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年恩养,念暖幌雕笼,一时勾了。低声软语,泣别殢情京兆。
无柰春山顿老。况冷断、如簧雅调。辞君岂为无鱼,叹汝难同凡鸟。
惊起,钩帘浅照。见妩月初生,似他波俏。飘黄摧粉,总博绿愁红躁。
谁破芸窗乍晓。怎忘得、双弯纤妙。知否御爱开元,鹦鹉墓傍新旐。
房星之精下天驷,产此骐驎奉天子。龙媒徕自大宛城,汗血生从渥洼水。
那知妙手居合淝,笔端能出神俊姿。顾视清高气深稳,志意俶傥精权奇。
兰筋秀骨连钱直,细毛萧捎丰颊臆。金鞿络首牵奚官,自中伏波铜马式。
一疋驻立一疋行,坐看千载风云生。鸾旗在前属车后,虽有绝足何由呈。
绕亭怪石小山幽,夹径低枝压客头。幸自一来惟不早,梅花满地诉春愁。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我醉欲眠,且收了、眼光青白。分付与、死便埋我,陶家之侧。
天下山川吞八九,腹中人物容千百。任诸君、拍手笑狂生,乾坤窄。
破面鬼,焦头客。乌帽吏,黄巾贼。问何人请剑,何人投笔。
我梦化为蝴蝶舞,醒来敲碎珊瑚缺。叹一腔、热血洒何时,青衫湿。
旌旗千里照江红,学语小儿争挽弓。春风江岸草无际,马蹄踏遍青茸茸。
将军面作石棱紫,百万胡群阵前死。游魂假息度长江,京观应惭望西浒。
苏侯笔力壮三军,破虏长谣入眼惊。何当更献中兴颂,坐看万国朝神京。
我已三年辍咏歌,披图涕泪忽滂沱。先人亦有倪黄癖,不及君家韵事多。
坭径绝猿引,欹峰倚天赤。中有辟世人,邻聚谈古易。
春晴放鸡豚,烂漫桃花碛。雪意玉寒松,奡峭穿壁立。
以此阅世运,蒙萝深寂历。夜静闻古琴,起步月浩白。
漭哉化城游,酣嬉醉空碧。下界啼秋虫,俯仰一太息。
西风易水长城道,老泞查牙马频倒。岸浅桥横路欲平,重向荒寒问遗老。
易水南边是白沟,北人为界海东头。石郎作帝从珂败,便割燕云十六州。
世宗恰得关南死,点检陈桥作天子。汉儿不复见中原,当日祸基元在此。
沟上残城有遗堞,岁岁辽人来把截。酒酣踏背上马行,弯弧更射沟南月。
孙男北渡不敢看,道君一向何曾还。谁知二百年冤孽,移在江淮蜀汉间。
岁久河乾骨仍满,流祸无穷都不管。晋家日月岂能长,当时历数从头短。
日暮途穷更著鞭,百年遗恨入荒烟。九原重怨桑维翰,五季那知鲁仲连。
只向河东作留守,奉诏移官亦何疚。称臣呼父古所无,万古诸华有遗臭。
昌国君乐毅,为燕昭王合五国之兵而攻齐,下七十馀城,尽郡县之以属燕。三城未下,而燕昭王死。惠王即位,用齐人反间,疑乐毅,而使骑劫代之将。乐毅奔赵,赵封以为望诸君。齐田单诈骑劫,卒败燕军,复收七十余城以复齐。
燕王悔,惧赵用乐毅乘燕之弊以伐燕。燕王乃使人让乐毅,且谢之曰:“先王举国而委将军,将军为燕破齐,报先王之仇,天下莫不振动。寡人岂敢一日而忘将军之功哉!会先王弃群臣,寡人新即位,左右误寡人。寡人之使骑劫代将军,为将军久暴露于外,故召将军,且休计事。将军过听,以与寡人有隙,遂捐燕而归赵。将军自为计则可矣,而亦何以报先王之所以遇将军之意乎?”
望诸君乃使人献书报燕王曰:“臣不佞,不能奉承先王之教,以顺左右之心,恐抵斧质之罪,以伤先王之明,而又害于足下之义,故遁逃奔赵。自负以不肖之罪,故不敢为辞说。今王使使者数之罪,臣恐侍御者之不察先王之所以畜幸臣之理,而又不白于臣之所以事先王之心,故敢以书对。”
“臣闻贤圣之君不以禄私其亲,功多者授之;不以官随其爱,能当者处之。故察能而授官者,成功之君也;论行而结交者,立名之士也。臣以所学者观之,先王之举错,有高世之心,故假节于魏王,而以身得察于燕。先王过举,擢之乎宾客之中,而立之乎群臣之上,不谋于父兄,而使臣为亚卿。臣自以为奉令承教,可以幸无罪矣,故受命而不辞。
“先王命之曰:‘我有积怨深怒于齐,不量轻弱,而欲以齐为事。’臣对曰:‘夫齐,霸国之余教而骤胜之遗事也,闲于甲兵,习于战攻。王若欲伐之,则必举天下而图之。举天下而图之,莫径于结赵矣。且又淮北、宋地,楚、魏之所同愿也。赵若许约,楚、赵、宋尽力,四国攻之,齐可大破也。’先王曰:‘善。’臣乃口受令,具符节,南使臣于赵。顾反命,起兵随而攻齐,以天之道,先王之灵,河北之地,随先王举而有之于济上。济上之军奉令击齐,大胜之。轻卒锐兵,长驱至国。齐王逃遁走莒,仅以身免。珠玉财宝,车甲珍器,尽收入燕。大吕陈于元英,故鼎反乎历室,齐器设于宁台。蓟丘之植,植于汶篁。自五伯以来,功未有及先王者也。先王以为顺于其志,以臣为不顿命,故裂地而封之,使之得比乎小国诸侯。臣不佞,自以为奉令承教,可以幸无罪矣,故受命而弗辞。”
“臣闻贤明之君,功立而不废,故著于《春秋》,蚤知之士,名成而不毁,故称于后世。若先王之报怨雪耻,夷万乘之强国,收八百岁之蓄积,及至弃群臣之日,遗令诏后嗣之馀义,执政任事之臣,所以能循法令,顺庶孽者,施及萌隶,皆可以教于后世。”
“臣闻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昔者伍子胥说听乎阖闾,故吴王远迹至于郢;夫差弗是也,赐之鸱夷而浮之江。故吴王夫差不悟先论之可以立功,故沉子胥而弗悔;子胥不蚤见主之不同量,故入江而不改。”
“夫免身功,以明先王之迹者,臣之上计也。离毁辱之非,堕先王之名者,臣之所大恐也。临不测之罪,以幸为利者,义之所不敢出也。”
“臣闻古之君子,交绝不出恶声;忠臣之去也,不洁其名。臣虽不佞,数奉教于君子矣。恐侍御者之亲左右之说,而不察疏远之行也。故敢以书报,唯君之留意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