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南唐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920-974年在世。字有中,江西九江人。仕南唐为淦阳宰。有《碧云集》三卷,今编诗四卷。《郡斋读书志》卷四著录《李中诗》二卷。另《唐才子传校笺》卷十有其简介。《全唐诗》编为四卷。人毕生有志于诗,成痴成魔,勤奋写作,自谓“诗魔”,创作了大量的诗篇佳作。与诗人沈彬、孟宾于、左偃、刘钧、韩熙载、张泊、徐铉友好往来,多有唱酬之作。他还与僧人道侣关系密切,尤其是与庐山东林寺僧人谈诗论句。与庐山道人听琴下棋。反映了当时崇尚佛道的社会风气。
吴越龙蛇年,大旱千里赤。寻常粳穄地,烂漫长荆棘。
蛟龙久遁藏,鱼鳖尽枯腊。炎暑漫厉气,死者道路积。
城市接田野,恸哭去如织。是时西羌贼,凶燄日炽剧。
军须出东南,暴敛不暂息。复闻籍兵民,驱以教战力。
吴侬水为命,舟楫乃其职。金革戈盾矛,生眼未尝识。
鞭笞血涂地,惶惑宇宙窄。三丁二丁死,存者亦乏食。
冤对结不宣,冲迫气候逆。二年春及夏,不雨但赫日。
安得凉冷云,四散飞霹雳。滂沱消祲疠,甘涧起稻稷。
江波开旧涨,淮岭漫新碧。使我扬孤帆,浩荡入秋色。
胡为泥滓中,视此久戚戚。长风卷云阴,倚柂泪横臆。
风轻如笑处,露重似啼时。只向笑啼处,浓香惹满衣。
百炼青铜圆又小。平平正吐灵耀。向人前、相对相观,别辨容颜分晓。
好丑□妍并老少。尘凡一齐勘校。彼此假中来,怎生通内貌。
别有辉辉亲密要。焕心镜、主玄妙。偏能会、显古腾今,又能鉴、从前虚矫。
艳艳光辉宜自效。把当初、性珠返照。里面得全真,永明明了了。
巧斗弯环,纤凝妩媚,明妆未收。似江亭晓玩,遥山拂翠,宫帘暮卷,新月横钩。
扫黛嫌浓,涂铅讶浅,能画张郎不自由。伤春倦,为皱多无力,翻作娇羞。
填来不满横秋。料著得人闲多少愁。记鱼笺缄启,背人偷敛,雁钿胶并,运指轻揉。
有喜先占,长颦难效,柳叶轻黄今在否。双尖锁,试临鸾一展,依旧风流。
历历斗维,王畿所止。滔滔灊汉,天步之纪。金耀圆图,玉澈方汜。
蕴灵擢秀,载笃君子。
于穆君子,左角佩觿。从群竹骑,取俊游儿。昂昂千里,宛宛长离。
同规同矩,异雄守雌。
早弃幼志,夙耽强学。唯道是修,何土不乐。将英竹箭,聊游稽岳。
容止可观,进退可度。
有德有行,如圭如璋。乐山乐水,令问令望。辞家观国,为龙为光。
唯兄唯弟,元方季方。
汉北张生,洛阳贾子。秩宗是佐,淑问不已。佥曰允谐,肃恭帝祉。
于斯为盛,齐称得士。
中槐如宿,上阁如云。握兰正典,执笔司文。方瑜等润,比桂争芬。
能照时宰,绩著人君。
帝子南牧,孔殷是抚。白水悠悠,青原庑庑。贲之束帛,不日来取。
如马如枚,长裾上府。
咨余下走,中田获菽。乃裹糇粮,遂去乡塾。既曰觏止,朝游夕宿。
如佩萱兰,久知芬馥。
共化之选,古谓惟良。能柔下邑,必惠上邦。大君有命,朱襮绣裳。
方同汲子,重卧淮阳。
嘉命显承,方驾兰汜。如彼飞鸿,抟风千里。极目宁皋,劳心无已。
苏歌有慰,逖听倾耳。
不羡钓台鱼,不羡西门柳。但愿青鞋布袜一枝藤,踏遍寒溪西山与樊口。
樊口佳绝临江天,松竹蔚茂鸣风泉。漫翁家处石臼在,东坡先生留五年。
名贤流寓亦偶尔,至今草木犹清妍。我来二月风涛壮,叶叶蒲帆破春浪。
如此山川不少留,惊闻猿鹤空惆怅。万松岭,九曲亭,意想幽景无人行。
何时飞步蹑云峤,一听黄州鼓角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