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中

二年四踏两京尘,何必临岐更问津。斜渡羊车山顶路,半欹皮笠雨中人。

气骄白马涵濡满,口过玄蝉啸咏频。我有知心在城阙,山阴雪驾颇相邻。

祝允明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猜你喜欢
庭前春鸟啄林声,红夹罗襦缝未成。
今朝社日停针线,起向朱樱树下行。
左思裁赋日,王充作论年。光随锦文发,形带石岩圆。
积润循毫里,开池小学前。君苗徒见爇,谁咏士衡篇。
汉令班南海,蛮兵避郁林。
天涯柱分界,徼外贡输金。
坐失奸臣意,谁明报国心。
一棺忠勇骨,漂泊瘴烟深。
南朝献晋史,东蜀瞰巴楼。长栈怀宫树,疏峰露剑州。
半空飞雪化,一道白云流。若次江边邑,宗诗为遍搜。
满室神光夜欲阑,灵丹吐出掌中看。
当时鹤唳佳城外,空有霓裳掩玉棺。
花恨雨,柳嫌风。客愁浓。坐久霜刀飞碎雪,一尊同。
劳烦玉指春葱。未放箸、金盘已空。更与个中寻尺素,两情通。

淙淙石脉溜春渠,长日关门扫地居。莲叶漏中兵研汁,木香花底读方书。

丛筠傍屋多臧鸟,小市通江易得鱼。洗墨焚香幽事了,庭莎增草佞浇锄。

绿树双堤护走车,隔帘鹦鹉听呼茶。独怜呜咽琵琶语,半是珠江落后花。

海角怀人,长误喜、籁籁敲帘风竹。命驾翩然,谁信道、不怕溪山回曲。榻拂凝尘,香笼清宴,尘柄从挥玉。好音闻耳,慰心何啻跫足。犹记一桂专秋,创开殊选,倒峡馀词力。往事茫茫十换岁,却共天涯醽醁。已分成翁,翘观赐带,上拥通仙录。休贪泉石,贤台闻用金筑。

若修仙子圆成,永真诚做他上士。明明了了,惺惺洒洒,搜寻妙旨。

决烈回头,是自不肯,拖泥带水。便斩钉截铁,尘缘悉屏,无挂碍,做清泚。

得长生久视。更盈盈、行功齐至。频频嘱付,一灵耀、金光早起。

五彩同如此。相扶助入丹霄里。有青童接引,前来迎迓,执琼瑶蕊。

千寻铁锁贯长桥,积翠浮天万壑遥。人向中流看砥柱,路从平地入岧峣。

未论文教中荒服,已见夷王款圣朝。鸟语花明迎使节,浪沧江上瘴全消。

冰簟银床倚石屏,芭蕉凉露湿秋庭。
贞心试托湘江竹,吹向流云与凤听。

阶下苍松立,阶前白鹤行。轩中何所有,终日此双清。

慵整东篱贳酒瓶,白衣望断夕阳亭。征鸿北度烟尘冷,战马南嘶草木腥。

嫩菊半开香未老,奇峰相对眼终青。何当得与渊明约,共醉秋风不愿醒。

燕掠红襟修竹外,微雨湿秾华。细叶柔条映碧纱。

帘额锁晴霞。

莫逐流波飞絮去,漂泊又天涯。香梦还留伴杏花。

春影夕阳斜。

越上今春不见春,花枝憔悴柳眉颦。嗟公缧绁元非罪,笑我儒冠早误身。

睡起烹茶聊永日,饥来乞米向何人。相期辟谷仙山去,行止毋劳问大钧。

临风几忆青罗境,携手今游黄木湾。五马光增灵锡地,六鳌雄镇宝珠山。

东坡丽藻云藏石,吏部雄文日壮颜。海底珊瑚不须访,但看碑刻碧苔间。

日入酉,残霞返照门前柳。无声一曲牧童归,背跨牛儿师子吼。

断水残云,留不住、并州羁客。且收拾、新亭孤泪,江滨吟魄。

下榻漫淹徐孺子,归来好赋陶彭泽。把柴门、遥向夕岚开,餐山色。

水绕屋,渔灯白;云满袖,诗筒碧。更斗茶僧舍,寻□村北。

半卷阴符摩醉眼,一编心史图秋壁。有袁安高卧在东邻,堪投迹。

烟雾濛濛收雨脚,朝曦掩霭菊花团。拟从别墅掩归棹,忽枉高轩访考槃。

纁币承筐来厚贶,黍鸡下榻罄交欢。舒长化日无尘鞅,为倒金樽莫兴阑。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