新,而不要刻意模仿,跟在古人后面亦步亦趋。

  此诗反映了作者诗歌创作贵在创新的主张。他认为诗歌随时代不断发展,诗人在创作的时候也应求新求变,并非只有古人的作品才是最好的,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风格的诗人。写出了后人继承前人。本诗虽语言直白,但寓意深刻。“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一句表达了文学创作随着时代变化发展的主题思想与中心。

  赵翼论诗提倡创新,反对机械模式。他通过对诗家李白、杜甫成就的回顾,以历史发展的眼光来看,各个时代都有其标领风骚的人物,不必为古人是从。诗歌也应随着时代不断发展。

创作背景

  生活在清朝的赵翼接触过许多著名的诗词,但作者提倡创新,反对一味的模仿。作者慷慨激昂,写下了这首诗来抒发内心的感情。

简评

  此诗反映了作者诗歌创作贵在创新的主张。他认为诗歌随时代不断发展,诗人在创作的时候也应求新求变,并非只有古人的作品才是最好的,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风格的诗人。写出了后人继承前人。本诗虽语言直白,但寓意深刻。“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一句表达了文学创作随着时代变化发展的主题思想与中心。

  赵翼论诗提倡创新,反对机械模式。他通过对诗家李白、杜甫成就的回顾,以历史发展的眼光来看,各个时代都有其标领风骚的人物,不必为古人是从。诗歌也应随着时代不断发展。

赵翼
  赵翼(1727年~1814年1月10日)清代文学家、史学家。字云崧,一字耘崧,号瓯北,又号裘萼,晚号三半老人,汉族,江苏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乾隆二十六年进士。官至贵西兵备道。旋辞官,主讲安定书院。长于史学,考据精赅。论诗主“独创”,反摹拟。五、七言古诗中有些作品,嘲讽理学,隐寓对时政的不满之情,与袁枚、张问陶并称清代性灵派三大家。所著《廿二史札记》与王鸣盛《十七史商榷》、钱大昕《二十二史考异》合称清代三大史学名著。
  猜你喜欢

  三月十六日,前乡贡进士韩愈,谨再拜言相公阁下。

  愈闻周公之为辅相,其急于见贤也,方一食三吐其哺,方一沐三握其发。天下之贤才皆已举用,奸邪谗佞欺负之徒皆已除去,四海皆已无虞,九夷八蛮之在荒服之外者皆已宾贡,天灾时变、昆虫草木之妖皆已销息,天下之所谓礼、乐、刑、政教化之具皆已修理,风俗皆已敦厚,动植之物、风雨霜露之所沾被者皆已得宜,休征嘉瑞、麟凤龟龙之属皆已备至,而周公以圣人之才,凭叔父之亲,其所辅理承化之功又尽章章如是。其所求进见之士,岂复有贤于周公者哉?不惟不贤于周公而已,岂复有贤于时百执事者哉?岂复有所计议、能补于周公之化者哉?然而周公求之如此其急,惟恐耳目有所不闻见,思虑有所未及,以负成王托周公之意,不得于天下之心。如周公之心,设使其时辅理承化之功未尽章章如是,而非圣人之才,而无叔父之亲,则将不暇食与沐矣,岂特吐哺握发为勤而止哉?维其如是,故于今颂成王之德,而称周公之功不衰。

  今阁下为辅相亦近耳。天下之贤才岂尽举用?奸邪谗佞欺负之徒岂尽除去?四海岂尽无虞?九夷、八蛮之在荒服之外者岂尽宾贡?天灾时变、昆虫草木之妖岂尽销息?天下之所谓礼、乐、刑、政教化之具岂尽修理?风俗岂尽敦厚?动植之物、风雨霜露之所沾被者岂尽得宜?休征嘉瑞、麟凤龟龙之属岂尽备至?其所求进见之士,虽不足以希望盛德,至比于百执事,岂尽出其下哉?其所称说,岂尽无所补哉?今虽不能如周公吐哺握发,亦宜引而进之,察其所以而去就之,不宜默默而已也。

  愈之待命,四十馀日矣。书再上,而志不得通。足三及门,而阍人辞焉。惟其昏愚,不知逃遁,故复有周公之说焉。阁下其亦察之。古之士三月不仕则相吊,故出疆必载质。然所以重于自进者,以其于周不可则去之鲁,于鲁不可则去之齐,于齐不可则去之宋,之郑,之秦,之楚也。今天下一君,四海一国,舍乎此则夷狄矣,去父母之邦矣。故士之行道者,不得于朝,则山林而已矣。山林者,士之所独善自养,而不忧天下者之所能安也。如有忧天下之心,则不能矣。故愈每自进而不知愧焉,书亟上,足数及门,而不知止焉。宁独如此而已,惴惴焉惟,不得出大贤之门下是惧。亦惟少垂察焉。渎冒威尊,惶恐无已。愈再拜。

