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相逢十载前,我时白发子青年。却怜后事翻多恨,寒月凄风倍黯然。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壮志峥嵘不自神,低回聊此接波臣。虽非腰重真骑鹤,犹胜途穷强泣麟。
击节久怀洲上晚,空樽未放网边春。固知遗老能相契,翻愧公输作幸民。
金河秋早水生凉,清漏沈沈夜未央。阙对钟山通御气,露抟仙掌溢寒光。
天垂复道星辰近,月隐重城睥睨长。粉署由来多俊彦,独惭题柱汉仙郎。
半幅新霞渔舍外,一梳残月鹊巢边。近城几树官桥柳,系尽姑苏过客船。
风翮霜毛劲气多,清秋一点过新罗。飞栖不定还惊顾,奈尔山田野雀何。
渔者虽多屡数难,磻溪彷佛到严滩。东都名教西周业,不枉人间把钓竿。
鸟尽良弓势必藏,千秋青史费评章。区区一饭犹图报,争肯为臣负汉王。
惜秋来,萧萧瑟瑟花残。剩有篱菊丛丛,还耐碧天寒。
待诉落红离绪,奈蕉心难展,竹泪空弹。谩伤秋老去,窗前有月,且自吟看。
楼头夜永,西风又送,青女骖鸾。盼到回春,彩笔共、蘋洲片玉,分样裁笺。
怜它□子,写栖香、旧梦刚园。掩绣阁,对琉璃研匣、绿云红雨,都付遥天。
龙头龙尾属群公,添我湖山又一峰。借问游人都不识,朝霞暮霭若为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