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淡寒轻,又还是、清明时节。几处处、莓苔铺绣,碎红堆缬。
满树绿阴堪止渴,漫山黄雾松花发。背画阑、独立检韶华,闻啼鴂。
怀往事,空凄切;思不断,肠千结。想繁华一瞬,夕阳明灭。
玄武湖边杨柳月,鸡鸣埭上棠梨雪。到如今、何处觅遗踪,泉声咽。
梦中曾到,向东林结社,西林拄笏。大石桥边呼慧远,不畏虎声剩谷。
鹿洞芝肥,麝囊花紫,醉倚芙蓉簇。白云留我,莲花峰下同宿。
醒后游迹俱非,衣鹑马狗,仍逐穷途哭。十载天涯几两屐,踏遍太行千曲。
投笔归来,布帆无恙,稳泛浔江绿。青山相对,形容偃蹇如仆。
方寸地,七十四年春。世事几浮云。躬行斋内蒲团稳,耆英社里酒杯频。
日追游,时啸内,任天真。
喜女嫁男婚今已毕。便束帛安车那肯出。无一事,挂闲身。
西湖鸥鹭长为侣,北山猿鹤莫移文。愿年年,汤饼会,乐情亲。
昔年梦上百寻台,薄海鲸波天地回。四十九盘东向立,雁山犹是梦中来。
岩谷深居养素真,岁寒松竹淡相邻。孤根历尽冰霜苦,不识人间别有春。
湘南三月湘水生,驰波跳沫空江鸣。?砑乱石亘江面,险如瞿塘滟滪谁能撄?
我闻就下水之性,岂乐与石相排争。清流何为辄暴怒,鼎沸势欲苍厓倾。
其如滩石太险巇,横排曲扼真难平。笆竿之船薄如纸,左旋右折中流行。
柁师自许识趋避,到此亦觉心魂惊。十里五里在俄顷,回头不见丹峰横。
一滩才过一滩至,到耳总作奔雷声。纵然赋命果穷薄,毋乃太视波澜轻。
晓来冰柱结檐牙,篱外疏梅破一花。铁箸自挑黄独火,苦吟谁识老刘叉。
怅客中、行囊羞涩,无钱空对寒菊。风流两个神仙侣,扑却缁尘万斛。
花满屋。爱白白红红,几阵幽香馥。许多清福。况四壁图书,半窗灯火,芳影更娱目。
新诗读。遥企渊明高烛,谱出离骚遗曲。十分秋色君家好,笑我客来不速。
东篱角。感孤独、黄花何日逐初服。归田计熟。待三径未荒,一锄亲把,补种几丛玉。
师鲁,河南人,姓尹氏,讳洙。然天下之士识与不识皆称之曰师鲁,盖其名重当世。而世之知师鲁者,或推其文学,或高其议论,或多其材能。至其忠义之节,处穷达,临祸福,无愧于古君子,则天下之称师鲁者未必尽知之。
师鲁为文章,简而有法。博学强记,通知今古,长于《春秋》。其与人言,是是非非,务穷尽道理乃已,不为苟止而妄随,而人亦罕能过也。遇事无难易,而勇于敢为,其所以见称于世者,亦所以取嫉于人,故其卒穷以死。
师鲁少举进士及第,为绛州正平县主簿、河南府户曹参军、邵武军判官。举书判拔萃,迁山南东道掌书记、知伊阳县。王文康公荐其才,召试,充馆阁校勘,迁太子中允。天章阁待制范公贬饶州,谏官、御史不肯言。师鲁上书,言仲淹臣之师友,愿得俱贬。贬监郢州酒税,又徙唐州。遭父丧,服除,复得太子中允、知河南县。赵元昊反,陕西用兵,大将葛怀敏奏起为经略判官。师鲁虽用怀敏辟,而尤为经略使韩公所深知。其后诸将败于好水,韩公降知秦州,师鲁亦徙通判濠州。久之,韩公奏,得通判秦州。迁知泾州,又知渭州,兼泾原路经略部署。坐城水洛与边臣略异议,徙知晋州。又知潞州,为政有惠爱,潞州人至今思之。累迁官至起居舍人,直龙图阁。
师鲁当天下无事时独喜论兵,为《叙燕》、《息戍》二篇行于世。自西兵起,凡五六岁,未尝不在其间,故其论议益精密,而于西事尤习其详。其为兵制之说,述战守胜败之要,尽当今之利害。又欲训土兵代戍卒,以减边用,为御戎长久之策,皆未及施为。而元昊臣,西兵解严,师鲁亦去而得罪矣。然则天下之称师鲁者,于其材能,亦未必尽知之也。
初,师鲁在渭州,将吏有违其节度者,欲按军法斩之而不果。其后吏至京师,上书讼师鲁以公使钱贷部将,贬崇信军节度副使,徙监均州酒税。得疾,无医药,舁至南阳求医。疾革,隐几而坐,顾稚子在前,无甚怜之色,与宾客言,终不及其私。享年四十有六以卒。
师鲁娶张氏,某县君固。有兄源,字子渐,亦以文学知名,前一岁卒。师鲁凡十年间三贬官,丧其父,又丧其兄。有子四人,连丧其三。女一适人固,亦卒。而其身终以贬死。一子三岁,四女未嫁,家无余资,客其丧于南阳不能归。平生故人无远迩皆往赙之,然后妻子得以其柩归河南,以某年某月某日葬于先茔之次。
余与师鲁兄弟交,尝铭其父之墓矣固,故不复次其世家焉钞。铭曰:
藏之深,固之密。石可朽,铭不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