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焦太史游青峰禅寺

袅袅丹梯百丈悬,上方宫在白云间。川原暮过淮西雨,楼阁晴开楚上山。

厌逐风尘为客久,喜将樽酒对僧閒。同游更有情亲在,并辔山中日往还。

何景明
  何景明(1483~1521)字仲默,号白坡,又号大复山人,信阳浉河区人。明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授中书舍人。正德初,宦官刘瑾擅权,何景明谢病归。刘瑾诛,官复原职。官至陕西提学副使。为“前七子”之一,与李梦阳并称文坛领袖。其诗取法汉唐,一些诗作颇有现实内容。有《大复集》。
  猜你喜欢
往事飘然去不回,空馀山色在楼台。池塘风暖雁寻去,
松桂寺高人独来。庄叟著书真达者,贾生挥涕信悠哉。
老僧心地闲于水,犹被流年日日催。

王春雪三尺,人日雨一犁。五种虽未入,二麦颇亦宜。

人情岂不悦,天意似可期。官居著穷巷,睡味无人知。

起焚石鼎烟,烂读离骚词。看云生屋角,听雨鸣空墀。

绿水添清瑶,孤芳悦华姿。万物有佳趣,吾生日已衰。

贪痴速奇祸,安分伤寒饥。乘除理已定,智巧那得移。

不如酌我酒,此事姑置之。

百级危梯屈曲成,栏干朱碧半空横。
天垂远水秋容静,雪压群山霁色明。
海燕力穷飞不到,郊园阴合坐犹清。
风前有客须留醉,莫放归时月满城。

肃肃凉风至,凄然景骤清。雨馀残暑退,日落晚凉生。

鹰隼双睛转,梧桐一叶惊。试听松竹里,万籁起秋声。

汪子文章何伟奇,如观天子乘舆仪。
怛然暴见殊惊疑,舌拄上腭两目痴。
定神屏气试引窥,渐识羽卫行相随。
金吾佽飞开中逵,横刀执矟铁马驰。
画旆赤白盘龙螭,大角一百二十支。
铙鼓嘲轰杂横吹,绣幡绛幢何纷披。
{上四下干}{上四下毕}铍戟开黄麾,属车{左车右急}辚霹雳移。
侍郎御史冠峨危,圆扇孔雀双翅垂。
辟邪白泽飞麟麒,金辂赤马火鬣鬐。
飘飘凤盖翳华芝,水光铁甲羽林儿。
二十四仗驱熊貔,长殳阔剑梢魍夔。
团花绛袖武士衣,大小不同虽异宜,
要之尽是圣贤为。奇服怪玩一不施,
斥之所以尊皇威。汪子之文正类斯,
一十五轴纷葳蕤,烂光直欲纸上飞。
长篇短篇倾珠玑,题说论序及赋诗。
篇虽不同皆有归,要之孔子韩退之。
留读旬日不知疲,大渴适得甘露饴。
我欲诵记留肝脾,惟我老钝无记持。
又无小吏操笔挥,或可写留慰朝饥,
二者不遂其齎咨。今复夺去心黭黟,
室中斗觉无光辉。灵宝不可留洿池,
风雨送还沧海湄。嗟我居陈逾岁时,
两耳无闻如塞泥。遂恐聋瞆不可医,
子来乃得时攻治。摐金伐石鸣鼓鼙,
气豪却似相凌欺。因子文章张我师,
使我发此狂简辞。
檥棹汉嘉口,更尽渭城杯。凌云山色。似为行客苦伤怀。横出半天烟雨,锁定一川风景,未放客船开。想见此楼上,阅尽蜀人才。
山猿鹤,江鸥鹭,亦相猜。滔滔日夜东注,全璧几人回。客亦莞然成笑,多少醉生梦死,转首总成埃。信屈四时耳,寒暑往还来。
催榜渡乌江,神骓泣向风。
君王今解剑,何处逐英雄?

