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屈指兴亡

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
汉宫露,梁园雪。双龙逝,一鸿灭。剩逋臣怒击,唾壶皆缺。豪杰气吞白凤髓,高怀眦饮黄羊血。试排云、待把捧日心,诉金阙。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岁月无几,屈指可数,而大明版图自北到南消歇殆尽。在江山变色、民族斗争尖锐激烈的年代里,坚持忠义大节的冰清玉洁的志士又有几个呢?赵信城、李陵台都曾是追歼敌人的凯旋处,或者是追思故国的望乡地,现在传来的是幽幽羌调,呜呜胡笳。曲调呜咽幽怨,声声凄厉。
汉宫、梁园的辉煌一去不复返。双龙逝,鲁王也已不在。但自己即使是逃亡之臣,依然怒击唾壶。气吞白凤髓,饮尽敌人血。排开云雾,只为向逝去的帝王表述我的忠心。
注释
赵信城:在今外蒙古真颜山。据《汉书·卫青霍去病传》,卫青追赶单于到达这里,“得匈奴积粟食军,军留一日而还,悉烧其城余粟以归。”
李陵台:在今山西大同城北五百里。据《大同府志》,相传李陵不得南归,登临此地以望汉。这里用赵信城、李陵台泛指边关。
梁园:故址在今开封东南,为汉代梁孝五所筑的名园。
双龙:唐王朱聿键和桂王朱由榔。唐王立号隆武,顺治三年(1646)在汀州遇害。桂王立号永历,康熙元年(1662)在昆明殉难。称“双龙”,因为他们建元立号,自为南明一代皇帝。
一鸿:鲁王朱以海,曾为“监国”,与永历同年死于金门。鲁王在抗清战斗中,经常漂泊浙江、福建海大,故贴切地称之为“鸿”。
眦饮:裂眦而饮,意为痛恨之极。
日心:忠心。
排云:指排开云层。

赏析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岳飞的一阙《满江红》,千古传诵,激励着多少志士仁人的壮怀。张煌言吟诵之作,不禁“仰天长啸”,步其原韵,写下了自己的《满江红》。
   
  “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岁月无几,屈指可数,而大明版图自北到南消歇殆尽。从顺治元年(1644)到康熙三年(1664),清王朝消灭了弘光、隆武、永历等南明政权和各地的抗清斗争,一统天下。这二十年,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不过是一刹那。但立国二百七十多年的明王朝居然迅速覆灭,真正是憾事、恨事、伤心事。“便几个”二句,慨叹在江山变色、民族头争尖锐激烈的年代里,能够发扬民族正气,坚持忠义大节的冰清玉洁的志士,实在太少了。“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大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赵信城在今外蒙古真颜山。据《汉书·卫青霍去病传》,卫青追赶单于到达这里,“得匈奴积粟食军,军留一日而还,悉烧其城余粟以归。”李陵台在今山西大同城北五百里。据《大同府志》,相传李陵不得南归,登临此地以望汉。这里用赵信城、李陵台泛指边关。它们曾经是追歼敌人的凯旋处,或者是追思故国的望乡地,现在传来的是幽幽羌调,呜呜胡笳。“笳一会兮琴一拍,心愤怨兮无人知(汉蔡文姬《胡笳十八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凄惨的曲调,寄托着亡国之痛,沦落之苦。
   
  过片“汉宫露,梁园雪”云云,以古喻今。汉一武帝曾在长安建章宫内建造高二十丈的铜柱,大有仙人,手捧承露盘,梁园故址在今开封东南,为汉代梁孝五所筑的名园。它们是汉家文明的代表。“露”与“雪”,既是景物,又有露易消,雪易化的含义。“黄图消歇”,附丽之物焉能独存?由此很自然地过渡到当代的政治变迁:“双龙逝,一鸿灭”。“双龙”指唐王朱聿键和桂王朱由榔。唐王立号隆武,顺治三年(1646)在汀州遇害。桂王立号永历,康熙元年(1662)在昆明殉难。称“双龙”,因为他们建元立号,自为南明一代皇帝。“一鸿”指鲁王朱以海,曾为“监国”,与永历同年死于金门。鲁王在抗清战斗中,经常漂泊浙江、福建海大,故贴切地称之为“鸿”。“黄图消歇”,君王逝去,但自己作为忠臣义士,豪气未消,即使成为“逋臣”——逃亡之世,依然怒击唾壶,壮心未已。据《晋书·王敦传》,王敦酒后往往高歌曹操的诗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以如意击唾壶为节,壶边尽缺”。王敦其人不足道,但他的这一举动为后人所称扬,此事也就成为有名的典故,其意义在于“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豪杰气吞白凤髓,高怀眦饮黄羊血”,则是“壮心不已”的形象体现,又是岳飞《满江红》“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翻换。世俗以“龙肝凤髓,豹胎鲤尾”为食中珍品,“白凤之膏,丹豹之髓”尤为贵重。眦饮,裂眦而饮,意为痛恨之极。“气吞”、“眦饮”二句,淡化了岳飞原句中原始的复仇色彩,较为雅驯。结句“试排云、待把捧日心,诉金阙”,捧日心,即忠心。唐钱起《赠阙下裴舍人》有“霄汉长悬捧日心”之句。初读之,或觉此处是岳飞“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的同义反复,但细细体察,二词仍然有别。岳飞之“朝天阙”,义为拜见当今天子,张词之“诉金阙”,意为向逝去的帝王表述忠心。“金阙”,也可指天帝居处。张煌言作此词时,南明君主已无存者,故金阙决不会指现实世界中的帝王居处。由此可见,这首词的结尾比岳飞原作要低沉。岳飞之时,虽中原沦丧,而南宋还有半壁江山存在。张煌言晚岁,中华大地已尽入清人掌握。其词之低回沉痛。盖时势使然。
张煌言

