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月渡江

万里金波照眼明,布帆十幅破空行。
微茫欲没三山影,浩荡还流六代声。
水底鱼龙惊静夜,天边牛斗转深更。
长风瞬息过京口,楚尾吴头无限情。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月光照在宽阔的水面上,波光粼粼,眼前一片光亮,船行江面犹如置身仙境,破空而行。
江天隐约模糊吞没了镇江金山、焦山和北固山的身影,洪波卷起六朝的千年古音在回荡。
鱼龙等水族潜水的响声打破这寂静夜空,牛斗二星转移,沉沉夜色未央。
长风破浪,瞬间已渡过镇江,我却仍心系着那里,情意绵长。
注释
夜月:即月夜。
金波:指月光照映水面时的波光。
微茫:隐约模糊。三山:江苏镇江的金山、焦山和北固山。
六代:即六朝,建都于南京的东吴、东晋、宋、齐、梁、陈。
鱼龙:泛指水族。
牛斗:牛宿和斗宿二星。
京口:即镇江。
楚尾吴头:楚、吴均为春秋时古国名,镇江处于两国交界处,故称。

赏析

  此诗写在镇江渡江时所见所感,宛如一幅清幽淡远的月夜渡江图。首联直接进入诗题,写满天的月色、波涛翻滚的大江和扯满风帆的行船;颔联承前景而展开,写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及联想;颈联则展示了水底鱼龙和天上星斗的两幅图画;尾联写船过镇江后诗人心中的复杂情感。全诗几乎都是写景,只有后一句最后三个字才落实到言情上,但景中都渗透着情感。

  首句“万里金波照眼明,布帆十幅破空行。”白帆十幅,点缀于天空与水面之间。“破空行”三字下得极妙,堪称神来之笔。水天一色,眼空无物,船行江面犹如天上,置身仙境,和杜甫《小寒食舟中作》的诗句“春水船如天上坐”意境很相似。

  接下来的“微茫欲没三山影,浩荡还流六代声。”两句承前景而展开,气象显得十分雄阔,写眼中所见,是现实。随着船行,诗人放眼望去,一切都笼罩在夜幕之中。“欲没”二字用得准确,写出夜中景物隐约难辨的特点。对句写耳中所闻,含有想象成份。这一句不仅写出了长江的声势,也写出了长江生命。尽管六朝金粉早已荡涤罄尽,人事几经沧桑,而长江依然不舍昼夜,流向大海。诗人取杜甫“不废长江万古流”之意,含有一种寓意深刻的理趣。

  三联遥应诗题“月夜”,向人们再展示两幅画图:“水底鱼龙惊静夜,天边牛斗转深更。”这两句在写法上,都是以动衬静,通过水底鱼龙和天上星斗的“惊”和“转”,暗示夜晚的宁静,使得两幅画面呈现出安谧、和谐之美,蕴含着微观的“变”与宏观的“不变”的道理。

  尾联“长风瞬息过京口,楚尾吴头无限情。”融叙述、写景、抒情为一体,结得言有尽而意无穷。“长风”一词,颇受诗家的青睐,不论是在北朝萧悫的口中,还是在唐代李白的笔下,都是宏图大志的象征。因此,作者在这里是语兼双关,既用它形容疾风送舟的快速,又用它表现自身亢奋的心情。而“无限情”三字,则是对这次夜月渡江心态的总概括。

创作背景

  本首诗的具体创作年份未详,应是沈德潜在乾隆朝为官期间(1739—1750年),一次月夜返家、路过镇江时所作。
沈德潜
  沈德潜(1673~1769 )字确士,号归愚,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清代诗人。乾隆元年(1736)荐举博学鸿词科,乾隆四年(1739)成进士,曾任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为叶燮门人,论诗主格调,提倡温柔敦厚之诗教。其诗多歌功颂德之作,但少数篇章对民间疾苦有所反映。所著有《沈归愚诗文全集》。又选有《古诗源》、《唐诗别裁》、《明诗别裁》、《清诗别裁》等,流传颇广。
  猜你喜欢
南连乳郡流,阔碧浸晴楼。彻底千峰影,无风一片秋。
垂杨拂莲叶,返照媚渔舟。鉴貌还惆怅,难遮两鬓羞。

新阳入谷春欲回,瑶池春早桃花开。黄金三尺瑞兽暖,云横雾绕珠帘垂。

碧腴分香三紫府,百壶流泉酒如许。御厨排燕罗八珍,更饬梨园赐歌舞。

黄门宣诏天上来,欢喜时闻传帝语。红銮画幕密护遮,参差吹竹凌丹霞。

双成持觞萼绿劝,五云遥望群仙家。仙家日月真长久,地久天长圣恩厚。

愿公岁岁复年年,长带宫花饮宫酒。

彩缕纤仍丽,凌风卷复开。方应五日至,应自九天来。
在笥清光发,当轩暑气回。遥知及时节,刀尺火云催。
马嵬山色翠依依,又见銮舆幸蜀归。
泉下阿蛮应有语,这回休更怨杨妃。
仙人念我世缘轻,贷与山行几日晴。
袖有碧岑三十六,不妨风雨过鹃城。

