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曲·闻杜鹃

少日都门路。听长亭,青山落日,不如归去。十八年间来往断,白首人间今古。又惊绝,十更一句。道是流离蜀天子,甚当初,一似吴儿语。臣再拜,泪如雨。
画堂客馆真无数。记画桥,黄竹歌声,桃花前度。风雨断魂苏季子,春梦家山何处?谁不愿,封侯万户?寂寞江南轮四角,问长安,道上无人住。啼尽血,向谁诉?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少年时代上都门游学,长亭薄暮,几声鹃鸣,勾引起了羁旅之愁,不如回家去。十八年间,来往于“都门路”上,昔日少年,今朝白首。本来已在为世事的变幻而感叹不已,又那堪忍受杜鹃一夜啼到天明。想到恭帝在北方颠沛流离,与当年蜀天子的遭遇相似,遥遥再拜,泪如雨下。
重来临安的时候,画堂依然,客馆无恙,但在画桥边哀民遍地,南宋末年的爱国志士们为抗击元军,恢复失土,英勇献身,不能归乡,在梦里家乡在何处?谁不愿意,封侯万户?江南寂寞,道路难行。看临安,街道上没有人住,杜鹃终日啼鸣,纵然啼尽鲜血,又向谁去诉说这一切人间的悲苦呢?
注释
金缕曲:词牌名,一百十六字,前后片各六仄韵。
都门:指临安。
“青山”二句:意境与秦观《踏莎行》词“杜鹃声里斜阳暮”相似。古人模拟杜鹃声为“不如归去”。
“十八年间”句:作者自注:“予往来秀城十七八年。自己巳夏归,又十六年矣。”秀城指临安,己巳即咸淳十年(1269)。这句说自己与临安十七八年的来往已经断绝了。
“十更”一句:是指刘将孙《摸鱼儿·甲申客路闻鹃》词中句子:“今又古,任啼到天明,清血流红雨。”
流离蜀天子:暗喻正在北方颠沛流离的恭帝。蜀天子,指传说中化为杜鹃鸟的蜀天子杜宇。
“臣再拜”二句:唐杜甫《杜鹃》诗:“我见常再拜,重是古帝魂。”“身病不能拜,泪下如迸泉。”此隐括取意。
黄竹歌声:《穆天子传》载,周穆王出猎,日中大寒,北风雨雪,有冻人,天子作诗三章以哀民,诗首句为“我徂黄竹”。唐李商隐《瑶池》诗:“黄竹歌声动地哀。”(本《穆天子传》:周穆王出猎,日中大寒,北风雨雪,有冻人,天子作诗三章以哀民。诗首句为“我徂黄竹”。)
桃花前度:用唐刘禹锡《重游玄都观》诗典故
苏季子:苏秦。战国时代苏秦连横合纵,意欲封侯万户。
轮四角:车轮成了四角形,不能转动。以此喻道路难行。唐陆龟蒙《古意》诗:“愿得双车轮,一夜生四角。”
长安:借指临安。

赏析

  这是一篇爱国词,词的上片描写作者因为听到杜鹃“不如归去”的催促声,从而唤起了自己对往昔的回忆,对古今沧桑的感慨,尤其是对失去国家、被虏北上的宋恭帝的思念与惋惜。下片运用李商隐的诗句和苏秦的故事,表达对昔日繁华都城沦陷敌手、故国一片荒凉的愤恨不平,尤其是对抗金志士报国无门的人民遭受深重灾难的无限悲哀与同情。这首词题为“闻杜鹃”,全篇词意都从“闻杜鹃”生发开去,由此发端,由此收煞,由此过变,由此转换。

  词的上片写出作者自己少年时代上都门游学、求取仕进的心情,地在长亭,时在薄暮,听到杜鹃的叫声,勾引起了羁旅之愁,产生了“不如归去”的意念,这与秦现《踏莎行》“杜鹃声里斜阳暮”的意境是相似的。十八年间,词人来往于“都门路”上;一眨眼,又有十六年没到过杭州,其间的变化,诚有隔世之感。词人用“白首人间今古”,概括这种生活体验。昔日少年,今朝白首,人事沧桑有如“古”“今”之变。“又惊绝,十更一句”,一个“又”字,词意深进一层。

