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年少时离乡老年才归家,我的乡音虽未改变,但鬓角的毛发却已经疏落。
家乡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我。他们笑着询问我:你是从哪里来的呀?
注释
偶书:随便写的诗。偶:说明诗写作得很偶然,是随时有所见、有所感就写下来的。
少小离家:贺知章三十七岁中进士,在此以前就离开家乡。老大:年纪大了。贺知章回乡时已年逾八十。
乡音:家乡的口音。无改:没什么变化。一作“难改”。
鬓毛:额角边靠近耳朵的头发。一作“面毛”。衰(cui):现一些教材版本读“shuāi”。减少,疏落。鬓毛衰:指鬓毛减少,疏落。
相见:即看见我;相:带有指代性的副词。不相识:即不认识我。
笑问:一本作“却问”,一本作“借问”。

赏析

  这是一首久客异乡、缅怀故里的感怀诗。写于初来乍到之时,抒写久客伤老之情。

  “少小离家老大回”,诗一开始,就紧扣题目,单刀直入,点明离家与回乡相距年岁之久、时间之遥,其中已蕴藏着很深的感慨。这感慨在同题第二首诗中即有明白的描写:“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山河依旧,人事消磨,将自然的永恒与人生的多变作了鲜明的对照。这里是明写,在“少小离家老大回”中是隐含,表现手法不同,艺术效果也不同。

  第二句“乡音无改鬓毛衰”用的也是对比法,但不是自然人生的对比,而是语言与鬓发的对比。语言习惯一经形成,虽经岁月磨砺也难以更改;美好青春难以永驻,童颜黑发转眼即可衰颓。“乡音无改”既是故乡在诗人身上打下的永远抹不掉的烙印,又是诗人亲近故乡儿童的媒介,所以弥足珍贵;“鬓毛衰”本是离乡数十年来宦游奔波的必然结果,幸而叶落归根,在白发飘萧的垂暮之年,终于返回朝思暮想的故乡,因而倍觉幸运。诗人这时的感情是悲喜交集,感慨与激动参半。

  三四句从充满感慨的一幅自画像,转而为富于戏剧性的儿童笑问的场面。“笑问客从何处来”,在儿童,这只是淡淡的一问,言尽而意止;在诗人,却成了重重的一击,引出了他的无穷感慨,自己的老迈衰颓与反主为宾的悲哀,尽都包含在这看似平淡的一问中了。全诗就在这有问无答处悄然作结,而弦外之音却如空谷传响,哀婉备至,久久不绝。

  就全诗来看,一二句尚属平平,三四句却似峰回路转,别有境界。后两句的妙处在于背面敷粉,了无痕迹:虽写哀情,却借欢乐场面表现;虽为写己,却从儿童一面翻出。而所写儿童问话的场面又极富于生活的情趣,即使读者不为诗人久客伤老之情所感染,也不能不被这一饶有趣味的生活场景所打动。

  此诗运用了三种对比:通过少小离家与老大回乡的对比,以突出离开家乡时间之长;通过乡音难改与鬓毛易衰的对比,以突出人事变化速度之快;通过白发衰翁与天真儿童的对比,委婉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回乡欢愉之情和人世沧桑之感,并且将这两种迥不相同的感情水乳交融地凝合在一起。全诗采用白描手法,在自然朴素的语言中蕴藏着一片真挚深厚的感情。读之如饮醇醪,入口很淡,而后劲无穷。

创作背景

  贺知章在公元744年(天宝三载),辞去朝廷官职,告老返回故乡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时已八十六岁,这时,距他中年离乡已有五十多个年头了。人生易老,世事沧桑,心头有无限感慨
贺知章
  贺知章(659—744),字季真,号四明狂客,汉族,唐越州(今绍兴)永兴(今浙江萧山)人,贺知章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著名的《咏柳》、《回乡偶书》两首脍炙人口,千古传诵,今尚存录入《全唐诗》共19首。
  猜你喜欢
草脚愁苏,花心梦醒,鞭香拂散牛土。旧歌空忆珠帘,彩笔倦题绣户。黏鸡贴燕,想立断、东风来处。暗惹起、一掬相思,乱若翠盘红楼。
今夜觅、梦池秀句。明日动、探花芳绪。寄声沽酒人家,预约俊游伴侣。怜它梅柳,乍忍俊天街酥雨。待过了一月灯期,日日醉扶归去。
纤鞋窄袜。红茵自称琵琶拍。明衣妆脸春梳掠。好好亭亭,那得恁标格。
匆匆一醉霜华白。归来偏记蓝桥宅。五更残梦迷蝴蝶。觑著花枝,只被绣帘隔。

