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双燕·满城社雨

满城社雨,又唤起无家,一年新恨。花轻柳重,隔断红楼芳径。旧垒谁家曾识,更生怕、主人相问。商量多少雕檐,还是差池不定。谁省、去年春静。直数到今年,丝魂絮影。前身应是,一片落红残粉。不住呢喃交讯,又惹得、莺儿闲听。输于池上鸳鸯,日日阑前双暝。

译文与注释

注释
双双燕:南宋史达祖自度曲,见《梅溪词》。词咏双燕,即以此为词调名。
社雨:春社和秋社时节下的雨。此处指春社时节下的雨。春社,古时一般在立春立秋后不久两次祭祀土神,春祭称为“春社”,秋祭称为“秋社”。
红楼:旧指闺秀女子的居处。
芳径:芳,此处指花卉。径,小路。芳径,花间小道。
 旧垒:旧,陈旧,过时,与“新”相对。垒,堆砌物,此处借指燕巢。旧垒,此处当解为“旧燕巢”。
商量:谋划或讨论事情。
 雕檐:雕有图案的精美屋檐或门窗。
差(ci)池:参差不齐。
 省(xing):明白,醒悟。
丝魂絮影:丝,此处谓柳丝,絮,此处谓柳絮。
落红残粉:落红,我国古代诗词常用来指落花。残粉,我国古代诗词常指凋谢之花。
不住:不停地,没完没了地。
 呢喃:一指燕鸣声。一指低声絮语。
 交讯:交,相互交往、连接。讯,讯息,消息。交讯:互相传达消息。
 闲听:听得悠闲、惬意。
 阑:栅栏一类的遮栏物。
双暝:暝,原意为日暮,天黑。这里通“眠”,“睡”的意思。双暝,“双眠”的意思。

赏析

  这是一首咏燕之作。燕子作为春天的信使,美丽的象征,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赏爱,所以咏燕之作代不乏人,《诗.邶风.燕燕》,南宋词人史达祖的《双双燕》词就是其中脍炙人口的特别清拨之作。张惠言的这首《双双燕》词显然汲取了我国古代咏燕诗词的文化底蕴,尤其可以看出他对史达祖《双双燕》词在艺术构思上的某些传承。不过,作为清代文学史上开宗立派的一流文学宗师,张惠言始终不屑于拾前人牙慧,始终欲有创立和开辟,他的朋友鲍桂星就说他:“独念君生晚近时,慨然为举世不为之学,每举一艺,辄欲与古之第一流者相角,而不屑稍贬以从俗”(《受经堂汇稿序》)。所以,惠言的这首《双双燕》词虽有汲取,但多新变,展示更多的是他独立不偶的心性以及别出心裁的艺术追思,且又传达出他游踪漂泊而又寂寞孤苦的人生遭际。

  农历一月底二月初的“春社”时节,“满城”均下着淅淅沥沥的春雨,那沥沥雨丝与潇潇雨声唤起一双燕子无家可归的“新恨”,因为花开花落,冬去春来,年年迁移的侯鸟燕子,又要开始新的漂泊。然而,此时此刻,燕子还不知道家在何方。春天的花朵还是那样灿烂,春天的杨柳还是那么葱翠,它们重重叠叠隔断了通向闺中思妇居住的“红楼”小径。燕子隐隐约约还记得去年砌下的旧巢,但又不能确认。燕子打量了多少屋檐雕龙描凤的殷实之家,想找出去年旧巢,但它们最终还是飞来飞去,迟疑彷徨,找不到一个栖息或再筑新巢的地方。谁人能够了解燕子春去秋来那年年岁岁都萦绕在心头如“丝魂絮影”般的漂泊与孤独的心境?那漂泊与孤寂的燕子呵,前身理应是那一片片凋谢飘零的“落红残粉”。燕子迟疑彷徨,但它们相濡以沫,态度亲昵。它们不停地呢喃,似乎在交换着意见,又似乎在互倾衷肠。它们恩爱的关关鸣声,又让黄莺鸟听得那么专注。燕子虽然恩爱,但它们栖移不定的漂泊生涯,毕竟比不上那日日在水池画栏傍双栖双眠的鸳鸯来得宁静、温馨。

  张惠言出生于常州武进县一个世代为儒然科考不彰的清寒家庭,四岁时父亲就病卒,其母将他含辛茹苦教养而成。惠言回忆其早年孤苦生活时描述道:“一日,暮归,无以为夕餮,各不食而寝。迟明,惠言饿不能起。先妣曰:‘儿不惯饿惫也?吾与尔姊尔弟,时时如此也!’惠言泣,先妣亦泣”(《茗柯文编.先妣事略》)。从十四岁开始就外出教授为生,其间两次在安徽歙县金榜家设帐授徒,泄留时间最为长久。二十六岁至三十九岁时又七上京师应进士试。在张惠言四十二岁的生命历程里,约四分之三的时间身居异乡,为糊口而漂泊四方。所以惠言一生饱尝抛妻离子的别离之苦,也屡受寂寞孤苦的煎熬。此词就借咏燕,委婉且淋漓尽致地抒写他身处异乡时那种寂寞难耐的孤苦感,那种漂泊四方时压抑在心头的感伤,那种茕茕孓立时对亲人故乡不可遏止的思念。词中“满城社雨,又唤起无家,一年新恨”,“前身应是,一片落红残粉”,“输于池上鸳鸯,日日阑前双暝”等语,既是惠言对浪迹天涯燕子的拟人化描摹,更是他此时此刻孤苦、感伤、思念且又有几分怨懑心态的真实反映。张惠言《双双燕》词所反映出来的苦寒人生遭遇,既是他个人的,又是传统社会中诸多为生计、为功名奔走四方、萍飘天涯的“寒士”们孤苦生涯的真切写照。

