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讲述了坐禅能由定生慧(道心长),净化尘心,解脱烦恼,闻莲花香,入佛国境。由于是心印,所以阐述虽禅门宗派林立,但寸心西方仍为根本的道理。
“蒲团清坐道心长,消受莲花自在香。”“蒲团”是指用蒲草所编造的一种坐具。“莲花”是西方极乐净土中的物象之一,是佛性的象征。传说佛祖降生前,皇宫中池塘里突然盛开了大如车盖的奇妙莲花,佛祖修成正果后,坐的座位便被称为“莲花座”。在《观无量寿经》中也提到凡是投生于西方极乐净土的人,首先投生在西方净土的莲花之中,莲花依对佛教的信仰程度次第开放,之后就能看到西方诸佛,聆听佛法。这里的莲花不仅是实景描写,也喻指佛国莲花。作者清心寡欲,端坐于蒲团之上,置身在清香脱俗的恬淡氛围中,诚心礼佛,使心灵归于沉寂,思量佛法的精深与广大,并享受着参禅悟道带给自己心灵超凡的愉悦,一切尘世的忧伤烦恼都在莲花光华中消失殆尽。
“八万四千门路别,谁知方寸即西方。”这是作者礼佛悟道的所得。“八万四千”形容数目很多,这是印度人所常用的一种习惯语,佛经中常见,并非真有八万四千。“方寸”就是心。禅宗四祖谓牛头融禅师云:“百千妙门,同归方寸;恒沙功德,总在心源。”(《金刚经百家集注大成》)虽然参悟佛法摆脱烦恼有众多法门,而且法法有别,但是终归要获得心灵的升华和解脱,只要悟得此境,方寸的心田即可证得西方极乐。
四十不拟老,老状日已至。饮量复减昔,三饮已复醉。
诗来亦信口,甲乙懒排次。遐览天地间,何物如我贵。
所恨每自丧,长失本然味。
白日去鼎鼎,青鬓换华颠。政绩无可纪,素餐年复年。
君恩许放归,山足尚轻便。布衣款戟门,重申旧缠绵。
愿公崇令德,报国仗大贤。
我生大块间,俯仰无愧怍。灵台澹以虚,秪知为善乐。
五音错吾之耳明,六材滑吾之口清。兼之雅趣在岩壑,况乃至性嗜哦吟。
富贵非吾欲,坦夷是素心。有时宫居厌烦热,飘然直欲攀明月。
飞上莲花第一峰,更踏虹桥看银阙。有时鹤背御罡风,扶摇直过蓬莱东。
回首沧溟一杯小,侧身为挂扶桑弓。一笑归来还击缶,自酌天浆斟北斗。
扣歌几阕游仙词,彩凤和鸣赤虬吼。忆初元是瑶台仙,紫皇谪我三千年。
青山为尘海为土,永与日月同周旋。
处贵恒多惧,居富恒苦忧。富贵本在天,忧惧日相仇。
煌煌将万金,赫赫封五侯。一朝将倾戮,徒为鸡犬羞。
逝者何滔滔,鉴之良悠悠。所以高鶱士,超然谢机谋。
日食止藜糗,所依止林丘。閒来阅书史,时至事园畴。
允矣聊自嬉,庶无愆与尤。纵心南山云,濯足清江流。
岂曰昧闻道,四十忽已遒。庶几后来日,复此成优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