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首久客异乡、缅怀故里的感怀诗。写于初来乍到之时,抒写久客伤老之情。
“少小离家老大回”,诗一开始,就紧扣题目,单刀直入,点明离家与回乡相距年岁之久、时间之遥,其中已蕴藏着很深的感慨。这感慨在同题第二首诗中即有明白的描写:“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山河依旧,人事消磨,将自然的永恒与人生的多变作了鲜明的对照。这里是明写,在“少小离家老大回”中是隐含,表现手法不同,艺术效果也不同。
第二句“乡音无改鬓毛衰”用的也是对比法,但不是自然与人生的对比,而是语言与鬓发的对比。语言习惯一经形成,虽经岁月磨砺也难以更改;美好青春难以永驻,童颜黑发转眼即可衰颓。“乡音无改”既是故乡在诗人身上打下的永远抹不掉的烙印,又是诗人亲近故乡儿童的媒介,所以弥足珍贵;“鬓毛衰”本是离乡数十年来宦游奔波的必然结果,幸而叶落归根,在白发飘萧的垂暮之年,终于返回朝思暮想的故乡,因而倍觉幸运。诗人这时的感情是悲喜交集,感慨与激动参半。
三四句从充满感慨的一幅自画像,转而为富于戏剧性的儿童笑问的场面。“笑问客从何处来”,在儿童,这只是淡淡的一问,言尽而意止;在诗人,却成了重重的一击,引出了他的无穷感慨,自己的老迈衰颓与反主为宾的悲哀,尽都包含在这看似平淡的一问中了。全诗就在这有问无答处悄然作结,而弦外之音却如空谷传响,哀婉备至,久久不绝。
就全诗来看,一二句尚属平平,三四句却似峰回路转,别有境界。后两句的妙处在于背面敷粉,了无痕迹:虽写哀情,却借欢乐场面表现;虽为写己,却从儿童一面翻出。而所写儿童问话的场面又极富于生活的情趣,即使读者不为诗人久客伤老之情所感染,也不能不被这一饶有趣味的生活场景所打动。
此诗运用了三种对比:通过少小离家与老大回乡的对比,以突出离开家乡时间之长;通过乡音难改与鬓毛易衰的对比,以突出人事变化速度之快;通过白发衰翁与天真儿童的对比,委婉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回乡欢愉之情和人世沧桑之感,并且将这两种迥不相同的感情水乳交融地凝合在一起。全诗采用白描手法,在自然朴素的语言中蕴藏着一片真挚深厚的感情。读之如饮醇醪,入口很淡,而后劲无穷。
葵藿孤生,菰芦槁项,十年重踏京尘。幸天涯萍梗,握手情亲。
往事倾谈未尽,清愁别袂仍分。算虹桥路迥,鹤盖阴浓,难著闲身。
镜蓉佳谶应准,但骊驹催唤,欲住无因。望切泥金好语,早寄衡门。
射策君宜上第,看花我愧陈人。问新莺队里,旧曲谁知,山抹微云。
思妇临高台,长想凭华轩。弄弦不成曲,哀歌送苦言。
箕帚留江介,良人处雁门。讵忆无衣苦,但知狐白温。
日暗牛羊下,野雀满空园。孟冬寒风起,东壁正中昏。
朱火独照人,抱景自愁怨。谁知心思乱,所思不可论。
岁晚谬为趋府客,深惭款接异他人。说经每笑匡衡老,赐酒何容毕卓真?
明日千官瞻魏阙,几时万国共阳春?家乡似觉无归处,难拟酬恩致此身。
王粲始一别,犹且叹风云。况余屡之远,与子亟离群。
如何持此念,复为今日分。分悲宛如昨,弦望殊挥霍。
行舟虽不见,行程犹可度。度君路应远,期寄新诗返。
相望且相思,劳朝复劳晚。薄暮阍人进,果得承芳信。
殷勤览妙书,留连披雅韵。冽洲财赋总,慈山行旅镇。
已切临睨情,遽动思归引。归欤不可即,前途方未极。
览讽欲谖诮,研寻还慨息。来喻勖雕金,比质非所任。
虚薄无时用,徘徊守故林。屏居青门外,结宇霸城阴。
竹庭已南映,池牖复东临。乔柯贯檐上,垂条拂户阴。
条开风暂入,叶合影还沈。帷屏溽早露,阶霤扰昏禽。
衡门谢车马,宾席简衣簪。虽愧阳陵曲,宁无流水琴。
萧条聊属和,寂寞少知音。平生竟何托,怀抱共君深。
一朝四美废,方见百忧侵。曰余滥官守,因之溯庐久。
水接浅原阴,山带荆门右。从容少职事,疲病疏僚友。
命驾独寻幽,淹留宿庐阜。庐阜擅高名,岧岧凌太清。
舒云类紫府,标霞同赤城。北上轮难进,东封马易惊。
未若兹山险,车骑息逢迎。山横路似绝,径侧树如倾。
蒙笼乍一启,磥硊无暂平。倚岩忽回望,援萝遂上征。
乍观秦帝石,复憩周王城。交峰隐玉霤,对涧距金楹。
风传凤台琯,云渡洛宾笙。紫书时不至,丹炉且未成。
无因追羽翮,及尔宴蓬瀛。蓬瀛不可托,怅然反城郭。
时过马鸣院,偶憩鹿园阁。既异人世劳,聊比化城乐。
影塔图花树,经台总香药。月殿曜朱幡,风轮和宝铎。
园桓即重岭,阶基仍巨壑。朝猿响甍栋,夜水声帷薄。
馀景骛登临,方宵尽谈谑。谈谑有名僧,慧义似传灯。
远师教逾阐,生公道复弘。小乘非汲引,法善招报能。
积迷顿已悟,为欢得未曾。为欢诚已往,坐卧犹怀想。
况复心所积,兹地多谐赏。惜哉无轻轴,更泛轮湖上。
可思不可见,离念空盈荡。贾生傅南国,平子相东阿。
优游匡赞罢,纵横辞赋多。方才幸同贯,无令绝咏歌。
幽谷虽云阻,烦君计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