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渺无涯,怅然怀震泽。地分吴楚远,天共云水白。
鲈鱼正堪脍,蟹螯亦可擘。何日归去来,秋风思迁客。
登高眺远,见长空万里,水天一色。飒飒西风凉意动,恰是清秋时节。
桂蕊香浓,芙蓉露冷,此际炎光歇。倚阑凝望,远岫暮烟笼碧。
林际几点归鸦,蛩声满耳,树杪如钩月。别恨凄凉吟未尽,目断云山千叠。
岸柳萧疏,井梧零落,总是关情切。征鸿无信,此意待凭谁说。
璇枢一柱旧承天,花甲今称始寿年。九塞烟尘归指顾,两朝文物入陶甄。
南山近傍芙蓉阙,左省高开玳瑁筵。自是关西旧阀阅,朱轮绣毂满堂前。
秋可哀兮哀秋日之萧条。火回景以西流。天既清而气高。
壤含素霜。山结玄霄。月延路以增夜。日迁行以收晖。
屏絺绤于笥匣。纳纶缟以授衣。秋可哀兮哀新物之陈芜。
绸筱朔以敛稀。密叶槭以损疏。雁擢翼于太清。燕蟠形乎榛墟。
秋可哀兮良夜之遥长。月翳翳以隐云。星胧胧以投光。
映前轩之疏幌。照后帷之闲房。拊轻衾而不寐。临虚槛而褰裳。
感时迈以兴思。情怆怆以含伤。秋可哀兮哀南亩之菜荒。
既采萧于大陆兮又刈兰乎崇冈。
画省薰风松树阴,合欢花下日沈沈。腐儒无补漫独坐,故人不来劳寸心。
紫极三台光景接,洪钧万象岁年深。滦江回首九天上,谁傍香炉听舜琴。
江南忆,惆怅望齐门。烟水迷茫衔落照,楼台层叠聚香痕。
春事共谁论。
花间约,辛苦种愁根。留住朱颜揩粉镜,挥残红泪涴芳尊。
惜别黯销魂。
石门亭在青田县若干里,令朱君为之。石门者,名山者,名山也,古之人咸刻其观游之感慨,留之山中,其石相望。君至而为亭,悉取古今之刻,立之亭中,而以书与其甥之婿王某,使记其作亭之意。
夫所以作亭之意,其直好山乎?其亦好观游眺望乎?其亦于此问民之疾忧乎?其亦燕闲以自休息于此乎?其亦怜夫人之刻暴剥偃踣而无所庇障且泯灭乎?夫人物之相好恶必以类。广大茂美,万物附焉以生,而不自以为功者,山也。好山,仁也。去郊而适野,升高以远望,其中必有慨然者。《书》不云乎:予耄逊于荒。《诗》不云乎:驾言出游,以写我忧。夫环顾其身无可忧,而忧者必在天下,忧天下亦仁也。人之否也敢自逸?至即深山长谷之民,与之相对接而交言语,以求其疾忧,其有壅而不闻者乎?求民之疾忧,亦仁也。政不有小大,不以德则民不化服。民化服,然后可以无讼。民不无讼,令其能休息无事,优游以嬉乎?古今之名者,其石幸在,其文信善,则其人之名与石且传而不朽,成人之名而不夺其志,亦仁也。作亭之意,其然乎?其不然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