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城已困尘埃眯,执扑仍遭虮虱缘。欲脱布衫携素手,试开病眼点黄连。
百子池头丽人,三花树下长春。襟解微闻香泽,帷褰想见横陈。
一阕定风波,倦眼登临,危阑对横绮。凉笛延秋,江湖归未得,浅醉慵倚。
劫后吟魂,又轻被、蘋丝牵系。正红衣掠岸,西风催堕秋蕊。
杯底。遣得孤欢照影,弄清波、短鬓尘洗。酒入襟痕,好心期、换与故年閒泪。
梦里沧洲,更不信、孤根无寄。过江人,销尽看花英气。
仙枝移傍小岩幽,答遝名推第一流。曾向清波沈寒碧,甘瓜五色但轻浮。
涌翠岂兰亭,唐峰非山阴。一渠疏曲水,四野成茂林。
对此坐叹息,超然起遐心。当年诸王集,幽情畅登临。
虚旷非远识,绝胜名利襟。近代翁李游,至理穷高深。
云何夸毗子,清谈且骎骎。抗志有近远,抚事无古今。
此日复何日,有酒始酌斟。援琴不敢发,谁欤为知音。
愧我胫胫作计臣,曾无膏泽及民身。楚茶折阅吴绵贱,愁煞东南数郡人。
世人之所共嗜者,美饮食,华衣服,好声色而已。有人焉,自以为高而笑之,弹琴奕棋,蓄古法书图画。客至,出而夸观之,自以为至矣。则又有笑之者曰:“古之人所以自表见于后世者,以有言语文章也,是恶足好?”而豪杰之士,又相与笑之,以为士当以功名闻于世,若乃施之空言,而不见于行事,此不得已者之所为也。而其所谓功名者,自知效一官,等而上之,至于伊、吕、稷、契之所营,刘、项、汤、武之所争,极矣。而或者犹未免乎笑,曰:“是区区者曾何足言,而许由辞之以为难,孔丘知之以为博。”由此言之,世之相笑,岂有既乎?
士方志于其所欲得,虽小物,有弃躯忘亲而驰之者。故有好书而不得其法,则椎心呕血几死而仅存,至于剖冢斫棺而求之。是岂声、色、臭、味足以移人哉。方其乐之也,虽其口,不能自言,而况他人乎?人特以己之不好,笑人之好,则过矣。
毗陵人张君希元,家世好书,所蓄古今人遗迹至多,尽刻诸石,筑室而藏之,属余为记。余,蜀人也。蜀之谚曰:“学书者纸费,学医者人费。”此言虽小,可以喻大。世有好功名者,以其未试之学,而骤出之于政,其费人岂特医者之比乎?今张君以兼人之能,而位不称其才,优游终岁,无所役其心智,则以书自娱。然以余观之,君岂久闲者,蓄极而通,必将大发之于政。君知政之费人也甚于医,则愿以余之所言者为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