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漏迟三首·其二

病多欢意浅,空篝素被,伴人凄惋。巷曲谁家,彻夜锦堂高宴。一片氍毹月冷,料灯影、衣香烘软。嫌漏短,漏长却在,者边庭院!

沈郎瘦已经年,更懒拂冰丝,赋情难遣。总是无眠,听到笛慷箫倦。咫尺银屏笑语,早檐角、惊鸟啼乱。残梦远,声声晓钟敲断。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我经常生病,于是快乐的意绪很少,空空的香篝和筒陋的被子放在一边,伴随着我心情的凄惋。巷子深处不知哪户人家,在华堂上整夜欢宴。一片寒冷的月光照在华堂的地毯上,灯影之下主人和客人毫无寒意,衣裳也被氤氲的香气烘软。寻欢作乐的人嫌夜里的时间过得太快,嫌时间过得太慢的人却近在咫尺,就在这边的庭院。

我因病消瘦已经多年,浑身慵懒更不想弹琴,心中的感情实在难以排遣。我反正总是睡不着了,就倾听那箫管之声直到吹奏者感到疲倦。华堂上银屏前的笑语声阵阵传来,不知不觉早已是栖鸦惊醒呱呱乱啼的时间。我渐渐地进入了梦乡,可是梦又被晓钟打断。

注释

曙:天亮。

空篝素被:指身边无人照料。宋王沂孙《天香·龙涎香》:“漫惜余薰,空篝素被。”空篝,指香笼空着,暗示无人照料。篝,香笼。古人在香篝内焚香,将被子放笼上薰。

锦堂:装饰华丽的客堂。高宴:盛大的宴会。

氍毹(qú shū):毛织地毯。

“沈郎”句:典出《梁书·沈约传》:“百日数旬,革带常应移孔;以手握臂,率计月小半分。”谓腰围渐减,日见消瘦。

冰丝:指琴弦。《杨太真外传》:“开元中,中官白秀贞自蜀回,得琵琶以献,弦乃拘弥国所贡,绿冰蚕丝也。”

赋情:指天赋性情。

赏析

  项廷纪生性多情,郁愁成疾,在《忆云词甲稿》自序云: “生幼有愁癖,故其情艳而苦,其感于物也郁而深。”多愁善感的词人对生活的体味,对事物的观察是深刻细密的,而其缱绻情怀、忧思苦惧之欲念又多于常人,往往自缚难脱,自陷不拔。这首《玉漏迟》正是伤心人怀抱的自我写照。

  上片起句“病多欢意浅,空篝素被,伴人凄惋”,“空篝素被”语,用王沂孙《天香·龙涎香词》的“漫惜余薰,空篝素被”句意,“篝”,即香笼,古人往往在笼内焚香,将被子等物放在香笼上薰。这里暗示身旁无有亲人照拂,在冬夜寒冷的床上孤独而卧,再加上多愁多病,更添一番凄惋和悲凉。“巷曲谁家?彻夜锦堂高宴”,“巷曲谁家”是一倒装语,点题“南邻”;“彻夜”拍合 “达曙”; “锦堂高宴”,言其富贵而热闹的场面。“一片氍毹月冷,料灯影、衣香烘软”,具体描写宴会的奢华。“氍毹” ,《风俗通》:“织毛缛谓之氍毹。”古乐府《陇西行》有“请客北堂上,坐客毡氍毹”语,这里指铺设在宴堂上的地毯,结合“月冷”一词,很可能将地毯沿阶铺设。“料灯影、衣香烘软”句,意思是说灯光火影,香烟缭绕,把人的衣服都烤得温暖了。一个“料”字点明“氍毹”、“灯影”皆出于词人的拟想。词人不仅揣想其场景的奢华,而且揣想其兴致颇高,“嫌漏短,漏长却在,者边庭院!”巷曲南邻的主客们彻夜的欢宴,嫌时间过得太快,而词人孤身冷卧,却嫌时间过得太慢,不能早些天亮。“者边”即这边。上面采用的全是对比的手法,以环境、氛围、景物、心情、冷暖、欢愁、漏长漏短等强烈的对比反差,反映出作者内心的痛苦和悲伤。