  “十更”句,指的是刘将孙《摸鱼儿》词里的句子:“今又古。任啼到天明,清血流红雨。”本来已在为世事的变幻而感叹不已,又那堪忍受杜鹃一夜啼到天明,故曰“惊绝”。写作这首词时,词人已经十十三岁,此时听到杜鹃声的感受,与少年时代的感受已迥然不同,既产生“黍离”、“麦秀”之感,又产生许多联想:由杜宇联想到被掳北去的恭帝。恭帝在北方颠沛流离,与当年蜀天子的遭遇相似,故曰“道是流离蜀天子”;而当初他在临安时讲的是吴语,故曰“甚当初,一似吴儿语”。

  前片结尾二句:“臣再拜,泪如雨。”隐括杜甫诗意。杜甫《杜鹃》:“我见常再拜,重是古帝魂。”“身病不能拜,泪下如迸泉。”词人效法杜甫,把杜鹃当作流离北方的恭帝,遥遥再拜,泪如雨下。

  下片描写了临安的凋敝和抗元英雄的牺牲。当词人“桃花前度”,重来临安的时候,画堂依然,客馆无恙,但在画桥边哀民遍地,一派“黄竹歌声”。此用李商隐《瑶池》“黄竹歌声动地哀”诗意。过片这几句,因中有“记”这一领字衔接上下,又有“真无数”、“画桥”、“前度”等字样,所写乃是临安失陷前的繁华景象,这是虚写;而“黄竹歌声”,才是眼前所见的凄凉景象,这是实写。词人将昔日之繁华和今日之冷落对照起来,虚实相生,倍增伤感,语意极含蓄。

  “风雨断魂苏季子”三句,以“苏季子”比喻抗元英雄。苏季子即苏秦,他当年游说六国以抗秦,意欲封侯万户,后乃金尽裘敝,落魄而归。南宋末年的爱国志士们为抗击元军,恢复失土,英勇献身,不能归乡,只得梦回家山。“谁不愿、封侯万户?”建功立业,本是封建知识分子的共同愿望,但在国家多难的时候,为国捐躯的人,虽未封侯拜爵,却得到人们的普遍崇敬和深深忆念。

  “寂寞江南”二句,描写临安附近人迹稀少。京都道上,人烟萧瑟,江南寂寞,道路难行,词人触景生情,家国之痛,涌上心头,从而逼出结句“啼尽血,向谁诉”,重又回环到“杜鹃”上,用拟人化的口吻,说杜鹃终日啼鸣,纵然啼尽鲜血,又向谁去诉说这一切人间的悲苦呢?结局有不尽之意,给读者留下充分的想象余地。

  这首词题为“闻杜鹃”,全篇词意都从“闻杜鹃”生发开去,由此发端,由此收煞,由此过变,由此转换。在羁旅者的耳中,杜鹃声声,犹如家人“不如归去”的催唤声;而在遗民的心灵上,杜鹃声声,却唤起了对旧帝、对抗元英雄、对苦难人民的深深忆念和同情。杜鹃声是贯串全篇的词脉。这首词采用了总起分承的过变手法,将下片看来似乎不相连属,与杜鹃毫无关涉的数层词意,绾合起来,具见作者的艺术匠心。

创作背景

  作者自宋度宗咸淳十年(公元1269年)夏由中书架阁任奔母丧离杭返回庐陵,直至宋亡十年后的元世祖至元二十一年(1284),才带了儿子刘将孙一起来到杭州凭吊。在归途上听到杜鹃哀鸣,将孙先赋了一首《摸鱼儿·甲申客路闻鹃》词,情辞凄苦,刘辰翁依其韵而赋了《金缕曲·闻杜鹃》。
刘辰翁
  刘辰翁(1233.2.4—1297.2.12),字会孟,别号须溪。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人。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 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他一生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遗著由子刘将孙编为《须溪先生全集》,《宋史·艺文志》著录为一百卷,已佚。
  猜你喜欢

