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木兰花·春夜闻隔墙歌吹声

阑珊心绪,醉倚绿琴相伴住。一枕新愁,残夜花香月满楼。
繁笙脆管,吹得锦屏春梦远。只有垂杨,不放秋千影过墙。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心情惆怅心绪低落,醉后倚靠着绿绮之琴独自愁苦。满枕新愁无处倾诉,长夜将尽花香袭人月光照遍小楼。
隔壁不知是谁吹奏出急促的笙歌,把我这锦屏美梦相思之情吹走。只有这绿荫匝地的垂杨啊,不放秋千的影子越过墙头。
注释
减字木兰花:词牌名,唐教坊曲,双调四十四字,上下片各四句,两仄韵、两平韵,平仄韵互换。歌吹:歌唱和吹奏。词中偏指吹奏。
阑珊:纷乱的样子。此处形容人物情绪。
绿琴:绿绮琴,传说司马相如作《玉如意赋》,梁王悦之,赐以绿绮琴。后即用以指琴。
残夜:夜将尽。
繁笙(shēng):谓笙声繁密。脆管:清脆的笛声。
锦屏:鲜艳华美的屏风。李益《长干行》:“鸳鸯绿浦上,翡翠锦屏中。”此处代指华贵的卧房。
“只有垂杨”二句:指垂杨挡住了隔壁秋千的影子。张先《青门引》:“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此处反用其意。秋千:一种体育活动用具。此处代指荡秋千的女子

赏析

  作者家世巨富,而天生情种。但这首词中流露出来的愁绪,并非如晏殊《珠玉词》一般的闲愁、轻愁,而是沉挚的深愁。这是生命意识觉醒的标志,唯有真正热爱生命,真正认真生活的人,才会感觉到如此深重的愁情。他们太依恋春天的美好,也太担心春天的逝去,所以他们比平常人感受着更多的愁苦。

  上片,作者从阑珊的春意写起,为读者描绘了—幅春夜愁思图。开头两句写作者感到春意阑珊,心绪惆伥。在酒醉后漫倚绿琴,四周一片寂寥,只有绿琴相伴。作者首先交待了时间、地点。时间已到了春末夏初时节,春花开始凋落,面对阑珊的春意,作者内心不禁涌起万般惆怅。项鸿祚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作者,正如他自己在自序中说的“生幼有愁癣”。故“其情艳而苦,其感于物也郁而深。”因此,在这样一个寂寥宁静的春夜,作者万般的愁绪无处排遣,只好借酒浇愁。但醉后的心境更是寂寥,于是只好以琴为伴,暂且用琴声慰藉一下孤寂的心情。这里的“相伴住”,形象地写出了作者想以琴排忧,却又心绪皆无的情景。“一枕新愁”二句,写作者夜深难眠,满腹愁绪。“残夜’’正是人们熟睡之际,而作者却嗅着庭院花香,看见满楼月色。这“残夜花香月满楼”句,暗示了作者难以成眠,使读者好像看到作者睁眼不寐沉思忧郁的形象。“一枕”句也生动地勾出作者愁绪绵绵,辗转反侧之状。“新愁”到底是什么,这里没有说,作者在下片才以含蓄的笔法暗示出来。

  下片作者用含蓄的笔墨道出了这种“新愁"的由来。“繁重绝管,吹得锦屏春梦夜”,终于道出了是隔墙邻居家繁杂的管弦乐声,把自己难成的春梦吹向了遥夜的地方。从句子表面来看,似乎是比邻的弦管乐声搅得自己难以入睡,实际上,这只不过是作者的托词而已。真正的原因,是作者对隔墙佳人的思恋,才使得他卧不安席。这一点在结尾一句中含蓄地表现了出来。

  “只有垂杨,不放秋千影过墙。”打秋千的女子,这才是作者为之辗转反侧而产生“一枕新愁”的根源。夜深人静,作者因相思而产生的种种愁绪却无法传递绐对方。因此,只好把这种哀怨发泄到了庭院中的垂杨上,仿佛那静静的垂杨也不解人意,偏偏挡住了作者的视线,从而使他连荡秋千的女子的影子也看不到。表达了作者对佳人深深的爱恋,却又无法向对方表达的惆怅与哀怨