扰扰红尘高卧客,红尘不染人难识。琅琅为讲还丹篇,若有清风濯胸臆。

玉兔走入流珠宫,正向时人失中得。根本盖自仙翁传,仙翁住世千馀年。

广陵潮头磨宝刀,落日正悬杨子桥。
椎牛置酒赛河伯,白虹当座开青霄。
一杯万里行色骄,虎头将军髯紫毛。
弹铗金精啸生火,酣歌忽指欃枪高。
书生能笔又能箭,谁堪巧饰人前面。
阴山六月马走冰,侠气淋漓心一片。
玉鞍斜挂单于头,血花乱洒青袍茜。
行行尽弃雕虫艺,骏骨还应向燕冀。
壮君慷慨十三篇,老我沈冥五千字。
声诗字学俱微茫,男儿白手为侯王。
君不见郭汾阳,生平著书曾几行。
笑谈将相动自得,道与古圣参徜徉。
北征倘见胡御史,传声勿事词人章。
言官岂无经国疏,骅骝伯乐方康庄。
天子垂衣御春殿,相公努力当乾纲。
此时定容直臣口,愿思大体无猖狂。
呼韩稽颡亦难恃,烽烟或报胡尘黄。
匡衡刘向总忧国,可宜魏绛宜陈汤。
相逢燕市醉怀合,若论边塞先庙廊。
燕山青青易水绿,有人更唱萧萧曲。
苍颜怪颔卖文者,便是当年高击筑。
黄金台下胡姬家,垆头旧典王生服。
我亦尝嗤广武军,竖子英雄犹在目。
诸君此去功名成,问余多恐黄粱熟。
翠帘昼卷。庭花日影初转。酒力未醒,眉黛还敛。停歌扇。背画阑倚遍。情无限。怅韶华又晚。
锦鞯去后,愁宽珠袖金钏。碧云信远。难托西楼雁。空写银筝怨。肠欲断。更落红万点。

葵藿孤生,菰芦槁项,十年重踏京尘。幸天涯萍梗,握手情亲。

往事倾谈未尽,清愁别袂仍分。算虹桥路迥,鹤盖阴浓,难著闲身。

镜蓉佳谶应准,但骊驹催唤,欲住无因。望切泥金好语,早寄衡门。

射策君宜上第,看花我愧陈人。问新莺队里,旧曲谁知,山抹微云。

久无梅信息,访问到湖滨。
耐尽一冬冷,开残千树春。
临流转风韵,与雪斗精神。
疏影暗香后,能吟有几人。
星移斗转,玉蟾西下,渐觉东效向晓。马嘶人语隔霜林,望千里、长安古道。
珠宫姊妹,相逢方信,别后十分瘦了。上林归去正花时,争奈向、花前又老。

萧萧衰鬓泣行踪,世难为儒此日逢。羌笛月明悲甲胄,羽旄风动起蛇龙。

空怜梦绕渔阳驿,几见碑悬立马峰。倚剑辕门看壮士,有谁投笔觅侯封。

诸公名姓榜朝堂,赏格初行事可伤。紫气黄旗行已矣,绣裳丹扆转荒唐。

空多劝表传三让,只少颁书草十行。捋虎批龙等闲事,倚天剑气老铘将。

孙生陟阳道,吴子朝歌县。未若樊林华,置酒临高殿。

思妇临高台,长想凭华轩。弄弦不成曲,哀歌送苦言。

箕帚留江介,良人处雁门。讵忆无衣苦,但知狐白温。

日暗牛羊下,野雀满空园。孟冬寒风起,东壁正中昏。

朱火独照人,抱景自愁怨。谁知心思乱,所思不可论。

燕赵有美女,红莲映绿荷。佩环彫夜玉,团扇画春罗。

流盼星光动,曳裾云气多。回车南陌上,谁不驻鸣珂?