乘暇登高百丈巍,羲之遗迹见丰碑。蕺山下视无穷景,况压山巅是佛祠。

不得君子居,而与小人游。
疵瑕不相摩,况乃祸衅稠。
高语不敢出,鄙辞强颜酬。
始云避世患,自觉日已偷。
如傅一齐人,以万楚人咻。
云复学齐言,定复不可求。
仁义多在野,欲从苦淹留。
不悲道难行,所悲累身修。

湖上与张先同赋,时闻弹筝

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
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君不见大则天池鹏,小则蒿下鴳。小大适若殊,纷华未胜战。

从来幻影与浮沤,白日西飞不可留。几望芙蓉太液水,几经鳷鹊咸阳秋。

朝乘马,夕乘舸。还君鞭镫去亦可,北风试鼓潇湘柁。

秋到人间敛曲尘,于门初见矞星辰。须知宇内风云合,况是天边雨露新。

盛德可容窥底蕴,殊功端自见经纶。不应久袖安邦手,运指从教转大钧。

冬疟春仍壮,身羸气觉虚。吻乾秪食粥,眼眩废观书。

行步儿童笑,形容老病如。平生千古意,独在闷难舒。

水气横浮飞鸟外,岚光平堕酒杯间。

外兄作尉金溪上,贱子迎亲南浦边。綵棒政閒惟禄养,敝裘时改复谁怜。

巢居云气熏图画,部曲春风乐管弦。喜仗周郎问消息,书来珍重惠华笺。

木杪乱云深,春愁带夕阴。晚花明短砌,返照没前林。

芳草归谁梦,青松老我心。閒过池水曲,相对影沉吟。

六月长安道,功名两字催。云头烘赤日,马首渗黄埃。

汗额挥淫雨,饥肠转殷雷。输他河朔客,冰酒泻荷杯。

改序忻幽景,夏绿荫閒轩。慕谢阅篇翰,清心绝嚣烦。

中有帆海作,采真遂孤鶱。既感鲁连志,亦著任公言。

明哲古所尚,用舍道俱存。临川乃逃逸,恻怆不可论。

橡楠缘冬气,郁郁储群烟。远风振天羽,征雁皆南还。

一岸隔遥水,入路临溪田。朝发甘罗城,夕驻清河湾。

偃息秣良马,束书悬双鞍。爱此严霜辰,高帽发连卷。

轮蹄动不息,佳兴引胜缘。绮思托幽素,怀彼《行路》篇。

淮河日已远,黄河何溅溅。握手石梁侧,纵目当遐天。

丈夫安可悲,敬业尚慎旃。子归拜堂下,堂上方盛年。

朱明承夜翼彤云,金阙晴开锦绣文。却听步虚声未歇,真人来往动成群。

脉脉低回殷袖遮,脸横秋水髻盘鸦。
莲茎有刺不成折,尽日岸傍空看花。

拥髻闲听终日雨。添得愁如许。泪眼已流乾,不愁天心更比、侬心苦。

遥想画楼人独处。此际生离绪。慰语莫悲酸,须有相逢时节、情偿补。

佳人自昔称难再,荀倩偏伤别后神。岂有潜英还素魄,漫劳洛浦觅微尘。

竟虚松柏心期誓,空现梅花梦里身。碧落黄泉穷不得,百千哀怨两眉颦。

名园此日复如何?异史魂来月夜过。士已无奇聊载鬼,亭犹绝胜见横柯。

金银气散天香落,水镜光涵晚兴多。应向滩头放舟去,搜神读罢扣舷歌。

雪霁春未和,寒云惨多阴。同乡有期约,学海慵沿寻。

吾衰今得友,晚交契则深。岁寒见松柏,茂悦依同林。

倚市人所贱,在山泉可斟。蟠桃着实迟,劝我简蒿簪。

吟窗拥翠娥,分定那得侵。愧笑领君意,取酒问胸襟。

四十年来作往还,如今那怪鬓毛斑。凫居雁户那安处,鹤怨猿惊羞故山。

静乐顾子难独享,公忙何日见君闲。相将嵩少深深处,更共眠云紫翠间。

半夜狂风海上来,玄冬霹雳汉城摧。朝衣鬼泣嵇山血,犀甲天悭范蠡才。

炉底死灰心共冷,天涯芳草首难回。兰成识字知何用,空赋江南一段哀。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