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梅 其四 意有所触辄成一词,美人芳草不无寄托之辞,商妇琵琶,惟以悲哀为主。

误入仙源亦足夸。饱吃胡麻。饱看桃花。刘郎一去计原差。

抛了仙家。负了艳霞。

青鸟沉沉信转赊。天上灵娲。海外仙槎。莫将幽怨托琵琶。

一卷南华。一部楞伽。

俞樾
  俞樾(1821-1907),字荫甫,自号曲园居士,浙江德清人。清末著名学者、文学家、经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他是现代诗人俞平伯的曾祖父,章太炎、吴昌硕、日本井上陈政皆出其门下。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后受咸丰皇帝赏识,放任河南学政,被御史曹登庸劾奏“试题割裂经义”,因而罢官。遂移居苏州,潜心学术达40余载。治学以经学为主,旁及诸子学、史学、训诂学,乃至戏曲、诗词、小说、书法等,可谓博大精深。海内及日本、朝鲜等国向他求学者甚众,尊之为朴学大师。
  猜你喜欢
七纵七擒处,君行事可攀。亦知磨一剑,不独定诸蛮。
树尽低铜柱,潮常沸火山。名须麟阁上,好去及瓜还。
川上值楼开,寒山四面来。竹吹人语远,峰碍鸟飞回。
生死别离陌,朝昏云雨堆。谁知独立意,溅泪落莓苔。
岩排绿树石相重,纱水交流朱旧谼。
细觅向来行历地,十上尘迹转头空。
象棋一局酒三杯,此乐都从静处来。
明月清风不轻与,青山流水要相陪。
白云英英,涧水泱泱。
彼美人兮,硕大且昌。
余生本羇孤,自少已非壮。
今而老且病,何用苦惆怅。
误蒙三圣知,贪得过其量。
恩私未知报,心志已凋丧。
轩裳德不称,徒自取讥谤。
岂若常夫子,一瓢安陋巷。
身虽草莽间,名在朝廷上。
惟余服德义,久已慕恬旷。
矧亦有吾庐,东西正相望。
不须驾柴车,自可策蔾杖。
坐惊颜鬓日摧颓,及取新春归去来。
共载一舟浮野水,焦陂四面百花开。

  余通籍三十余年,官至极品,而学业一无所成,德行一无许可,老大徒伤,不胜悚惶惭赧。今将永别,特将四条教汝兄弟。

  一曰慎独而心安。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能慎独,则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人无一内愧之事,则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宽平,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

  二曰主敬则身强。内而专静纯一,外而整齐严肃,敬之工夫也;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敬之气象也;修己以安百姓,笃恭而天下平,敬之效验也。聪明睿智,皆由此出。庄敬日强,安肆日偷。若人无众寡,事无大小,一一恭敬,不敢怠慢。则身强之强健,又何疑乎?

  三曰求仁则人悦。凡人之生,皆得天地之理以成性,得天地之气以成形,我与民物,其大本乃同出一源。若但知私己而不知仁民爱物,是于大本一源之道已悖而失之矣。至于尊官厚禄,高居人上,则有拯民溺救民饥之责。读书学古,粗知大义,既有觉后知觉后觉之责。孔门教人,莫大于求仁,而其最切者,莫要于欲立立人、欲达达人数语。立人达人之人,人有不悦而归之者乎?

  四曰习劳则神钦。人一日所着之衣所进之食,与日所行之事所用之力相称,则旁人韪之,鬼神许之,以为彼自食其力也。若农夫织妇终岁勤动,以成数石之粟数尺之布,而富贵之家终岁逸乐,不营一业,而食必珍馐,衣必锦绣,酣豢高眠,一呼百诺,此天下最不平之事,神鬼所不许也,其能久乎?古之圣君贤相,盖无时不以勤劳自励。为一身计,则必操习技艺,磨练筋骨,困知勉行,操心危虑,而后可以增智慧而长见识。为天下计,则必已饥已溺,一夫不获,引为余辜。大禹、墨子皆极俭以奉身而极勤以救民。勤则寿,逸则夭,勤则有材而见用,逸则无劳而见弃,勤则博济斯民而神祇钦仰,逸则无补于人而神鬼不歆。

  此四条为余数十年人世之得,汝兄弟记之行之,并传之于子子孙孙,则余曾家可长盛不衰,代有人才。

欲扫妖气净,岩疆战不休。人犹争马革,天已厌旄头。

刁斗三更月,关山万里愁。渠魁何日灭,非直为封侯。

旧日延陵客子家,只今门巷满桑麻。姑苏回首神游处,无限春风野荠花。

秦关望楚路,
灞岸想江潭。
几人应落泪,
看君马向南。

夫官湖右妾江东,三载孤帏日夕空。葵萼有心终向日,柳花无力苦随风。

两行血泪孤灯下,万里家乡一枕中。雁到衡阳身即返,有书难倩子卿鸿。

标心之梵宇,运想入仙洲。婴痼乖同好,沈情阻若抽。
叶落乍难聚,情离不可收。何日乘杯至,详观演法流。
麻衣穿穴两京尘,十见东堂绿桂春。
今日竞飞杨叶箭,魏舒休作画筹人。

金盆驰问请阍人,邮信浮沈杳未闻。二十八言还寄我,一挥多谢管城君。

闲驰风驭恣飘飘,因失仙班几度朝。
紫阁旧怜秦树老,赤城新别海山遥。
飞凫又说春经岳,叱橘曾令夜探潮。
不是桃源不归去,故人多半在烟霄。

佺期旧僚友,示我还丹道。缄书寄黄鹄,侑以金光草。

琼浆几桃熟,云叶九芝老。玉诏期不来,晞发丹霞杪。

绿蕉残梦雨丝丝。黄莺飞去迟。玉郎偷影入罗帏。

巫山路不迷。

湘簟滑,翠钿欹。灯花双穗垂。凭肩密约两心知。香唇暗啮时。

郎官宅里旧帘栊,莺燕频来认主翁。
霜月寄情淮水上,烟花迷客秣陵东。
梁园倦后思家切,瀼里闲多卜馆同。
松菊未荒谁为理,先将栽灌教儿童。

岁岁红亭送别筵,千条齐映碧云天。曲江今日重回首,只有寒鸦与暮蝉。

抱合材堪任楝梁,斧斤相引到明堂。
何如生近幽人屋,岁晚相看各老苍。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