岁晚谬为趋府客,深惭款接异他人。说经每笑匡衡老,赐酒何容毕卓真?

明日千官瞻魏阙,几时万国共阳春?家乡似觉无归处,难拟酬恩致此身。

风尘澒洞识龙颜,便解兵符拜谏间。天上已扶真主出,榻前尚乞故乡还。

黄金优老车增扶,紫禁朝天梦可闲。世受淮田知所赐,几人得似单家山?

王粲始一别,犹且叹风云。况余屡之远,与子亟离群。

如何持此念,复为今日分。分悲宛如昨,弦望殊挥霍。

行舟虽不见,行程犹可度。度君路应远,期寄新诗返。

相望且相思,劳朝复劳晚。薄暮阍人进,果得承芳信。

殷勤览妙书,留连披雅韵。冽洲财赋总,慈山行旅镇。

已切临睨情,遽动思归引。归欤不可即,前途方未极。

览讽欲谖诮,研寻还慨息。来喻勖雕金,比质非所任。

虚薄无时用,徘徊守故林。屏居青门外,结宇霸城阴。

竹庭已南映,池牖复东临。乔柯贯檐上,垂条拂户阴。

条开风暂入,叶合影还沈。帷屏溽早露,阶霤扰昏禽。

衡门谢车马,宾席简衣簪。虽愧阳陵曲,宁无流水琴。

萧条聊属和,寂寞少知音。平生竟何托,怀抱共君深。

一朝四美废,方见百忧侵。曰余滥官守,因之溯庐久。

水接浅原阴,山带荆门右。从容少职事,疲病疏僚友。

命驾独寻幽,淹留宿庐阜。庐阜擅高名,岧岧凌太清。

舒云类紫府,标霞同赤城。北上轮难进,东封马易惊。

未若兹山险,车骑息逢迎。山横路似绝,径侧树如倾。

蒙笼乍一启,磥硊无暂平。倚岩忽回望,援萝遂上征。

乍观秦帝石,复憩周王城。交峰隐玉霤,对涧距金楹。

风传凤台琯,云渡洛宾笙。紫书时不至,丹炉且未成。

无因追羽翮,及尔宴蓬瀛。蓬瀛不可托,怅然反城郭。

时过马鸣院,偶憩鹿园阁。既异人世劳,聊比化城乐。

影塔图花树,经台总香药。月殿曜朱幡,风轮和宝铎。

园桓即重岭,阶基仍巨壑。朝猿响甍栋,夜水声帷薄。

馀景骛登临,方宵尽谈谑。谈谑有名僧,慧义似传灯。

远师教逾阐,生公道复弘。小乘非汲引,法善招报能。

积迷顿已悟,为欢得未曾。为欢诚已往,坐卧犹怀想。

况复心所积,兹地多谐赏。惜哉无轻轴,更泛轮湖上。

可思不可见,离念空盈荡。贾生傅南国,平子相东阿。

优游匡赞罢,纵横辞赋多。方才幸同贯,无令绝咏歌。

幽谷虽云阻,烦君计吏过。

踏遍山程又水程,还家有梦不胜情。千条官柳轻烟色,万橹漕艘急浪声。

书味岂因莼菜改,莱斑犹胜锦衣荣。天心定解离人恨,莫遣潇潇夜雨惊。

迢迢白云泉,一线吐岩腹。涓净涵莓苔,凄清韵琴筑。

时有白头僧,持瓢到幽谷。

明时无事谏,岂是隐明君。每值离丹陛,多陪宴白云。
门连萧洞僻,地与曲江分。满院皆柽竹,期栖鸾鹤群。

睡足闻新鸟,幽怀杖可同。樵归花气外,僧语水声中。

时与藉草坐,复向前山空。披书候岩石,翻阅赖松风。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