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水作尉酬高援秀才见赠

佐邑惭无术,敢言贫与清。风骚谁是主,烟月自关情。
卷箔当山色,开窗就竹声。怜君惠嘉句,资我欲垂名。

  五代南唐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920-974年在世。字有中,江西九江人。仕南唐为淦阳宰。有《碧云集》三卷,今编诗四卷。《郡斋读书志》卷四著录《李中诗》二卷。另《唐才子传校笺》卷十有其简介。《全唐诗》编为四卷。人毕生有志于诗,成痴成魔,勤奋写作,自谓“诗魔”,创作了大量的诗篇佳作。与诗人沈彬、孟宾于、左偃、刘钧、韩熙载、张泊、徐铉友好往来,多有唱酬之作。他还与僧人道侣关系密切,尤其是与庐山东林寺僧人谈诗论句。与庐山道人听琴下棋。反映了当时崇尚佛道的社会风气。

  猜你喜欢

老瞒虐焰市朝空,宗室惟馀大耳翁。汉贼有谁分逆顺,关河无地著英雄。

紫髯久矣营江表,黄屋萧然寄峡中。可惜姜维胆如斗,功虽不就有馀忠。

太守金闺客,天朝应对才。
非因板舆恋,宁驾使车来。
水鉴锹毫尽,霜锋错节开。
清风遍千里,不独此高台。
僧共老花俱在,客将春鴈同回。
范叔一寒如此,刘剆前度曾来。
西风催仕轫,比部得英曹。
泽物官无小,观山岳最高。
须知戴星出,慎勿厌尘劳。
彩棒有余暇,何妨诵楚骚。
圣主不忘远,惠怀尧所难。
如何吾所部,疲疗未全安。
诏条少宣布,牒诉多悲酸。
抚节夜长叹,忧惭非一端。

浩荡烟波笑此台,悠然云水不安排。饯无溪友相留去,馔有江鱼自入来。

大放丝纶看月上,小将舴艋认风开。相看歌子还相戏,谁仿前人旧体裁。

荡舟西陂上,望山怀远公。
遥知覆衲卧,雪屋一灯红。
事殊迹暂旷,神交理自通。
维当待岁杪,期子白云中。

松竹连村暗,轩窗面水清。藓痕留屐齿,滩响杂书声。

行药因过寺,输租暂到城。静观簪绂累,还喜布衣轻。

十月幽园开晓风,层层绛蕊艳芳业。
江南只惯收鹰爪,谁顾山前鹤顶红。
君家小圃占春光,眼看龙须百尺长。
移向楼边并寒井,明年垂实更阴凉。

台前风景无时良,台上之乐殊未荒。开筵真侣在蓬岛,练句美玉生昆冈。

铜壶报刻缓星箭,金钗送酒排花行。铃斋长寂得吏隐,便是道家虚白堂。

拍堤春水展轻纱,元巳清明景共嘉。人乐一时看开禊,饮随节日发桐花。

红芳雨过妆新拂,绿柳含风带尽斜。欲继永和书盛事,愧无神笔走龙蛇。

四山敛暝色,百虫沸哀声。夜久月未出,川光虚自明。

泛泛渌池,中有浮萍。
寄身流波,随风靡倾。
芙蓉含芳,菡萏垂荣。
朝采其实,夕佩其英。
采之遗谁?所思在庭。
双鱼比目,鸳鸯交颈。
有美一人,婉如清扬。
知音识曲,善为乐方。

荆山天峙,辟立万丈。兰薄晖崖,琼林激响。哲人秀举,和璧夜朗。

凌霄矫翰,希风清往。

矫翰伊何,羽仪鲜洁。清往伊何,自然挺彻。易达外畅,聪鉴内察。

思乐寒权,披条映雪。

朱火炎上,渌水赴泉。风以气积,冰由霜坚。妙感无假,率应自然。

我虽异韵,及尔同玄。如彼竹柏,厉飙俱鲜。

利交甘绝,仰违玄指。君子淡亲,湛若澄水。余与吾生,相忘隐机。

泰不期显,在悴通否。

人间诚难,通由达识。才照经纶,能泯同异。钝神幽疾,宜处无事。

遇物以器,各自得意。长短任真,乃合其至。

畴昔宴游,缱绻髫乱。或方童颜,或始角巾。搴褐揽帔,濯素□吝。

壑无深流,丘无嚣仞。今也华发,卑高殊韵。形迹外乖,理畅内润。

巢由坦步,稷契王佐。太公奇拔,首阳空饿。各乘其道,两无贰过。

愿纺玄契,废疾高卧。

来赠载婉,妙有新唱。博以兼济,约以理当。非不悦子,驽骥殊量。

鸟养养之,任其沈飏。取诸胸怀,寄想郢匠。

风土南北殊,习尚非一躅。出疆虽仗节,入国暂同俗。

淹留岁再残,朔雪满崖谷。禦冬貂裘弊,一炕且跧伏。

西山石为薪,黝色惊射目。方炽绝可迩,将尽还自续。

飞飞涌玄云,焰焰积红玉。稍疑雷出地,又似风薄木。

谁容鼠栖冰,信是龙衔烛。阳曦助喘息,未害摇空腹。

惠气生裤襦,仍工展拳足。岂惟脱肤鳞,兼复平体粟。

负暄那用诧,执热定思沃。收功在岁寒,较德比时燠。

虽馀炙手焰,宁有烂额酷。矧当凝泫辰,炎帝独回毂。

玄冥真退听,祝融端可录。嗟予亦何者,万里歌黄鹄。

偃仰对窗扉,妍煖谢衾褥。壮怀羞灶媚,晚悟笑突曲。

因思堕指人,暴露苦皲瘃。频年未解甲,蹈此锋刃毒。

遥知革辂中,旰食安豆粥。陪臣将命来,意恳诚亦笃。

有奇不能吐,何术止南牧。君心想更切,臣罪何由赎。

此身虽自温,此志转烦促。论武贵止戈,天必从人欲。

安得四海春,永作苍生福。聊拟少陵翁,秋风赋茅屋。

泽国归来掩竹扉,千年知己十年诗。
读书动地惊天事,得句吟风弄月时。
纸上圣贤相唯诺,尘边老宿费思惟。
纵夸万首龟堂集,乐处龟堂未必知。

前身疑是此山僧,猿鹤相逢亦有情。珍重岭头风与月,百年常记老夫名。

缥缈仙真去不还,犹馀玉舄在人间。餐霞知有长生诀,目断蓬莱第一山。

山川与城郭,漠漠同一形。

市人与鸦鹊,浩浩同一声。

此阁几何高,何人之所营。

侧身送落日,引手攀飞星。

当年王中令,斫木南山赪。

写真留阁下,铁面眼有棱。

身强八九尺,与阁两峥嵘。

古人虽暴恣,作事今世惊。

登者尚呀喘,作者何以胜。

曷不观此阁,其人勇且英。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