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清凉山

蹑磴上烟丛,云木性所恋。无风松自响,有涧路疑断。

兹山未峻极,祇齐蒋陵半。清旷豁远目,指顾得壮观。

大江岷峨来,一气混澜汗。群山龙蜿蜒,千里作屏翰。

城郭环螮蜺,烟火逾百万。繁华江左雄,形胜天下冠。

六代等置棋,纷纷几龙战。真人起濠泗,创业区县。

考卜协地灵,定鼎属天眷。末季煽腥氛,神器丧荒晏。

宫阙址已湮,兴替理可见。事往迹恍惚,感来情凄惋。

惟有青山色,今古常不变。

沈德潜
  沈德潜(1673~1769 )字确士,号归愚,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清代诗人。乾隆元年(1736)荐举博学鸿词科,乾隆四年(1739)成进士,曾任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为叶燮门人,论诗主格调,提倡温柔敦厚之诗教。其诗多歌功颂德之作,但少数篇章对民间疾苦有所反映。所著有《沈归愚诗文全集》。又选有《古诗源》、《唐诗别裁》、《明诗别裁》、《清诗别裁》等,流传颇广。
  猜你喜欢
芳莲坠粉,疏桐吹绿,庭院暗雨乍歇。无端抱影销魂处,还见篠墙萤暗,藓阶蛩切。送客重寻西去路,问水面琵琶谁拨?最可惜、一片江山,总付与啼鴂。
长恨相从未款,而今何事,又对西风离别?渚寒烟淡,棹移人远,飘渺行舟如叶。想文君望久,倚竹愁生步罗袜。归来后,翠尊双饮,下了珠帘,玲珑闲看月。

鞦韆影里笑相迎,蕙圃兰畦恣撷英。薄暮归来春意倦,芝堂闲听碾茶声。

路曲不隈一径通。

十里城南禾黍村,白头心事与谁论。惰偷已坠先人训,迂拙仍辜圣主恩。

病退时时亲蠹简,兴来往往出柴门。斜阳倚杖君知否,收点鸡豚及未昏。

水脉起嵩少,蜿蜒西地驰。崖断载奔马,龙头覆压之。

武侯本流寓,相地惬所宜。躬耕置理乱,长谢与世辞。

其时天下才,魏得什八九。吴亦大有人,抗衡画江守。

帝胄无尺土,又无开济手。跃马避险艰,拊髀叹衰朽。

轩轩三顾馀,一龙为我有。出处关际会,汉厦扶将倾。

世尽昧大义,卓哉赵顺平。后世短将略,据蜀宜敛兵。

惟顾付托重,敢忘白帝城。伯仲见伊吕,杜陵实公评。

窃比于管乐,谦词惧过情。草芦今安在,凭轼兴不浅。

庙势拱荆樊,泉神达汉沔。入夜闻兵声,馨香胪祀典。

歌罢神弦曲,风云莽舒卷。

玉斧经年不暂閒,修成今夜月团贺。
老蟾是处光皆满。飞鹊如予意未安。
免与朋侪争翰墨,聊呼儿女具杯盘。
饮酣尚起飘然兴,欲访群仙到广寒。

行尽重云几曲山,回头方见碧峰寒。天将仙掌都遮断,元恐尘中俗眼看。

日月双萤火,乾一做鹊巢。
大千沙界外,总在目前包。

豆蔻梢,丁香结。门掩落花深院深,游丝荡漾明还灭。

望水试登山,山高湖又阔。相思无晓夕,相望经年月。
郁郁山木荣,绵绵野花发。别后无限情,相逢一时说。

体直响正。源深流清。

长夏罕人事,斋居有余闲。
北窗多悴物,且遂灌吾园。
攒根既舒达,积叶亦葱芊。
瓜瓞绕畦长,新葵应节鲜。
抱瓮一回视,生意盈化先。
在我岂不劳,即境多所欢。
悠悠千载间,樊生信为贤。¤
何处不相见,烟苗捧露心。萋萋绿远水,苒苒在空林。
野吹闲摇阔,游人醉卧深。南朝古城里,碑石又应沈。

一星迷濛远溪路,出碍荒烟入横雾。峡中泉气冷逾秋,峰底天光碧疑曙。

仙凫飞空蜀江小,露雨香挑觉春早。琼楼贝阙摇灵珑,衣翠霞红各漂眇。

流云为车鹤衔辔,心著游丝不堪系。断桥围水水压墙,双燕争魂堕空砌。

为吏恩犹旧,投沙惠此蒙。江边悠尔处,泗上宛然同。
访道精言合,论经大义通。鸣琴有真气,况已沐清风。
拚老工诗恨不高,苦心错玉与砻刀。
正如天禄秋风夜,剔尽寒灯著广骚。
溟藩轸帝忧,见说初鸣驺。德胜祸先戢,情闲思自流。
蚕殷桑柘空,廪实雀鼠稠。谏虎昔赐骏,安人将问牛。
曾陪后乘光,共逐平津游。旌旆拥追赏,歌钟催献酬。
音徽一寂寥,贵贱双沉浮。北郭乏中崖,东方称上头。
跻山望百城,目尽增遐愁。海逼日月近,天高星汉秋。
无阶异渐鸿,有志惭驯鸥。终期促孤棹,暂访天台幽。

吉行有程期,驻跸日未午。前至瑶亭子,万帐息貔虎。

离宫宿卫严,纩骑彀强弩。群马喑不骄,夜静听更鼓。

扈从多文臣,轻装离队伍。一一覆穹庐,文翰集图谱。

高竿挂旗帜,夜则悬镫火。公余每过从,望标辄知所。

自愧佔毕儒,举十昧二五。勉哉尽职业,上以报明主。

牛首蒙倛两误传,与人同处最难言。
孟轲出语不惊坐,熟复方能知委源。

翳翳桑榆日,照我征衣裳。

我行山川异,忽在天一方。

但逢新人民,未卜见故乡。

大江东流去,游子日月长。

曾城填华屋,季冬树木苍。

喧然名都会,吹箫间笙簧。

信美无与适,侧身望川梁。

鸟雀夜各归,中原杳茫茫。

初月出不高,众星尚争光。

自古有羁旅,我何苦哀伤。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