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浩然阁

刘侯戴武弁,政则心吾儒。
士茂先兴学,子贤勤读书。
猷为莫不善,才力盖有馀。
西北方求帅,浩然宁久居。
周敦颐
周敦颐(1017年6月1日—1073年7月14日),又名周元皓,原名周敦实,字茂叔,谥号元公,道州营道楼田保(今湖南省道县)人,世称濂溪先生。是北宋五子之一,宋朝儒家理学思想的开山鼻祖,文学家、哲学家。著有《周元公集》《爱莲说》《太极图说》《通书》(后人整编进《周元公集》)。周敦颐所提出的无极、太极、阴阳、五行、动静、主静、至诚、无欲、顺化等理学基本概念,为后世的理学家反复讨论和发挥,构成理学范畴体系中的重要内容。
  猜你喜欢
秋来频上向吴亭,每上思归意剩生。废苑池台烟里色,
夜村蓑笠雨中声。汀洲月下菱船疾,杨柳风高酒旆轻。
君住松江多少日,为尝鲈鲙与莼羹。
花石与林庐,皆非俗者居。
铺沙为径软,因竹夹篱疎。
留客同家食,教儿诵古书。
常言治生意,只欲似樵渔。
一封奏入五云开,褒录儒先动九垓。
生意欲回洲上竹,好风已递陇头梅。
志铭标揭留幽隧,谥法昭彰在曲台。
去去片帆春水滑,捧持飞诰看归来。
信到得君书,知君已下车。粉闱情在否,莲幕兴何如。
人望征贤入,余思从子居。灊山真隐地,凭为卜茅庐。
清质悠悠素彩融,长川迥陆合为空。
佳人甚近山城闭,夏夜相望水镜中。