  总之,这首词以其清新幽怨的风格,缠绵委婉的笔调,以情写景,景中寄情,抒发了作者内心真实的思想感情,读来令人感到真挚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词的具体创作年代不详。这首词收于《忆云词》甲稿,是项鸿祚二十五岁前所写,为夜闻隔墙歌吹声有感而作之词。
项鸿祚
  项鸿祚(1798~1835)清代词人。原名继章,后改名廷纪,字莲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道光十二年(1832)举人,两应进士试不第,穷愁而卒,年仅三十八岁。家世业盐筴,巨富,至君渐落。鸿祚一生,大似纳兰性德。他与龚自珍同时为“西湖双杰”。其词多表现抑郁、感伤之情,著有《忆云词甲乙丙丁稿》4卷,《补遗》1卷,有光绪癸巳钱塘榆园丛刻本。
  猜你喜欢
水急愁无地,山深故有云。那通极目望,又作断肠分。
郑驿来虽及,燕台哭不闻。犹馀遗意在,许刻镇南勋。
前身莫是郑安期,井灶重来迹已遗。
涧底菖蒲无可採,共君细读汉时碑。
浮世师休话,晋时灯照岩。禽飞穿静户,藤结入高杉。
存没诗千首,废兴经数函。谁知将俗耳,来此避嚣谗。

爬沙凿石苦搜求,可奈相如嗜远游。何处湖山添酒兴,坐看汤鼎动乡愁。

文章定卜都亭梦,磊落谁疗壮士忧。右手持杯为三叹,顿教篱菊不成秋。

阴崖万古县,横出千岁松。中有落涧遥,怒跃数白龙。

长年不闻声,发卷耳欲聋。远楚夕莽苍,町疃回照红。

此域万物静,尚有坐二翁。何必非夷齐,破衣萧萧风。

辘轳悬青丝,芙蓉覆金井。比君不照心,似妾可怜影。

铜壶堕水风捲花,为君中路改荣华。人生百年有知己,暂时荣落何须嗟。

屏风围坐鬓毵毵,绛蜡摇光照暮酣。
京国多年情尽改,忽听春雨忆江南。

南川解袂十年馀,环堵萧然颇自娱。生计荒馀莫深恨,归来犹得在枌榆。

越王台下鸟嘤嘤,都护朱幡出锦城。一入桃花难辨马,每依杨柳便为营。

漫酬绿酒投壶兴,不尽青山缓带情。笳鼓岂应飞捷奏,春游亦可颂升平。

一鸟不啼春寂寂,百花都落雨蒙蒙。
十分花鸟乐风恨,半在诗中半酒中。

梅花初出炯如冰,未许馀花似我能。太息天公不加意,放教风雨苦侵陵。

霎霎复萧萧。梧叶芭蕉。松风四面卷波涛。并作秋声成一片,夜雨今宵。

秋思本无聊。梦又苕苕。二分凉意透轻绡。来日湖边新涨碧,拟泛兰桡。

几度乘闲谒梵宫,此郎声价重江东。贵侯知重曾忘势,
闲客频来也悟空。满地新蔬和雨绿,半林残叶带霜红。
□□□□□□□,□□□□□□□。

月放冰轮傍绛河,相期宝婺夜经过。嫦娥不惜宫中桂,乞与天香分外多。

苔垣写遍几行斜,癖句多愁鸟与花。梅云路残销屐蜡,竹风吟罢岸巾纱。

灰燃夜鼎翻汤蟹,日射晨窗缀室蜗。开眼醉馀诗兴遣,雷喧过耳厌声华。

道统传千载,儒风振一时。心诚师孔孟,业广慕皋夔。

感凤方兴叹,书麟尚措辞。一朝梁木坏,吾党可胜悲。

天连离水鸣呜咽,战马无声宝刀折。冤鬼惨酸啼夜月,青燐荧荧明又灭。

照见征夫战时血。

抱僻爱丘壑,缘厓筑幽居。
虽无墁垩工,清旷情可舒。
陶子乐容膝,诸公甘草庐。
达人贵适意,岂必轮奂俱。
山桃发当户,岸柳垂前除。
青柯集鸣鸟,碧水浮游鱼。
禾黍被阡陌,鸥鹭戏菰蒲。
高天豁朗霁,和风飘轻裾。
朋徒时枉临,命仆具园蔬。
一觞自斟酌,清言常晏如。
悟彼蟋蟀咏,逍遥百虑袪。

带雨拖风望帝鸣,无情强作有情听。一生通是今宵梦,不见章台柳色青。

信有千秋业。漫吟望低垂,平居故国。当年悔轻出。

竟无补丝毫,手残萧律。江南江北。幸司马、文章助得。

到而今、破碎苍茫,老眼揩来皆血。

春色。浓于新酒,六十韶光,都成陈迹。天街风月。并辔火城灯夕。

剩疏篱围住,数椽三径,换取舞筵歌席。且掀髯上寿,尊前新词晚节。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