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亭记题词

  天下女子有情,宁有如杜丽娘者乎!梦其人即病,病即弥连,至手画形容传于世而后死。死三年矣,复能溟莫中求得其所梦者而生。如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梦中之情,何必非真,天下岂少梦中之人耶?必因荐枕而成亲,待挂冠而为密者,皆形骸之论也。

  传杜太守事者,仿佛晋武都守李仲文、广州守冯孝将儿女事。予稍为更而演之。至于杜守收考柳生,亦如汉睢阳王收考谈生也。

  嗟夫,人世之事,非人世所可尽。自非通人,恒以理相格耳。第云理之所必无,安知情之所必有邪!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天下多情女子,难道还有像杜丽娘那样的吗?梦见那位情人就得病,一病就久病不愈,以至亲手描绘自己的画像传于世以后就死了。死去三年了,又能在冥冥之中寻求到所梦的人而复生。像杜丽娘这样,才可以称得上是多情的人了。她的情在不知不觉中激发起来,而且越来越深,活着时可以为情而死,死了又可以为情而生。活着不愿为情而死,死而不能复生的,都不能算是感情的极点啊。梦中产生的情,为什么一定不是真的呢,天下难道还缺少这样的梦中之人吗?一定要挨到男女同席了才算是成亲,等到挂冠辞官后才感觉安全的,都是只看事情表面的说法啊。记述杜太守事迹的故事,模仿了晋代武都太守李仲文、广州太守冯孝将儿女恋爱的传说。我稍加改动而写成了这个剧本。至于杜太守拘押拷打柳梦梅,也就象汉代睢阳王拘押拷打谈生了。唉,人世的事情,不是人世所能理解透彻的。自己不是学问贯通古今的人,所以常常用“理”去加以推究了。只是一味强调(杜丽娘死而复生与柳梦梅结合的事)从理的角度看一定没有,又怎么知道从情的角度看一定存在呢?
注释
弥连:即“弥留”,言久病不愈。《牡丹亭·诊祟》旦白:“我自春游一梦,卧病至今。”
手画形容:指亲手为自己画像。见该剧第十四出《写真》。
溟莫:指阴间。溟,同“冥”。
荐枕:荐枕席。《文选》宋玉《高唐赋》:“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李善注:“荐,进也,欲亲近于枕席,求亲昵之意也。”
挂冠:谓辞官。密:亲近。
形骸:形体,对精神而言。意谓肤浅之说。
晋武都守李仲文:《搜神后记》卷四:“武都太守李仲文丧女,暂葬郡城之北。其后任张世之之男子常,梦女来就,遂共枕席。后发棺视之,女尸已生肉,颜姿如故。但因被发棺,未能复生。”广州守冯孝将儿女事:冯孝将为广州太守时,他的儿子梦见一女子说:“我是前太守北海徐玄方女,不幸早亡,亡来今已四年,为鬼所枉杀。……应为君妻。”后来在本命年的生日,掘棺开视,女子体貌如故,遂为夫妇。事见《搜神后记》卷四,又见《异苑》及《幽明录》等。
汉睢阳王收考谈生:《列异传》:“汉谈生,四十无妇,夜半读书,有女子来就生为夫妇,约三年中不能用火照。后生一子,已二岁,生夜伺其寝,以烛照之,腰上已生肉,腰下但有枯骨。妇觉,以一珠袍与生,并裂取生衣裾而去。后生持袍诣市,睢阳王家买之。王识女袍,以生为盗墓贼,乃收拷生。生以实对。王视女冢如故。发现之,得谈生衣裾。又视生儿正如王女,乃认谈生为婿。”又见于《搜神记》。
通人:学通古今的人。
格:推究。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任太常寺博士、礼部主事,因弹劾申时行,降为徐闻典史,后调任浙江遂昌知县,又因不附权贵而免官,未再出仕。曾从罗汝芳读书,又受李贽思想的影响。在戏曲创作方面,反对拟古和拘泥于格律。作有传奇《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紫钗记》,合称《玉茗堂四梦》,以《牡丹亭》最著名。在戏曲史上,和关汉卿、王实甫齐名,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
  猜你喜欢
鬓棱初翦玉纤弱。早春入、屏山四角。少年买困成欢谑。人在浓香绣幄。
霜丝换、梅残梦觉。夜寒重、长安紫陌。东风入户先情薄。吹老灯花半萼。
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丽赋多传楚客才,新诗还自楚江来。
雪痕未涨龙池水,风信先飞庾岭梅。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古佛孤灯共一龛,无人时与影成三。何方化得身千百?日换新吾对我谭。

买地兼园巳自饶,来游况是百花朝。细看却怪林间笋,迸槛穿篱只恁骄。

客衣荡泊海云边,孟浪驱滇泛广年。斩却诸魔无恶梦,始知高枕即车船。

朱门往事若为怀,积雨苔痕绿上阶。几处败砖吟蟋蟀,玉人曾此溜金钗。

表表声名动缙绅,金銮奏事旧词臣。
胸中千古渊源学,天下十分端正人。
犹记演纶依日月,行看听履上星辰。
枝南枝北云山异,何日抠衣拜后尘。

窗送迢迢漏,灯开艳艳花。正愁闻过雁,久客羡栖鸦。

放眼春犹好,惊心日又斜。一蓑江上雨,归思浩无涯。

维圣飨帝,维孝飨亲。皇乎备矣,有事上春。礼行宗祀,敬达郊礼。

金枝中树,广乐四陈。陟配在京,降德在民。奔精照夜,高燎炀晨。

阴明浮烁,沈咏深沦。告成大报,受釐元神。月御按节,星驱扶轮。

遥兴远驾,曜曜振振。

上使开华宴,高楼倚碧霄。山如屏嶂列,风逐管弦飘。

事简春偏永,歌长酒易消。月明人散后,骢马不胜骄。

轘辕东北望,江汉西南永。羽旗映日移,铙吹临风警。

令王悯追送,纚舟宴俄顷。掩袂眺征云,衔杯惜馀景。

首燕徒有心,局步何由骋。

赤墀黄阁自从容,人咏元和第一功。
万象晓归仁寿镜,旌旗初下玉关东。
飞翠盖,走篮与,
乱山千叠为先驱。洞天迎目深且窈,
满耳天风吹步虚。巑兽石,
错虬松,黛岚终日下天风。
杖藜携我恣遥望,缥缈霓裳飞碧空。
金带重,紫袍宽,
到头不似羽衣间。君王若许供香火,
神武门前早挂冠。
春红落尽雨霏霏,为怯轻寒尚夹衣。
村路每於泥处滑,乡音渐与市人非。
护蚕溪女条桑去,抱布山翁换米归。
世味尝遍只如此,几番甭梦落渔矶。
皎皎松上月,泠泠手中琴。
一弹飒灵飚,再弹驱层阴。
铿然发清响,窅皛延余音。
流光复徘徊,空林转萧森。
象器无乃泥,天人谅何心。
邂逅若有得,俯仰还自吟。
太音寄寂寥,内景涵静深。
山空夜将宴,微露沾衣襟。

城头歌舞荐春卮,恰际华筵会转奇。瑶圃正当飞雪后,玉梅方在吐花时。

传筹公进千秋颂,抚景予添百感滋。记得石麟摩顶日,野狂初听鹿鸣诗。

何处玉骢骄。柳外平桥。王孙一去路迢遥。往事如尘还似梦,忆著魂销。

尽日总无聊,门掩江皋。春城空自度饧箫。惆怅几番憔悴也,寒食花朝。

潇潇丰姿迥不同,少年来住此禅丛。
谁知今日佑和尚,便是当年钟令公。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