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徵明画

苍帻滃沈雾,白氎垂虚泉。归帆信流水,万襟同澹然。

祝允明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猜你喜欢
可怜瑶台树。
灼灼佳人姿。
碧华映朱实。
攀折青春时。
岂不盛光宠。
荣君白玉墀。
但恨红芳歇。
凋伤感所思。
凉霄烟霭外,三五玉蟾秋。列野星辰正,当空鬼魅愁。
泉澄寒魄莹,露滴冷光浮。未折青青桂,吟看不忍休。
暗窦养泉容决决,明园护桂放亭亭。
历山居处当天半,夏里松风尽足听。
晓景半和山气白,薇香清净杂纤云。
实头自是眠平石,脑侧空林看虎群。
晴缸红花久未落,耿耿秋思饶端倪。
倾荷破月共天宇,女子墙高乌夜啼。
片帆暮落,正前村梅蕊,愁人如雪。东陌西溪长记得,疏影横斜时节。六出冰姿,玉人微步,笑里轻轻折。兰房沈醉,暗香曾共私窃。
回头万水千山,一枝重见处,离肠千结。料想临鸾消瘦损,时把啼红偷浥。怎得伊来,许多幽恨,共捻青梢说。如今千里,断魂空对明月。

江水如天月如水,落叶萧萧夜风起。一寸愁心千万里,不见行人应未已。

暮管青衫湿。念家山、茫茫对此,百端交集。礌块填胸浇不尽,笑向青天长揖。

梦中蚁、日中驹隙,何者人生为不朽,但歧途、如此真堪泣。

肠断也、一声笛。

添衣坐待天河直。倚危樯帽檐欹侧,寒星历历。小聚他时亦增感,几点雪泥鸿迹。

君自整、排风毛翼。我有慈亲离不得,出门心、已作归飞鹢,忆今夕、是何夕。

袅袅秋风起洞庭,银洲宫阙渺空青。
客星石落江龙动,神马潮来海雨腥。
弱水无时通汉使,赭峰何事受秦刑。
远人新到三韩国,中土文明聚五星。
暂随蒲帛谒金銮,萧洒风仪傲汉官。天马难将朱索绊,
海鳌宁觉碧涛宽。松坛月作尊前伴,竹箧书为教外欢。
神鼎已乾龙虎伏,一条真气出云端。

巴东凉月夜何其,起视明星亦不迟。两岸落梅羌笛里,故园今夕是归期。

曾听吴门唱大堤,只今惟有野乌啼。故人鱼雁冯谁寄,江水无情日又西。

海碧何冥冥,空光连太清。
白云飞不过,红日落还生。
去鸟难分影,遥山安可名。
何当借鳌背,载我向东行。

钓舟无事白鸥閒,自是江湖境界宽。我欲汎然随所往,竹君谁与报平安。

数歇度烟水,渐非尘俗间。泉声入秋寺,月色遍寒山。
石路几回雪,竹房犹闭关。不知双树客,何处与云闲。
一派笙歌出苑墙,隔帘犹自暗闻香。
秋来殿殿添宫漏,只有昭阳不夜长。

奠果穿针听曲街,瘦林斜月闇虚斋。愁年不共生年短,死日方知别日佳。

风烛作花摇怨影,露萤随泪堕孤怀。故床针盒飘零在,望有吟魂到玉阶。

江林烟树已纷纷,溪上猿声不共闻。
唯有青山半庭月,夜深应与故人分。
玉笛横吹入夜分,中天华月度流云。
苕川两岸春风起,飞尽梅花不见君。
绿雾湿蒙蒙,纷披路不通。
秋声夜来起,无处着西风。

珠江倏别两经秋,流水年光去莫留。对酒几时寻旧约,有怀何处凭高楼。

音书怪彼鳞鸿杳,胶漆于谁意气投。剪烛坐残良夜永,无穷乡思一孤舟。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