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黄点额淡生春,日暮含颦故恼人。老去陈王才力减,相看无那洛波神。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食芹知献君,嗜芰不忘亲。大节全忠孝,劳心思古人。
东吴南越久暌离,凶闻传来尚可疑。一死果符沈海梦,此生无复到家时。
季方忽动元方哭,管仲空怜鲍叔知。最是数行题壁字,一番吟咏一伤悲。
幽溪细雨落轻花,无限舂锄立岸沙。苦竹黄芦迷望眼,孤烟起处是人家。
我亦狂涂竹,翻飞水墨梢。不能将石绿,细写鹦哥毛。
缥缈春波接远天,高楼长眺独萧然。依依树影留残月,点点村炊上晚烟。
此地维舟廿九载,当时垂发十三年。东风依旧吹杨柳,俯仰青衫祇自怜。
白雪春香洗未残,玄霜谁遣冻成团。涞封圆颗盘增滑,蜜和浓浆齿避寒。
绿蚁从今忘病渴,金花无地著馀酸。快人风味依然在,莫作寻常软熟看。
过懒愧前垢,晨起亦已勤。开门扫积叶,苔色一何新。
不知何夕雨,馀湿未生尘。初日照修竹,青山可怜人。
俯仰衡门下,谁知此意真。
俯随缰锁就科名,可笑兰坡未苦清。不管北山怨猿鹤,竟从南海掣鳌鲸。
赏延于世愧在我,思济斯民同此情。轩冕傥来来则受,未来犹可以诗鸣。
铁甲三千动地来,马蹄杂沓如轰雷。军有供顿马有谷,县官奔走如奴仆。
刍茭比屋困诛求,府胥索钱不即收。君不见江山城头新鬼哭,招魂无人乌啄肉。
六载南交节序更,良宵又听管弦声。年年今夜思家切,岁岁他乡醉酒频。
人易悲欢人易老,月恒圆缺月恒明。不须感事吟秋兴,且向閒中咏太平。
曲港潮回碧水澄,蛋船傍晚上渔灯。千樯影射波光动,一抹烟含暮霭凝。
历落疏星明复暗,朦胧萤火灭还增。更添红蓼白蘋岸,风景依稀似武陵。
栖迟老圃息蹄轮,剩有间怀结净因。窃比陶潜诗责子,懒为毛义檄娱亲。
适来良友倾家酿,时对名花当美人。午睡正酣茶正熟,更无清梦落红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