  下片重写所闻,扣紧题意。“沈郎瘦已经年,更懒拂冰丝,赋情难遣。”沈郎即是沈约,《梁书·沈约传》记载,沈约曾为隐侯,他写信给徐勉说自己年老多病,有“百日数旬,革带常应移孔;以手握臂,率计月小半分”等语,形容自己日见消瘦,衣服腰带遂觉得宽大。这里词人以沈郎瘦喻自己患病多年,与前“病多”呼应。“更懒拂冰丝,赋情难遣”,“冰丝”一本作“冰弦”,即琴弦; “赋情”一词,这里指填词,作者在《忆云词》丙稿自序云: “不为无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时异境迁,结习不改。”想见作者把写诗填词当作排遣人生苦闷、消度时光的方法。但这里用了 “更懒” 、“难遣”等语,说明心绪极恶劣,毫无雅兴,与上文“欢意浅”语又相呼应。“总是无眠,听到笛慵箫倦”,“无眠”一句上承“病多”,因多愁多病故而神衰力疲,入睡艰难;“无眠”又垫起“听到笛慵箫倦”,本来就患失眠,偏偏今宵又被隔壁的笛箫吵得更睡不着,无奈何地听到笛箫演奏完了。“听”字紧扣题意“闻” 字,“慵”、“倦”二词用拟人化手法,反映听者的百般烦恼、心情懊丧。隔壁的笛声箫声虽渐渐消歇,但是一阵阵说笑声又聒噪不停,“咫尺银屏笑语,早檐角、惊乌啼乱”,“咫尺”形容相距很近,就象在身旁一样,作者用夸张的手法描写隔壁宴会的说笑声非常之大,连早晨檐角树上的栖鸦都被惊醒了。乌鸦哇哇乱叫,更添吵闹,使人无法入睡。这里写到“早”,题意“笙歌达曙”至此写完。词人通宵未能阖眼,天明时分,才朦胧睡着,“残梦远,声声晓钟敲断”,没想一阵晨钟把他又惊醒了,词人所做的“残梦”再也难续了。结句充满了无奈和懊丧的情绪。

  这首词在写作手法上很有特点,全篇采用对比反衬的方法,虚实结合。写难状之景如在眼前,难言之情浸淫在字里行间,字面上不见愁字而又无处不愁,情调感伤,气氛凄凉,可谓词人抑郁沉邈,深婉情致的代表作。

项鸿祚
  项鸿祚(1798~1835)清代词人。原名继章,后改名廷纪,字莲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道光十二年(1832)举人,两应进士试不第,穷愁而卒,年仅三十八岁。家世业盐筴,巨富,至君渐落。鸿祚一生,大似纳兰性德。他与龚自珍同时为“西湖双杰”。其词多表现抑郁、感伤之情,著有《忆云词甲乙丙丁稿》4卷,《补遗》1卷,有光绪癸巳钱塘榆园丛刻本。
  猜你喜欢
漳南罢郡如之任,二十四州相次迎。
泊岸旗幡邮吏拜,连山风雨探人行。
月中倚棹吟渔浦,花底垂鞭醉凤城。
圣主此时思共理,又应何处救苍生。
来湘话浙倍绸缪,天路风高借莫留。
不俟驾行何惮暑,适逢圭观恰当秋。
登仙堪羡星辰履,归老终寻雪夜舟。
公到甘泉陈大计,毋忘膏雨泽南州。
广寒晓驾,姑射寻仙侣。偷被霜华送将去。过越岭、栖息南枝,匀妆面、凝酥轻聚。爱横过、孤度陇头声,尽拚得幽香,为君分付。水亭山驿,衰草斜阳,无限行人断肠处。尽为我、留得多情,何须待、春风相顾。任倒断、深思向梨花,也无奈寒食,几番春雨。
国香不欲论家谱,合姓孙枝作郑花。
刻烛知无取,争先素未精。本图忘物我,何必计输赢。
赌墅终规利,焚囊亦近名。不如相视笑,高咏两三声。
水沉一炷袅晴窗,默坐无心可得降。
浥露菖蒲能寸寸,语晴新燕自双双。
只今得兔不钻纸,那用浮杯更度江。
前世远公只师是,好从元亮供千缸。
一十三度溪花红,一百八下西溪钟。
卿家沧桑卿命短,渠侬不关关我侬。