鸿雪偶然留,證前因、抟沙争可常聚。琴剑一身轻,飘然去、长揖旧时鹓鹭。

万缘是幻,一人只有情难诉。酒怀诗趣。除付与,歌楼小红低谱。

年来放浪烟波,惯托兴兰皋,搴芳蘅浦。吟草满江湖,伤心事、多在灞桥烟雨。

春风杨柳,旗亭又到消魂处。停桡小住。听笛里阳关,涕零无语。

画屏沉水香微润,屏角花重。屏背帘重。一面斜阳一面风。

流金不落浮蛆泛,醉又匆匆。夜又濛濛。唱罢琼箫听罢钟。

当年闽海见传烽,犀兕空多弃甲重。大节并推颜鲁国,孤忠直继段司农。

碑题岘首留残碣,世握兵符踵旧封。应与睢阳同庙食,堂堂授命尽从容。

旧家花树夹庭阶,新寄书题乞药栽。为葺药房幽径里,竹窗梅槛等卿来。

岁月双蓬鬓,风沙知一兵。
气惟凭养成,命不与穷争。
鼎正中边沸,舡须左右平。
半筹无可画,空赋洗兵行。

姑射仙人冰雪肤,昔年伴我向西湖。别来几度春风换,标格而今似旧无。

漾舟汉江上,挂席候风生。临泛何容与,爱此江水清。
芦洲隐遥嶂,露日映孤城。自顾疏野性,难忘鸥鸟情。
聊复与时顾,暂欲解尘缨。跋涉非吾愿,虚怀浩已盈。

世路浮云耳。再休提、家园寥落,炎凉如此。五载南冠魂欲断,醉酒耽诗而已。

曾未减、晋人风味。赢得邹阳豪气在,写丹青、聊作生涯计。

骊唱咽,寒飙起。

一鞭斜日枫林里。吊兴亡、秦川绣岭,尽供游戏。更喜有妻甘共隐,不洒平常别泪。

好相慰、羊肠迢递。何处邮亭堪系马,续香眉、高价长安市。

君去也,名成矣。

斋日斋居僧舍深,昼帘花竹细阴阴。诸天树色浮佳气,下界莺啼入梵音。

京国风烟虚在眼,边城戎马实惊心。他乡自喜逢春色,不道愁多更苦吟。

云锦堂前花作堆,寻幽养静属吾侪。
高高下下黄柑树,曲曲斜斜碧草阶。
数点远山如越县,一条寒水似秦淮。
庞公父子能留客,我亦三年忘客怀。
营築未休臿,晓夕留松区。
忽聆载輀车,归自杭与湖。
冷雨涩不晴,山径淖如涂。
间关五百滩,转轴上云衢。
纯孝格玄穹,安席若平铺。
忆昔祖慈亲,六月暑方徂。
奠酒虽百壶,練溪焦釜枯。
今日遡长风,辛岨谅一如。
维公有贤称,霭然溢枌闾。
千金手不售,其钟后人乎。
天畀此石窌,指顾即吾庐。
且复愆以平,万家守者居。
甚欲一引绂,山寒阻前趋。
黄罗金紫峰,送目但踌躇。

频年杯酒欢然。醉如棉。愁煞一麾。遄去晚秋天。

难留住,年将莫,策先鞭。愿祝斯行、一路乐安眠。

一叶下沧洲,砧声动旅愁。西风孤楚梦,淡月冷秦楼。

蝉曳柳梢露,雁横天际秋。倚门閒眺望,鸦尽夕阳收。

愁红飞眩醉眼。日淡芭蕉卷。帐掩屏香润,杨花扑、春云暖。啼鸟惊梦远。芳心乱。照影收奁晚。
画眉懒。微醒带困,离情中酒相半。裙腰粉瘦,怕按六么歌板。帘卷层楼探旧燕。肠断。花枝和闷重捻。

  甚矣,造物之才也!同一自高而下之水,而浙西三瀑三异,卒无复笔。

  壬寅岁 ,余游天台石梁,四面崒者厜嶬,重者甗隒,皆环粱遮迣。梁长二丈,宽三尺许,若鳌脊跨山腰,其下嵌空。水来自华顶 ,平叠四层,至此会合,如万马结队,穿梁狂奔。凡水被石挠必怒,怒必叫号。以崩落千尺之势,为群磥砢所挡扌必,自然拗怒郁勃,喧声雷震,人相对不闻言语。余坐石梁,恍若身骑瀑布上。走山脚仰观,则飞沫溅顶,目光炫乱,坐立俱不能牢,疑此身将与水俱去矣。瀑上寺曰上方广,下寺曰下方广。以爱瀑故,遂两宿焉。

  后十日,至雁宕之大龙湫。未到三里外,一匹练从天下,恰无声响。及前谛视,则二十丈以上是瀑,二十丈以下非瀑也,尽化为烟,为雾,为轻绡,为玉尘,为珠屑,为琉璃丝,为杨白花。既坠矣,又似上升;既疏矣,又似密织。风来摇之,飘散无着;日光照之,五色昳丽。或远立而濡其首,或逼视而衣无沾。其故由于落处太高,崖腹中洼,绝无凭藉,不得不随风作幻;又少所抵触,不能助威扬声,较石梁绝不相似。大抵石梁武,龙湫文;石梁喧,龙漱静;石梁急,龙揪缓;石梁冲荡无前,龙湫如往而复:此其所以异也。初观石梁时,以为瀑状不过尔尔,龙湫可以不到。及至此,而后知耳目所未及者,不可以臆测也。

  后半月,过青田之石门洞,疑造物虽巧,不能再作狡狯矣。乃其瀑在石洞中,如巨蚌张口,可吞数百人。受瀑处池宽亩余,深百丈,疑蚊龙欲起,激荡之声,如考钟鼓于瓮内。此又石梁、龙湫所无也。

  昔人有言曰:“读《易》者如无《诗》,读《诗》者如无《书》,读《诗》《易》《书》者如无《礼记》《春秋》。”余观于浙西之三瀑也信。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