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首典型的咏史怀古诗。诗人借用了王昭君出塞的典故,却与以往借用此典的诗词大不相同,不以议论为主,却通过朴实的语言真实地再现昭君当时心中所想,深刻地诠释了“千古琵琶”的含义,发人深省。
诗的开始,粗线条地展示了边地的风光。铺天盖地的雪淹没了塞外绵亘不尽的群山,继雪而起的北风呼啸着,将大地可能有的一切吹伏在地……。“天山雪后”一句,用笔简洁,唤出的图景却是无限的。
就在这漫无边际的背景深处,一个坐在马背上拨弹琵琶的女子形象出现了。琵琶作为一种乐器,可以弹奏出缓急高低不同,如珠玉落盘、流水幽咽般的曲调,为此,它曾使唐代那位谪居江州的司马为之泪湿青衫。那么,在这首诗中,通过这个“抱得琵琶马上弹”的形象,将其中蕴含的真意展现出来。杜甫曾有“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的猜测,王安石则以“含情歌说独元处,传于琵琶心自知”作为交代。这些诗句,都是极高妙、极为人称颂的,自有其不可磨灭的价值;不过,它们毕竟还有一个说不上是弱点、但总觉有些遗憾的特征——作了议论,下了判断。“怨语”也罢,“含情”也罢,都明明白白地点出了昭君弹曲时的心事。
而在这首诗,诗人却不提昭君弹琵琶时作何想,重点落在“曲罢”——曲传达心志的琵琶弹毕,停弦驻马,昭君举目遥看,此际,青海头上的一轮明月,在她眼中变得朦胧了,变得与她在汉宫时所望见的月相似了,她徘徊在这样的月光下,流连难去……诗人看似在着力写这“月”,但“曲罢”二字一一昭君的错觉,不是时时皆有的,而是在弹罢琵琶后这一特定的短暂时间内所有的;换言之,她的错觉,乃是由弹曲而生。然而她弹曲时是何心事,诗人却不点出,意味深长。但诗人虽留下了意味,却不忙于下结论,这是他的含蓄处;而诗人虽不下结论,但他说昭君曲罢乃误以胡月为汉月,又暗示了他的结论,这是他的高妙处。这样的运笔,比之“怨语”、“含情”之说,虽缺乏下断语的胆力,知增长了“千古琵琶”的蕴含。
王昭君在咏史诗中是一个写滥了的题材,但这首既不写昭君之怨,也不写元帝无情,只写昭君身在异域不忘故国,也颇有新意。手法上一反咏史诗以议为主的写法,只描写昭君出塞后的弹曲与望月,通过将青海月当作汉宫月的误觉,突出昭君对故国的眷恋,全诗无一句议论而议论尽蕴含其中。
八月凉风天气晶,万里无云河汉明。昏见南楼清且浅,晓落西山纵复横。
洛阳城阙天中起,长河夜夜千门里。复道连甍共蔽亏,画堂琼户特相宜。
云母帐前初泛滥,水精帘外转逶迤。倬彼昭回如练白,复出东城接南陌。
南陌征人去不归,谁家今夜捣寒衣。鸳鸯机上疏萤度,乌鹊桥边一雁飞。
雁飞萤度愁难歇,坐见明河渐微没。已能舒卷任浮云,不惜光辉让流月。
明河可望不可亲,愿得乘槎一问津。更将织女支机石,还访成都卖卜人。
烟槛风湍想胜游,新秋莲芡及旁州。先生对影招明月,政得加餐慰少留。
一月不寄书,未敢故逡巡。下笔辄增感,有语难告申。
诸君先我归,为我宛转陈。惟幸动止安,差慰头白亲。
东风吹原草,沙路何粼粼。白云垂远海,南望浩无垠。
秋色变早晚,江上多白蘋。此时我当返,与君理钓缗。
隔年残月虎丘看,只记欢悰忘别颜。共道翩翩日边去,那知冉冉月中还。
遥传急鼓千灯外,独立寒云片石閒。此夕此山无此况,对君难说此登山。
二十四番花信满。曾几日、春过半。橘花才绽,榆烟又改,野鸟提壶相唤。
何处秋千池馆。画旗边、饧箫声缓。兰叶小舟不见。
怅春情、半篙流短。苍髯枝老,绿腰细草,飘散玉钱无算。
多少翠襦金碗。奈伤心、莺捎蝶乱。
江风送客晚萧萧,月冷芜城第几桥。曾是白头漂泊地,梦回重听广陵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