  张惠言(1761~1802)清代词人、散文家。原名一鸣,字皋文,一作皋闻,号茗柯,武进(今江苏常州)人。嘉庆四年进士,官编修。少为词赋,深于易学,与惠栋、焦循一同被后世称为“乾嘉易学三大家”。又尝辑《词选》,为常州词派之开山,著有《茗柯文集》。
  猜你喜欢
天目连天搏秀气,峥嵘作起新城地。德门钟秀光盛时,
三虎八龙皆世瑞。顷者天厖乱下鲸翻海,烽火崩腾照行在。
江表唯传君子营,剑冲牛斗疏真宰。金昆玉季轻三鼓,
煮海悬鱼臣节苦。雁影参差入瑞烟,荆花灿烂开仙圃。
我闻大中咸通真令主,相惟大杜兼小杜。
但能致君活国济生人,亦何必须踏金梯,折桂树。
宣宗懿宗调舜琴,大杜小杜为殷霖。出将入相兮功德深,
生人受赐兮直至今。杜侯兄弟继之后,璞玉浑金美腾口。
常言一呼百万何足云,终取封侯之印大如斗。
恭闻吾皇似尧禹,搜索贤良皆面睹。杜侯杜侯,
君傥修令德,克有终,即必还为大杜兼小杜。
人之戴兮天笔注,国之福兮天固祚。四海无波八表臣,
如今而后君看取。
怡神时高吟,快意乍四顾。村深啼愁鹃,浪霁醒睡鹭。
书疲行终朝,罩困卧至暮。吁嗟当今交,暂贵便异路。
红溅罗裙三月二。露桃开、柳眠又起。百尺游丝,罥莺留燕,判与南园一醉。判与南园一醉。历历斜阳明野水。倚危阑、暮云千里。说似游人,直须烧烛,早晚绿阴青。
天花包尽世閒羞,也到孤山老树头。
寄语东风为吹拂,本来面目自风流。

东閤三朝多大事,营丘二载足闲辞。近诗留作归荣集,何日归田自集诗。

绮夕埋愁,佳春殢醉,客思又消多许。杨柳才青,便有莺栖燕住。

楼一角、三面花藏,帘半卷、二更月度。拨兰篝、香酽如云,管他天际有风露。

犀卮琼液正满,堪听筝弦变响,暗挑离绪。杜宇催人,烟外鹁鸪催雨。

把心头、万种悲欢,了眼底、片时侬汝。解缠腰、半摺罗巾,染将啼泪去。

白麻新拜内尚书,黄阁沉沉仰步趋。四海谢安何日起,一年司马要人扶。

相门北阙存衣钵,祖帐东门入画图。知有寸心犹捧日,不殊廊庙与江湖。

事业功名看百年,千杯醉墨谩张颠。关西夫子时方弃,稷下诸儒谁与传。

契阔十年才道旧,间关千里又言旋。飘萍断梗无根柢,愁唤羸童理破鞯。

烟雨山前度石湖,一奁秋影玉平铺。
何须更剪松江水,好染空青作画图。
雪风吹冻冰人须,老梅着花明矮篱。
黄芦萧萧白雁落,野树历历青猿啼。
旗亭有酒味苦萧,地炉湿薪烟粗暖。
五陵狎客不下楼,红金火阁玻璃盌。
黔娄蕴雅操,守约遗代华。淡然常有怡,与物固无瑕。
哲妻配明德,既没辩正邪。辞禄乃馀贵,表谥良可嘉。
黄芦洲上雪初乾,风撼枯枝晚更寒。
静舣小舟谁得似,生涯潇洒一渔竿。

不厌看山意,杖藜去复来。莲花千嶂合,竹叶一樽开。

倚槛秋容澹,挥毫暮色催。客游惊再至,僧已十方回。

老梅村里是谁乡,祠屋新成感意长。宇宙几人能比德,衣冠清旦独焚香。

直将揖让追尧舜,不谓兴亡继夏商。万古宣尼旧题在,起瞻云汉丽天章。

年来未挹春风暖,冬早相逢锦里傍。丛菊尚牵三径色,寒梅欲吐一园香。

宣卿世颂长词赋,仲举谁怜少鹔鹴。溪上立谈盟雉旧,暮云又觉碎琳琅。

飒飒西风叶叶秋,谁家烟火起沧洲。
乘闲不耐无机性,擬劝渔翁直钓钩。

窃禄成濡滞,离家有岁年。每听连夜雨,更忆对床眠。

任性难谐俗,谋身拙信天。宁知折腰后,种秫尚无田。

七尺枯藤杖,间身挂白云。自称老禅客,谁识故将军。

世外渔樵侣,山中麋鹿群。劳生惭俗吏,展卷挹清芬。

山阳残泪满荷衣,此别深怜法侣稀。
与我周旋明日始,为谁流浪十年归。
采兰自有山中乐,抱瓮原无世上机。
巴蜀音尘犹幸接,江鱼西上雀东飞。

历历笙歌几处听,共看新月上疏棂。辛盘捧出芹芽绿,玉碗分来柏叶青。

正喜邀欢开白社,欣从问字过玄亭。醉馀步月行吟去,灯火千门夜不扃。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