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至湖上》载于《清诗选》,是清代浙西词派的代表人物厉鹗的作品。
这首诗情感丰富。此诗用清凉的晨雾,清淡的远山,清澈的湖水,清灵的野凫,构成一幅清新宜人的晓湖之景。表现了诗人平静闲适的心态,愿象野凫一样回归自然的情怀。从“人意静”、“寒雾生”等语可以看出作者喜爱幽静;“临水”、“稍见初日开”等词句则表达了作者亲近自然之意;而从“安得学野凫”、“逐清景”又可看出作者向往自由以及对自由暂不可得的惆怅之情。
“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是写景名句。从表达技巧的角度看,此联采用了对比的手法,以有声与无影对比,近写听觉,远写视觉,突出层次的远近和景致的深阔;同时采用了对偶的手法,以折苇对遥山,近景与远景相结合,以动有声对淡无影,听觉与视觉相结合。节奏优美,形象丰满,层次分明,构建了开阔、淡雅、幽静、清新的意境。
昌言举进士时,吾始数岁,未学也。忆与群儿戏先府君侧,昌言从旁取枣栗啖我;家居相近,又以亲戚故,甚狎。昌言举进士,日有名。吾后渐长,亦稍知读书,学句读、属对、声律,未成而废。昌言闻吾废学,虽不言,察其意,甚恨。后十余年,昌言及第第四人,守官四方,不相闻。吾日益壮大,乃能感悔,摧折复学。又数年,游京师,见昌言长安,相与劳问,如平生欢。出文十数首,昌言甚喜称善。吾晚学无师,虽日当文,中甚自惭;及闻昌言说,乃颇自喜。今十余年,又来京师,而昌言官两制,乃为天子出使万里外强悍不屈之虏庭,建大旆,从骑数百,送车千乘,出都门,意气慨然。自思为儿时,见昌言先府君旁,安知其至此?富贵不足怪,吾于昌言独有感也!大丈夫生不为将,得为使,折冲口舌之间足矣。
往年彭任从富公使还,为我言曰:“既出境,宿驿亭。闻介马数万骑驰过,剑槊相摩,终夜有声,从者怛然失色。及明,视道上马迹,尚心掉不自禁。”凡虏所以夸耀中国者,多此类。中国之人不测也,故或至于震惧而失辞,以为夷狄笑。呜呼!何其不思之甚也!昔者奉春君使冒顿,壮士健马皆匿不见,是以有平城之役。今之匈奴,吾知其无能为也。孟子曰:“说大人则藐之。”况与夷狄!请以为赠。
仙人空山居,道意妙群物。度世君则然,脩身吾岂不。
飞行仰云路,趺坐探理窟。独夜扣星坛,清斋具簪笏。
十载游心抱白云,醉翁亭记醒中文。分明庆历当时事,五百年馀独付君。
九陌朱轮华毂,五陵骏马轻裘。眼底蜉蝣楚楚,枕中蝴蝶悠悠。
土牛不受鞭,木马抱空质。岁月忽我遒,凄然向落日。
东南多逝水,终古入淮流。冯夷与河伯,浩荡赴春愁。
春愁载远道,靡靡催客老。伤彼蕙兰花,不及原上草。
饥乌半夜啼,春雨暮凄凄。迷离一梦醒,踯躅两眉低。
镫花易零落,秋衫怯渐薄。寒鸟声啁啾,四顾成萧索。
萧索益悲哀,展驾复迟回。孤蓬与断梗,飘泊委尘埃。
孤斟酹霜月,回首成芒忽。眼底岁峥嵘,又复怀明发。
煌煌东方星,阳气破杳冥。何当乘金虎,驾言翔紫庭。
大星落。凄断千营戍角。金陵路、曾说频年,聚米量沙运宵幄。
岩疆寄锁钥。谁觉。前筹借错。长城坏、风雨黯天,鸦阵层层乱巢幕。
功名俪褒鄂。记皖岫扬鞭,湘岸横槊。无端月冷南飞鹊。
看海上潮怒,子胥携手,忠魂幽渺甚处托。盼归梦京洛。
才薄。荐惭鹗。念夜草军符,磨盾如昨。铭勋待拜麒麟阁。
奈玉帐秋偃,令威归鹤。西州沉痛,感旧泪,袖暗濯。
好山如画送行程,十里岚光照日明。远渚芙蕖岚色淡,长亭杨柳暮烟横。
看花犹忆当年事,把酒须拚此日情。闻说行囊有新疏,知君端不负生平。
苍苔东晋殿,嘉树六朝馀。叶向春风老,声飘秋雨初。
虚堂清磬断,高枕客情疏。遥想山中夜,长吟一草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