夙尚丘园心,憬彼逍遥乐。幸从黑衣行,得谢朱丝缚。

锄榛理荒畴,薙茸搴长薄。抱瓮代桔槔,树枳当篱落。

春秋莳韭菘,阴阳分蔼藿。寒瓜织女荐,云实仙人削。

紫苋春雨零,绿葵晨露泊。下箸有常期,加餐无爽诺。

厌酌宾筵醴,宁羡屠门嚼。聊为野人谋,毋诒君子噱。

老屋数间耳,世事不关渠。堆墙牛腰囷蠢,巨束笋般粗。

中有奇文兀奡,每夜必腾光怪,鳌掷与鲸呿。力压古声叟,气慑万獠奴。

珠零乱,玉夭矫,翠模糊。我行以手扪摸,作此定谁欤。

既似苔纹瓦篆,又似碑残鼓齾,字里吼于菟。乃是兰陵董,词集曰苍梧。

独立青田刷羽仪,朱研丹顶雪裁衣。赋来自合凌清汉,仙去何曾识令威。

松盖露寒应有恨,蓬山云断未成归。旧巢寄在三珠树,待与还丹作使飞。

采芳南国早应休,魂梦犹寻杜若洲。不见旅旌天外返,空馀诗草世间收。

灵均实抱旅流恨,子美虚怀蜀道游。惆怅桂阳山下冢,断猿衰鹤领春秋。

夜宿曹娥浦,停舟是几更。
闻钟知寺近,听舻信潮生。
风向沙头起,天从柁尾明。
梦回无意绪,两岸杜鹃声。

士生如大木,皆欲架明堂。宁知施用处,用圆吾乃方。

归来何所事,琢句敷肾肠。既为烟霞痼,复作花月荒。

一壑今已专,万景身可当。山空白石烂,云尽青天长。

故人远相慰,瑰辞联夜光。一展发晔晔,再诵铿琅琅。

贞松无冶容,老桂多古香。三复如见君,岁晚谁能忘。

宫门两片掩埃尘,墙上无花草不春。
谁见当时禁中事,阿娇解佩与何人。

枝辞楛说问蜚蓬,十九枢权表下中。天上蟆肠常蚀月,世间夔足几怜风。

贫能知我大夫鲍,热肯因人童子鸿。一棹沧江自来去,看人虎鼠看蛇龙。

白门良夜静,凭眺一长怀。万里银涛涌,千年铁锁埋。

蟾光澹云汉,鹊影渡星街。胜地繁华近,秋风起石厓。

惠泉在天下,品味少班列。公心有深眷,暌远携未辍。

所忧出山去,本味损甘冽。相传兹山石,投瓮解湔雪。

甘冽每如故,所适任燕越。泉石本一气,妙诀非有别。

名亭纪幽事,尘想永消歇。慎勿倦携持,谁当笑痴绝。

朝发丽阳驿,暮抵宜城县。风沙浩浩来,下马目犹眩。

荒冢何累累,藤萝延以蔓。县令知好古,墓道表黄宪。

巍巍道傍碑,洵为多士劝。顾厨与俊及,纷纷皆蒙难。

林宗亦幸免,张俭恃逃窜。叔度独汪汪,不登党人传。

行藏语颜回,气节振颓汉。大雅今不作,对此殊留恋。

向夕道路长,愧无溪毛荐。

释迦悭,迦叶富。
欺负乎人,夸张莽卤。
五天不纳到支那,塞壑填沟无避处。
无避处,不遮护,
汲兴相逢,如涂毒鼓。
直须亲切一回来,莫似邯郸学唐步。
息业怡神道最孤,藏名匿迹合良图。
冥心难使龙神见,出语须教海岳枯。
云驻庵前疑有意,鸟鸣庭际似相呼。
资持随分安排了,最急应须与道俱。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