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首久客异乡、缅怀故里的感怀诗。写于初来乍到之时,抒写久客伤老之情。
“少小离家老大回”,诗一开始,就紧扣题目,单刀直入,点明离家与回乡相距年岁之久、时间之遥,其中已蕴藏着很深的感慨。这感慨在同题第二首诗中即有明白的描写:“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山河依旧,人事消磨,将自然的永恒与人生的多变作了鲜明的对照。这里是明写,在“少小离家老大回”中是隐含,表现手法不同,艺术效果也不同。
第二句“乡音无改鬓毛衰”用的也是对比法,但不是自然与人生的对比,而是语言与鬓发的对比。语言习惯一经形成,虽经岁月磨砺也难以更改;美好青春难以永驻,童颜黑发转眼即可衰颓。“乡音无改”既是故乡在诗人身上打下的永远抹不掉的烙印,又是诗人亲近故乡儿童的媒介,所以弥足珍贵;“鬓毛衰”本是离乡数十年来宦游奔波的必然结果,幸而叶落归根,在白发飘萧的垂暮之年,终于返回朝思暮想的故乡,因而倍觉幸运。诗人这时的感情是悲喜交集,感慨与激动参半。
三四句从充满感慨的一幅自画像,转而为富于戏剧性的儿童笑问的场面。“笑问客从何处来”,在儿童,这只是淡淡的一问,言尽而意止;在诗人,却成了重重的一击,引出了他的无穷感慨,自己的老迈衰颓与反主为宾的悲哀,尽都包含在这看似平淡的一问中了。全诗就在这有问无答处悄然作结,而弦外之音却如空谷传响,哀婉备至,久久不绝。
就全诗来看,一二句尚属平平,三四句却似峰回路转,别有境界。后两句的妙处在于背面敷粉,了无痕迹:虽写哀情,却借欢乐场面表现;虽为写己,却从儿童一面翻出。而所写儿童问话的场面又极富于生活的情趣,即使读者不为诗人久客伤老之情所感染,也不能不被这一饶有趣味的生活场景所打动。
此诗运用了三种对比:通过少小离家与老大回乡的对比,以突出离开家乡时间之长;通过乡音难改与鬓毛易衰的对比,以突出人事变化速度之快;通过白发衰翁与天真儿童的对比,委婉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回乡欢愉之情和人世沧桑之感,并且将这两种迥不相同的感情水乳交融地凝合在一起。全诗采用白描手法,在自然朴素的语言中蕴藏着一片真挚深厚的感情。读之如饮醇醪,入口很淡,而后劲无穷。
粉城春市。系马惯、谁家荡子。别袖意、菱花偷见,蓦地锦帘千里。
照小窗、双蒂银蟾,深怜密唤曾如此。有腻玉轻钩,翠云浓绕,芳梦黏人难起。
数不尽、同心咒。休算作、冶游驱使。怕金铃声瘦,青骢天远,倚楼肠断斜阳里。
晚香横儿。对真真、暗嘱情场,不负鸾钗紫。鸳裯凤绶,端值龙沙一死。
世皆疑子狂,我实识子狷。坚壁抵万弩,侥倖杀身免。
穷官不救饿,穷巷妻子居。穷巷多悲风,出入行敝车。
绁子独断手,罔救百弊疏。谓当竭生命,老此四壁书。
愤极神为摧,血尽心乃枯。吁嗟吾贾生,以死谢万世。
愿尔耿耿魂,死不受天制。
狂澜文运已多年,正赖如椽力挽牵。金马故为家旧物,火牛频遇圣朝怜。
吾宗自爱诗传钵,臣叔尤耽易绝编。堪报先公还一事,表章经学御筵前。
求为天下士,所望不亦厚。得少失有馀,何况在身后。
玉山最佳处,窗户绝纤埃。门无俗士驾,禽鸟不惊猜。
峨岷西南横,盘石含灵光。有蓄不得发,澒洞难卷藏。
泄为万夫豪,联翩郁相望。缅怀嘉祐初,赫赫都官郎。
蓍龟抱先识,虎豹披其章。幕府西陲开,挟策驱酋羌。
喑哑竟莫吐,反被按剑防。青天徒昭昭,万里自投荒。
直气终凛冽,身仆心难僵。高平伊周徒,奏疏排未央。
忠义一朝振,朱鸟吞光芒。还知百岁后,生此雏凤凰。
粲粲五色羽,欲下虞廷翔。先民重世德,君子思不忘。
祝君期无忝,追攀轶飞扬。会使坤南隅,气象还苍茫。
归鸟休枝,夜虫鸣彻,小轩风过吹凉。雨晴天朗,诗思入潇湘。
秋染重林瑟瑟,更何处、疏远清香。曲池畔,绿红层叠,依约瘦莲房。
携撙闲吊月,支离病骨,潦倒贫乡。叹人生有几,况遇沧桑。
且把双眉解放,领略些,水色山光。衷肠事,思亲忧世,别作一囊装。
御沟杨柳参差碧,夹道宫槐吹绿雪。六飞初幸玉泉回,南苑春芜驻仙跸。
帐殿凉飔五月寒,晾鹰台畔簇雕鞍。至尊乙夜开经幄,中使星驰召讲官。
曲江学士蓬山彦,著作承明侍清宴。每依石室展牙佥,频直彤闱听银箭。
当今天子擅圣神,一游一豫行时巡。上林兽簿不足问,石渠典籍时相亲。
属车载书三十乘,特简儒士随八骏。先生奉诏有殊恩,郊原寓目多名胜。
拳毛蹀躞沙路香,平明耳笔紫荷囊。致君一卷《虞书》在,《卿云》复旦赓陶唐。
霏微铜鹤炉烟细,丹陛从容传圣意。天苞地符世莫窥,河洛千秋未宣秘。
俄传銮辂下离宫,羽林七萃依苍龙。竞识相如参侍从,千群组练一章缝。
归来振笔诗千首,云霞洒翰蛟螭走。鸾尾淋漓进尚方,岐阳石鼓同不朽。
休风盛事载瑶编,不数横汾宴镐年。愿将茂草《虞箴》颂,谱入熏风和舜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