旧住衡州寺,随缘偶北来。夜禅山雪下,朝汲竹门开。
半偈传初尽,群生意未回。唯当与樵者,杖锡入天台。
南杰鳞鳞多送北,北兵林林长备胡。
胡使一来大梁下,塞头弯弓士如无。
折冲素恃将与相,大策合副艰难须。
还来里闾索穷下,斗食尺衣皆北输。
中原相观叹失色,胡骑日肥妖气粗。
九州四海尽帝有,何不用胡藩北隅。
学道世情薄,论交谊气深。
谩怀三献玉,肯爱四知金。
万里铜梁道,千篇锦水吟。
一芹供匕筯,聊寓野人心。
沙禽两两穿铃阁,江草依依接射堂。

斗城云接始青天,汴水浮春放洛川。缯巘千峰延璧月,珠帘十里晃灯莲。

五门端阙初元夕,万历宣和第二年。圣世亲逢叨四近,颁觞连日缀群贤。

昨日异今日,今吾犹故吾。春风此何时,白发不我谋。

平生两干邪,动止必相须。子抱荆山珍,我握灵蛇蛛。

良价不一值,千驷犹泥涂。埋骨置土中,焉辨贤与愚。

修名惧不立,归哉南山隅。

一月不寄书,未敢故逡巡。下笔辄增感,有语难告申。

诸君先我归,为我宛转陈。惟幸动止安,差慰头白亲。

东风吹原草,沙路何粼粼。白云垂远海,南望浩无垠。

秋色变早晚,江上多白蘋。此时我当返,与君理钓缗。

看君才气夐无双,往往宾贤镇海邦。未报美人青玉案,且乘壮士碧油幢。

唤船椰叶迷蛮驿,对酒椒花映客窗。别后平安须越便,雁飞不过岭头泷。

偃仰衡门下,怅焉陟高岑。采秀遗所思,日暮江流深。

忆昔春华媚,醉我嘉树林。在贵岂忘贱,片言失南金。

如何诧霄壤,杂思伤滞淫。不见钟子期,依谁拟赏音。

永日付悠悠,年华逝不留。
风声送残暑,云色淡新秋。
吾道倘有待,穷通宁遽忧。
朝来望清颍,一雁下汀洲。

穿径幽篁破嫩苔,绕池涨绿泼新醅。黧黄梢蝶惊还起,翠碧窥鱼去复来。

情闲好品茶,性淡能辨水。江左几泓泉,勺勺定媸美。

浙右园焙栽,种种别妙理。七宝白云淳,石井剑池泚。

夐乎惠麓流,名下无虚士。金沙与于潜,实难为娣姒。

顾阳针芒如,他山麦颗比。斫射联吉祥,碧叶光薿薿。

唐贡接真珠,绿丛秀蕊蕊。串膏浪有名,生膏久亡矣。

当时境会亭,今也生荆杞。对景访遗踪,险峻屡曾履。

事须身所亲,趣在工夫里。正法陆生经,傍参诸野史。

竹炉与箬筐,相随无远迩。穷源汲水清,篝火烹旗紫。

应手倾入壶,蟹眼若浮蚁。甘腴胜醍醐,芳香夺兰芷。

杯面铺白花,盏底绝纤滓。醉目闭即舒,倦体卧还起。

诗腑常焦枯,七碗犹未已。同好唯两僧,合志只三子。

争新与斗奇,各尽胸中技。遂结夙世缘,任彼老饕訾。

寻真到华阳,岂以口腹恃。款食颇精丰,供饮何率尔。

漫呼出厨间,熟汤差可拟。噤呷润渴喉,敢将唇大哆。

吾社适闻之,笑我应见齿。明年再往兹,裹茗置行李。

道人水观元非实,岩屋如舟夜不关。安稳宁劳木杯渡,嵌空险笑石船山。

新松影壁图成易,候雁横空字岂艰。颠米曾夸虹贯月,何如此舫占孱颜。

宿粉栖香乐最深,暂依芳草避春禽。
晚来风起还无定,舞入梨花何处寻。

鸭绿春波暖,莺黄柳色新。别路醉芳樽。送君南浦去、欲消魂。

去城十里南郊外,突兀老梅余十辈。
玉雪为骨冰为魂,气象不与凡木对。
我来穷冬烟雨晦,把酒从公对公酹。
人言此实升庙堂,埋没荒村今几岁。
清芳不为无人改,捐弃何妨本根在。
瑰章妙语今得公,国色天香真有待。
归路从公巾倒戴,俗物污人非所爱。
我公行向日边归,此段风流入图绘。

踟蹰溪上暂停骖,欲话离言不可攀。世事日惟添白发,宦情时复梦青山。

乍寒燕谷莺无语,细雨湘江竹有斑。此去西堂春至后,拟开樽酒待君还。

一堤杨柳占春风,柳外群山细雨中。
人苦未晴浑不到,只宜老眼看空濛。

岭道崎岖血战回,江亭下马共衔杯。风摇白羽仍如月,歌发红妆尽落梅。

返照欲从高阁敛,青尊还向彩舷开。同舟此日君能几,不为城头画角催。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