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
诗人初到凉州,面对黄河、边城的辽阔景象,又耳听着《折杨柳》曲,有感而发,写成了这首表现戍守边疆的士兵思念家乡情怀的诗作。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西北边地广漠壮阔的风光。首句抓住自下(游)向上(游)、由近及远眺望黄河的特殊感受,描绘出“黄河远上白云间”的动人画面:汹涌澎湃波浪滔滔的黄河竟像一条丝带迤逦飞上云端。写得真是神思飞跃,气象开阔。诗人的另一名句“黄河入海流”,其观察角度与此正好相反,是自上而下的目送;而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虽也写观望上游,但视线运动却又由远及近,与此句不同。“黄河入海流”和“黄河之水天上来”,同是着意渲染黄河一泻千里的气派,表现的是动态美。而“黄河远上白云间”,方向与河的流向相反,意在突出其源远流长的闲远仪态,表现的是一种静态美。同时展示了边地广漠壮阔的风光,不愧为千古奇句。
次句“一片孤城万仞山”出现了塞上孤城,这是此诗主要意象之一,属于“画卷”的主体部分。“黄河远上白云间”是它远大的背景,“万仞山”是它靠近的背景。在远川高山的反衬下,益见此城地势险要、处境孤危。“一片”是唐诗习用语词,往往与“孤”连文(如“孤帆一片”、“一片孤云”等等),这里相当于“一座”,而在词采上多一层“单薄”的意思。这样一座漠北孤城,当然不是居民点,而是戌边的堡垒,同时暗示读者诗中有征夫在。“孤城”作为古典诗歌语汇,具有特定涵义。它往往与离人愁绪联结在一起,如“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杜甫《秋兴》)、“遥知汉使萧关外,愁见孤城落日边”(王维《送韦评事》)等等。第二句“孤城”意象先行引入,为下两句进一步刻画征夫的心理作好了准备。
“羌笛何须怨杨柳”,在这样苍凉 的环境背景下,忽然听到了羌笛声,所吹的曲调恰好又是《折杨柳》,这不禁勾起戍边士兵们的思乡之愁。因为“柳”和“留”谐音,所以古人常常在别离的时候折柳相赠表示留念。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中有《折杨柳枝》:“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就提到了行人临别时折柳。这种折柳送别风气在唐朝尤其盛行。士兵们听着哀怨的曲子,内心非常惆怅,诗人也不知道该如何安慰戍边的士兵,只能说,羌笛何必总是吹奏那首哀伤的《折杨柳》曲呢?春风本来就吹不到玉门关里的。既然没有春风又哪里有杨柳来折呢?这句话含有一股怨气,但是又含无可奈何语气,虽然乡愁难耐,但是戍守边防的责任更为重大啊。一个“何须怨”看似宽慰,但是,也曲折表达了那种抱怨,使整首诗的意韵变得更为深远。这里的春风也暗指皇帝,因为皇帝的关怀到达不了这里,所以,玉门关外士兵处境如此的孤危和恶劣。诗人委婉地表达了对皇帝不顾及戍守玉门关边塞士兵的生死,不能体恤边塞士兵的抱怨之情。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笔调苍凉悲壮,虽写满抱怨但却并不消极颓废,表现了盛唐时期人们宽广豁达的胸襟。诗文中对比手法的运用使 诗意的表现更有张力。用语委婉精确,表达思想感情恰到好处。
其二
这首诗反映了唐朝与北方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关系,诗中牵涉到唐玄宗对待突厥问题的一些历史事件。开元(唐玄宗年号,713—741)年间,突厥首领小杀曾乞与玄宗为子,玄宗许之。又欲娶公主,玄宗只厚赐而不许和亲。后小杀问唐使袁振,袁振说:“可汗既与皇帝为子,父子岂合为婚姻?”后小杀遣其大臣颉利发入朝贡献,颉利发与玄宗射猎,时有兔起于御马前,玄宗引弓傍射,一发获之。颉利发下马捧兔蹈舞曰:“圣人神武超绝,人间无也。”后来玄宗为其设宴,厚赐而遣之,最终不许和亲。诗中的后两句通过突厥首领心理活动的微妙变化赞颂了唐玄宗的文治武功,说明其威势足以震慑周边少数民族,对于他们的无理要求坚决按原则办事,决不肯对之妥协以求苟安。
磊磊丘与坟,郁郁郭北地。白日松柏阴,悲风四面至。
谁能黄泉下,永含未伸意。悠悠即长夜,千载一以弃。
漫漫待明发,迢迢正遥寐。身世非胶漆,岂得常相寄。
此物无贤愚,万岁更相致。神仙不可知,服食苦中置。
美酒与佳人,携手行游戏。
抗疏名高满汉京,寸衷日月可争明。爰爰尔自营三窋,矫矫吾甘斥一鸣。
臣节敢云辞万死,主恩犹得贷馀生。投荒此别应非远,何事殷勤唱渭城。
我西行兮路何之,芙蓉之西西更西。路堂堂兮不岐,中行独复畴因依。
祝融洒落无朋侪,望伊人兮胡不来。必有以也何迟迟,宁使予兮心悲以猜。
东风骀荡天气清,载驰骢马春巡行。刺桐花底林投畔,森然古墓何峥嵘。
路旁老人为余泣,当年一线存前明。天兵既克澎湖岛,维时台海五烈皆捐生。
至今坏土都无恙,谁为守护劳山精。云封马鬣连衰草,四围怪石争纵横。
时闻鬼母悲啼苦,想见仙娥笑语声。岁岁里民寒食节,椒浆频奠陈香羹。
满目荒凉已感叹,更听此语尤伤情。有明岁晚多节义,樵夫渔父甘遭烹。
岛屿最后昭英烈,顽廉懦立蛮妇贞。田横从死五百皆壮士,吁嗟乎,五妃巾帼真堪旌。
仆也不自知,爱诗已成癖。有作盈一囊,无人为捃摭。
将求识者观,千里事行役。扬舲入武林,祢刺久未释。
一日谒尚书,尚书为虚席。号仆以诗人,声名从此得。
日上尚书堂,见公于侍侧。公时访天台,颇恨未尝识。
洎仆将告归,赠言羡好色。岁月不我留,八年如顷刻。
俄闻绾铜符,无乃慰平昔。自古神仙才,多居隐吏职。
岂不见王乔,叶县飞双舄。又不见葛洪,句漏流丹石。
付公以天台,人事有中的。兹山八百里,窈窕多奇迹。
桐柏古洞天,金庭在其域。三灾不能侵,历数无终极。
景命今始兴,吾君寿千亿。公名亦俱传,何啻登仙籍。
仆虽生此邦,仙果未得食。今日返问公,何处桃花碧。
公疑我骨凡,未肯言消息。骨凡安敢辞,此桃亦终觅。
惆怅前贤岂后贤,百年风雅寄心诠。倦飞野鹤春云梦,出定残僧夜月禅。
碧社撚须谁最老,青天抚掌我延缘。鉴湖若使容归卧,支杖同寻乐事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