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的上片,勾勒出一幅夏夜宁静清幽的画面。“水天清话,院静人销夏”二句,勾画出一幅夏夜宁静、清幽的画面。描写池水、夜空一片清澄,庭院悄然无声,只有词人在池畔乘凉。“蜡炬风摇帘不下,竹影半墙如画”,是写在庭院乘凉的词人所看到的室内的情景。根据下片词首句“醉来”二字判断,词人此时是在以酒销夏,边饮酒边观赏院中的景色,夜风吹来,室内的蜡烛光炬被风吹得摇晃不定,门帘也随风摇动;室外,月光将竹林映照在墙壁上,竹影依风摇曳,发出轻微的声响。在这里,词人是以动写静,那被风吹动的烛光,飘乎不定的门帘和那半墙如画的竹影,更显出夏夜的宁静,虽不一字月,却使人感到明月朗照。瞑目遐思。一幅清新优美的夏夜图便可在眼前浮现。
词的下片着意描写词人乘凉时的心情。“醉来扶上桃笙,熟罗扇子凉轻”二句,是写人的动作。词人醉酒后扶墙走到床边,躺在竹席上,手执熟罗扇,轻轻的扇风虽使人略感清凉,但却难解词人的醉意,在朦胧的醉意中,词人由凉爽的夏夜,忽然想到了秋天的景色。“一霎荷塘过雨,明朝便是秋声”,眼前池塘正是莲叶碧青,荷花争奇之时,然而瞬间雨过,一夜间便花凋叶残,明朝醒来,庭院里便是一片秋声。最后两句着似写景,实则是借写醉意中的幻觉,寄托词人自己对人生的感慨。
全词勾勒出一幅常见的池边消夏图,传递了一种闲适、安逸、祥和的气息。水天清话,夜深入静,是小令的基调,但不时有风中烛曳、墙上竹动、席上人晃、手中扇摇、水中波兴,来打破这种静谧。以动衬静,对比分明。项鸿祚曾自言“幼有愁癖”,容易触景生情,任何景物都能勾起他的忧情苦绪。这首词就是词人以传神的笔墨,抓住刹那间的愁情描绘出的如画的境界。
予心充塞天壤间,岂以一物相拘关。放然一物无不有,遂得此身相与閒。
上人搆堂号栖心,不欲尘累相追攀。冷灰槁木极溃败,虽有善迹辄自删。
予尝浩然无所挠,与子异指亦往还。卷舒动静固有道,期于达者诚非艰。
同僚归去后,挟册此婆娑。树密阳光薄,庭空鸟语多。
静中知有味,睡外更无何。彷佛沧洲兴,悠然起细哦。
荏苒江南村,芬菲腊后春。逾淮翻不变,映雪已争新。
侠骨香惊俗,冰肤冷照邻。定非随驿使,直恐谪仙人。
闻笛空含怨,看图恨失真。应为一时赏,莫与众芳伦。
洛阳三月东风起,杨花飞入千门里。只见朝萦上苑烟,那知夕逐东流水。
苑烟流水无休歇,暖日轻盈度仙阙。赵女瑶台贮綵霞,班娘团扇啼明月。
綵霞明月几沉辉,陌上行人乱扑衣。征夫柳塞愁看雁,少妇香闺懒上机。
柳塞香闺万馀里,草色连天度陇水。玉门关外雪犹飞,章台树里风先起。
谁家浪子千金马,平明挟弹章台下。头上罗巾玳瑁簪,腰间宝铗珊瑚把。
踏絮来寻卖酒家,特香坐调当垆者。当垆美女怨阳春,笑掇杨花衬绣裀。
青楼薄暮难消遣,白雪漫天愁杀人。冥冥漠漠春无极,此时惟有杨花色。
一朝风雨蘼芜烂,独掺垂条三叹息。
凉秋夜静天宇高,朝天使者拈吟毫。吟成对月发遐想,银河耿耿疑飞涛。
我从岭南别天子,七载光阴若流水。炎荒迢遰望京华,烹茗怀君中夕起。
起开砚箧磨墨丸,墨池黑讶痴蛟蟠。手挥笺牍倩谁寄,冬冬衙鼓声清寒。
燕蓟风尘异淮汴,十丈软红素衣变。重携旧曲谱《霓裳》,当筵年少停歌板。
请君更话三神山,巨鳌首戴千钧坚。蓬莱瀛洲近咫尺,拄笏笑向东溟看。
豸冠巍峨容色好,献书尚记台中草。圣主端知蔡挺悫,淮阳讵使汲黯老。
年来金穴不改贫,宦游我亦同心人。彩云环绕冰轮出,锁闱却忆长安客。
郭外云高雪欲低,孤征谁共晚风凄。幽怀正苦愁中闭,好句何曾得处题。
坐爱山光随野酌,倦怜松影护僧栖。兹游长作相思恨,画省人还梦不迷。
中原无处不兵戈,独向冈头抱膝歌。丑女只将才作配,将军须待驾频过。
图中龙虎真难测,身后桑田未肯多。两表久无曹父子,一星还殒汉山河。
青天白日神长在,宋碣唐碑字欲磨。寂寞荒台俨遗像,行人临去复蹉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