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萧东葛路,马上听严更。月出高山黑,天空远水明。
年光秋渐索,客子夜犹行。村落知何处,时闻犬吠声。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自泻金波满玉盘,使君沈醉不为难。新驮二七如花女,又向春风一笑看。
身边外物虽无语,事到中心自有分。莫道山翁头似雪,心如剑戟气如云。
去国三千里,携家四十程。云岩暂投宿,聊使梦魂清。
伊予解组归,汝也美少年。骏马臂两弓,射猎梁王川。
感子重意气,授之黄金鞭。万里不易致,悲鸣为谁前。
开轩望长野,迢迢芳草绿。持竿彼何人,冒雨驱黄犊。
年年踪迹感漂蓬,冷落柴门烟雨中。燕子归来迷旧垒,桃花何处笑春风。
旧游湖上梦依稀,尝品龙泉话虎溪。性野还疑僧共宿,天寒何碍鹤同栖。
林逋屋外梅偏好,苏小坟前月更低。为问武林山下客,六桥烟柳可凄迷。
后园驴吃草,莫随言语讨。跳上蓦腰骑,来往长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