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南唐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920-974年在世。字有中,江西九江人。仕南唐为淦阳宰。有《碧云集》三卷,今编诗四卷。《郡斋读书志》卷四著录《李中诗》二卷。另《唐才子传校笺》卷十有其简介。《全唐诗》编为四卷。人毕生有志于诗,成痴成魔,勤奋写作,自谓“诗魔”,创作了大量的诗篇佳作。与诗人沈彬、孟宾于、左偃、刘钧、韩熙载、张泊、徐铉友好往来,多有唱酬之作。他还与僧人道侣关系密切,尤其是与庐山东林寺僧人谈诗论句。与庐山道人听琴下棋。反映了当时崇尚佛道的社会风气。
人从雪峰来,接得乳峰信。报道古涧寒泉,涌出千丈飞雪。
推倒妙高台,掀翻乌石岭。松山土主冷地翻身,隐潭龙王梦中惊醒。
郎忙抖擞精神,念一道离怖畏真言,南无三满多,没驮喃,唵部龄,唵齿龄。
吽吽,急急如律令。三世诸佛立地听,梵语华言难改正。
萍生儿子点疏星,荷捲文书立万丁。回首南高峰上塔,手中攀得玉竛竮。
我昔爱山水,嵩华扪绝顶。临风发清啸,笙鹤吟夜永。
至今山屐踪,记忆犹故井。三年东海滨,健步无由逞。
杖屦谢追游,真成杀风景。东还腰膂轻,散策度苍岭。
平生走黄埃,历此心顿醒。万景毕横陈,妙处在君领。
危亭俯层冈,已觉异喧静。群峰互起伏,翠叠浪千顷。
又如出万姝,列侍风鬟整。蜿蜒龙赴壑,赑屃龟负鼎。
凭轩试凝眸,倏若丹青炳。众态备媸妍,造化机自警。
雨晴春洗妆,木落秋脱颖。缅思旧经行,一一皆梦境。
畏途事崎岖,喟然发深省。何当从冯公,山中奉朝请。
黄芝萎地茄花明,十狗五彪恣纵横。地轰天鸣覆乾清,北海亭子乃孤撑。
亭中老翁一诸生,举手欲障斗内星。惜哉当日事不成,正气耿耿留元精。
吾观史家已吞声,此图复出二百载,澒洞千秋思古情。
蟒山压筵苍郁葱,展图惨怛来悲风。江光黯黯云冥濛,若有人兮烟树丛。
倏忽置身画图里,眼底尽是人中龙。举幡慷慨孙夏峰,赤帻从之张果中。
策蹇掀髯去匆匆,醵金无乃鹿太公。团瓢深墨小镫笼,破柱复壁难为容。
完天朱老侠胆雄,吴桥归卧齁隆隆。秘狱此时走尸虫,伤心投匦仍未终。
后来者谁茅止翁,此老十万兵罗胸。婆娑柳下杖瘢红,戟指尚自谈辽东。
太常堂堂儒者宗,晚学农圃悲天梦。矫首似望孙文忠,历历斯人肝肺同。
一重一掩吾安从,大叫乃止一亩宫。吾知画师非俗工,直以浩气还太空。
吁嗟!阳球不作司隶死,清流故让此曹子。朱家鲁褒徒为耳,独此炯炯差足恃。
长叹英贤皆已矣,卷去斯亭掷杯起,白虹正贯旁沟水。
紫崖高人头欲雪,神清貌古髯过膝。秃蛟入砚生云烟,叱咤风雷鬼神泣。
清霄幽梦回瑶坛,鼎中龙虎催九还。飘然晞发太华顶,醉睨海浪天风寒。
朅来访我苍溪浒,白石清泉不堪煮。共谭世事两茫然,竹屋青灯夜深雨。
大儒盛时栋,为儒衰世珍。子政忠被谤,衡也坐秉钧。
小心事权要,大言论妃嫔。可以弼天子,不敢忤幸臣。
千古此秘要,沽直登要津。儒者学何事,大节宜轮囷。
哀哉匡张辈,所学岂不醇。经术与文章,无补瓦裂身。
乃知患失念,六籍之荆榛。《小雅》好正直,垂诫何谆谆。
说《诗》求解颐,知非鲠亮人。
百尺楼头任骋望,参差远树稠。断云螺髻,斜阳鸦背,更豁双眸。
芳筵黄菊,满酌频斟,宾主风流。珠帘捲,把银筝徐炙,玉斝频浮。
优游。秋高爽阁,人生行乐复何求。餐英骚思,题糕逸兴,彩笔赓酬。
画檐凉月涌,爱清光、欲去还留。荡归舟,渐縠纹溪暝,亚字城秋。
春郊芳草绿,土膏初动时。田家依稼穑,中夜理镃基。
驱犊迎晨出,花村东未晞。春鸠鸣晓树,落月摇桑枝。
锄声惊虫蛰,笠纠飘东菑。新塍映白水,漠漠光参差。
良苗怀秀色,和风陌上披。妇姑馈饟黍,依依来致词。
风露欺枵腹,四体毋乃疲。富贵劳益甚,农夫食力微。
天壤无逸物,日月如梭驰。暮归鸡栖埘,烟火出茅茨。
林下较晴雨,抱膝课孙儿。先畴当世守,勤劬焉敢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