  张煌言(1620—1664年),字玄著,号苍水,鄞县(今浙江宁波)人,汉族,南明儒将、诗人,著名抗清英雄。崇祯时举人,官至南明兵部尚书。后被俘,遭杀害,就义前,赋《绝命诗》一首。谥号忠烈。其诗文多是在战斗生涯里写成,质朴悲壮,表现出作家忧国忧民的爱国热情,有《张苍水集》行世。张煌言与岳飞、于谦并称“西湖三杰”。清国史馆为其立传,《明史》有传。1776年(乾隆四十一年)追谥忠烈,入祀忠义祠,收入《钦定胜朝殉节诸臣录》。

  猜你喜欢
石径幽云冷,步障深深,艳锦青红亚。小桥和梦过,仙佩杳、烟水茫茫城下。何处不秋阴,问谁借、东风艳冶。最娇娆,愁侵醉颊,泪销红洒。摇落翠莽平沙,竞挽斜阳,驻短亭车马。晓妆羞未堕。沈恨起、金谷魂飞深夜。惊雁落清歌,酹花倩、觥船快泻。去未舍。待月向井梧梢上挂。
寒塘数树梅,常近腊前开。雪映缘岩竹,香侵泛水苔。
遥思清景暮,还有野禽来。谁是攀枝客,兹辰醉始回。

雪压枯条脉未抽,春寒憀慄作春愁。却思绿叶清阴下,来此曾闻黄栗留。

惨切风雨夕,沉吟离别情。燕辞前日社,蝉是每年声。

暗泪深相感,危心亦自惊。不如元不识,俱作路人行。

虎头笔法得来亲,佳士相逢必写真。
今代英雄良不少,未知谁可绘麒麟。

远山沐新雨,秀色如淀泼。红衔日半边,紫带烟一抹。

浮看衣欲染,浅讶眉初刷。彼美轩中人,相望眼开豁。

十年争席听渔樵,办著心情耐寂寥。老觉岁华殊易迈,愁嫌日晷似难消。

纵无诗句题桃板,也有春光到柳条。何限贵人近俱夭,镇长穷健不逍遥。

东风阵阵。第几番春信。呆李痴桃消息近。写取鸾笺试问。君家杨柳墙东。杏花初吐生红。好唤一床金雁,明朝来醉春风。
白云缥缈野人家,丹事年来渐有涯。
不与世人争岁月,却将椿菌勘南华。

岁暮烟霜泽国寒,晓鸦鸣处是柯山。地炉有火樽馀酒,自起焚香深掩关。

人生南北如歧路。世事悠悠等风絮。造化小儿无定据。翻来覆去,倒横直竖,眼见都如许。
伊周功业何须慕。不学渊明便归去。坎止流行随所寓。玉堂金马,竹篱茅舍,总是无心处。

战尘一望已糊模,野哭千家泪已枯。且废琴书习弓剑,并将踪迹杂屠沽。

神仙渔父古秦晋,流水桃花今有无。走尽关山千百里,月光依旧照人孤。

一一玄微缥缈成,尽吟方便爽神情。宣宗谪去为闲事,
韩愈知来已振名。海底也应搜得净,月轮常被玩教倾。
如何未隔四十载,不遇论量向此生。
删后纷纷竞长雄,诗家妙处几家同。
门前荒草深三尺,老艾当年说国风。

玉辇金宫不复游,柳园草色满城头。疏钟鸟雀当今夕,画角旌旗记往秋。

雨散天花无讲席,山含翠黛独登楼。伤心莫问前朝事,落日荒台野水流。

翳翳云月薄,冷冷雪风清。
学省夜岑寂,天街断人行。
广庭层阁险,寻廓步馀明。
松篠递遥响,如闻弦诵声。
悠悠子佩诗,讲座庙埃生。
迥就直舍休,亹亹谈道精。
心会境物融,泯然遗世营。
寒眠屡展转,寤言写素诚。
百花时节燕莺忙,书日如年懒课香。
午枕梦回人悄悄,一声啼鸟傍斜阳。

春阳恰照空园,晓莺啼倦残红冷。芳魂无据,冰帘斜扑,乱抛芳径。

力弱丝游,心疏蝶过,召还烟景。问余春未远,悠扬何事,依然就,风中影。

门外晚寒犹逞。正无聊、断肠人醒。新巢燕子,衔来尚湿,小楼初暝。

露重晨留,泥香夜葬,沾衣微省。更一溪、暗水吹成罨画,绣萍千顷。

独步小庵清,凭轩数小星。
霜华连野白,山色满门青。
风定松犹响,香销室自馨。
孤云何处宿,案上掩莲经。
世乱英雄百战馀,孔明方此乐耕锄。
蜀王不自垂三顾,争得先生出旧庐。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