世乱网恢恢,斯人亦沦翳。数奇当何如,穷途难为计。

盲风振乔木,硕果失其蒂。虎豹落机槛,坐服舆皂制。

玄珠迷罔象,白日惨阴曀。涉水水有蛟,入山山有彘。

弃马感须无,直道怀柳惠。青冥无羽翼,悲来夜迢递。

前山杳霭翠烟凝,几点疎星隔岸灯。
不是飞来千里月,如何照彻一壶冰。
天开图画无穷趣,人在林峦最上层。
动智静仁须有得,栏干莫只等閒凭。

掉头自爱逢人言,卖卜何疑趁市喧。风日西山还有蕨,蒿莱金谷已无园。

颇知公议定千载,肯信头衔光九原。甫里几年閒老子,扶摇一羽入云掀。

彷佛相逢待月身,不知今夕是何辰。行云总作当年散,胡粉空传半面春。

嫁后形容难不老,画中临榻也应陈。虎头亦是登徒子,特取妖娇动世人。

月行郁罗天,终古同此轮。
死魄复生魄。一点存者神。
我来万山底,举眼无似人。
惟月独知我,寂历常相亲。
而我亦知月,爱其日日新。
今夕自今夕,不踏昨夜陈。
凉边蔗境佳,静裹大羹真。
却书对月坐,扫空翳根尘。
终纬无寸丝,轧轧夜同晨。
路晞胡不归,貂裘弊苏秦。

折得桂花三数枝,云溪又寄几篇诗。诗香入在花香里,韵似龙涎火暖时。

圃事亦儿嬉,因成二十诗。
似蒙神物助,堪作画图披。
南面开书阁,东偏浚墨池。
土功恐难极,莫可且随宜。

欲问兴亡已惨颜,桑田沧海变人间。无情野水青春在,不动南山白日閒。

伐木清溪寒剥啄,鸣禽高柳晓缗蛮。蛾眉皓齿终黄土,谁道仙宫有使还。

城围残雪寒催晓,宫近晴云暖欲春。
谁觉风光添一线,玉壶漏水报鸡人。

倾国精神,娇无力、亭亭向谁。还知否,羞沈月姊,妒杀风姨。

满地胭脂春欲老,平池翡翠水新肥。祗花王、富贵占韶光,真绝奇。

香暗动,人未知。翻玉拍,度金衣。任轻红殷紫,对景偏宜。

闻道洛阳夸此地,因思京国太平时。向沈香亭北按新词,乘醉归。

出门纷扰互相寻,常使幽人懒病深。前月借书来水北,去年采药到城阴。

黄精已倩徐生斸,苍朮新教石老寻。只有烟霞肯赊借,无人曾送买山金。

我作诗歌聊自讴,纵有闲官不肯投。张君贶深一微答,爱之欲与此扇留。

百年已作秋风客,一语温存不自由。可惜著书人取去,暂时无物应公求。

  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而固小之,与弟超书曰:“武仲以能属文为兰台令史,下笔不能自休。”夫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里语曰:“家有弊帚,享之千金。”斯不自见之患也。

  今之文人: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瑀元瑜、汝南应瑒德琏、东平刘桢公干,斯七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咸以自骋骥騄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以此相服,亦良难矣!盖君子审己以度人,故能免于斯累,而作论文。

  王粲长于辞赋,徐干时有齐气,然粲之匹也。如粲之《初征》、《登楼》、《槐赋》、《征思》,干之《玄猿》、《漏卮》、《圆扇》、《橘赋》,虽张、蔡不过也,然于他文,未能称是。琳、瑀之章表书记,今之隽也。应瑒和而不壮,刘桢壮而不密。孔融体气高妙,有过人者,然不能持论,理不胜辞,至于杂以嘲戏。及其所善,扬、班俦也。

  常人贵远贱近,向声背实,又患闇于自见,谓己为贤。夫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此四科不同,故能之者偏也;唯通才能备其体。

  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譬诸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检,至于引气不齐,巧拙有素,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

  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故西伯幽而演易,周旦显而制礼,不以隐约而弗务,不以康乐而加思。夫然则,古人贱尺璧而重寸阴,惧乎时之过已。而人多不强力;贫贱则慑于饥寒,富贵则流于逸乐,遂营目前之务,而遗千载之功。日月逝于上,体貌衰于下,忽然与万物迁化,斯志士之大痛也!

  融等已逝,唯干著论,成一家言。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