秦季焚诗书,先圣道以丧。诸儒负礼器,仓卒归陈王。

匹夫徒发愤,曾不识兴亡。隐忍成功名,何如张子房。

子房非儒者,为气何坚刚。其终如鲁连,其始如荆卿。

平生予所希,君亦慕其狂。终古两盗雄,兰池与博浪。

少年虽轻发,气实吞始皇。君于太公书,曾否得其纲。

先公有宜略,揣磨宜不遑。将飞且伏翼,将呜先引吭。

何必魁岸人,始能应帝王。从容以步游,游于淮海旁。

英雄无神师,其学不明光。苟能依老成,以礼为之方。

我亦倜傥人,垂老犹摧藏。汉初两孺子,不得与偕行。

强忍亦已久,中夜起徬徨。君今血气盛,甘苦未多尝。

思为日本刀,须炼梅花钢。屈伸能自如,入石乃无伤。

行矣复迟迟,咫尺即相望。

子诗泠泠如暗泉,非行非止声锵然。每过吾庵必有作,此庵与世元无缘。

道人庵居复夜起,冥行万里无人烟。赋成自书用草隶,偶出小技惊时贤。

岂知遽已入诗语,妙借老丑增殊妍。胸中抑塞未能和,容我小缓调哀弦。

相思袅袅托微波,缥渺青峰入梦多。手把秋荷问秋水,夜凉风露定如何。

岁除三十日,收得武昌书。一纸方远寄,数篇来起予。

潇湘流水阔,巫峡暮云疏。不得相从去,春风正月初。

繁华南国里,流水古城边。剖竹人将去,投林鸟竞翩。

潭光澄日夕,柳色变春先。笑指清尊在,要当醉别筵。

啜尽庐仝七碗。方把赵州呼唤。烹碎这机关,明月清风堪玩。光灿。光灿。此日同超彼岸。
梅花处处满枝开。酒力荡吟怀。烟染藏鸦万缕,东风扶起春来。幽禽啼树,戏鱼跳日,水碧如苔。若个仙翁画得,翠微倒影楼台。

吴儿一何巧,能事匪师传。剪綵千葩散,泥金四照联。

象形元以类,物态岂云迁。好鸟忘春啭,灵花总夜妍。

使星槎影动,奎宿斗光躔。凤振台端羽,龙垂烛下涎。

九微含翠葆,三艳倚朱弦。芝盖如云集,珠毬比月圆。

幻将风里蝶,现出火中莲。紫气遥堪把,青辉蔼自鲜。

六鳌浮作地,七宝聚为筵。仰见行空马,回看跕水鸢。

蜕虬唯骨立,画虎但皮悬。兔捣姮娥傍,鸥栖菡萏边。

冰壶寒莹魄,玉树煖生烟。城郭宁知夕,欢呼定有年。

冶郎方并靥,游女复齐肩。户外皆盈绣,人间尽挟仙。

障偏图孝节,屏乃绘忠贤。故事村翁识,奇观稚子怜。

珊瑚雕绮席,犀兕刻觥船。有燄俱成烬,无灰不可然。

岂须东壁白,暂照草亭玄。万劫常明者,荧荧古佛前。

六月晦前雨,潇潇鸣稻林。能苏贫者命,不是富儿心。

米价来朝减,天恩此日深。莫言歌无滞,点滴胜黄金。

元戎拥貔虎,开阃镇朱方。勇锐知无敌,骁腾孰可当。

阴谋周吕望,决胜汉张良。坐使风尘息,论功宴未央。

忆昔逢君北渚秋,藕花香里醉轻舟。三年一别空回首,千里相思更倚楼。

明月不随春物老,碧山长带暮云愁。天平松竹黄华水,早晚柴车得共游。

思君一日如三载,两寄诗来慰我心。尘土愈知人世隐,风烟遥见海门深。

贫来笑我常痴坐,乱后怜君更苦吟。历下亭前春水阔,扁舟何日重相寻?

落拓频年惯,头巾独可怜。贫深转多病,境累欲逃禅。

于我最知己,与君同信天。燕云望江树,遥隔路三千。

大车槛槛出北口,马垂两耳牛昂首。行人莫说牛力强,牛角可垂垂已久。

诲汝汝知乎,家贫乃赘居。
奉身须节约,接物要谦虚。
勿以清缸污,而於黄卷疎。
只须铭此语,一任命何如。

晚日暄温稍霁威,晚风豪横大相欺。

作寒作冷何须怒?来日一霜谁不知。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