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相思·秋风清

秋风清,秋月明。叶叶梧桐槛外声。难教归梦成。
砌蛩鸣,树鸟惊。塞雁行行天际横。偏伤旅客情。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月明风清,秋色宜人,栏杆外梧桐叶被秋风吹动,发出阵阵轻响。睹景伤情,不禁悲从中来,辗转反侧,归梦难成。
台阶旁蟋蟀的悲鸣,夜间寂静,树上栖息的鸟儿见月光而惊飞。仰首望天,映入眼帘的是大雁成行,横于天际。北雁南归,更使羁旅他乡的游子倍增伤感。
注释
槛:栏杆。
砌蛩:台阶旁的蟋蟀。蛩,蟋蟀。
塞雁:秋天雁从塞上飞回,故称。

赏析

  这是一首抒写思乡的小令。上片起首三句,月明风清,秋色宜人,栏杆外梧桐叶被秋风吹动,发出阵阵轻响。思乡的词人睹景伤情,不禁悲从中来,更增添了思乡的愁绪,于是辗转反侧,归梦难成。

  下片,写户外近处的景物。传入耳中的是台阶旁蟋蟀的悲鸣,夜间寂静,树上栖息的鸟儿见月光而惊飞。两句见出环境的凄凉、冷寂,正应词人孤独的思乡心理。仰首望天,映入眼帘的是大雁成行,横于天际。北雁南归,更触动了他的乡情,使他这羁旅他乡的游子倍增伤感。从听觉、到视觉的转换,拓宽了词作的意象空间,加上烘托、反衬等修辞手法的运用,游子思乡的主题逐渐深入,水到渠成,引出尾句,以“偏伤旅客情”重笔直陈作结。

  全词把极寻常的思乡之情,写得含蓄蕴藉,曲折动人,移情于景,借各种具体可感的意象把无形的思乡曲曲传出,文心细密,动人心弦。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猜你喜欢
城据山川胜,千年楚故都。
高楼临汴水,杨柳荫芙蕖。
唐室中多故,将军老镇徐。
球场朝戏马,玉帐夜投壶。
白雪徵清唱,黄金得绿珠。
春风楼上醼,三日极欢娱。
红粉梦云散,白杨兵火余。
当年贺厦燕,老尽几番难。
曲径拥黄叶,西风时扫除。
寒鸱蹲老树,睥睨女墙狐。
有客晚登览,旁徨思壮图。
荆榛闭铜雀,麋鹿游姑苏。
陈迹岂足道,旧欢何日无。
朱栏开酒场,宝勒迎官奴。
醉袖舞鸜鹆,艳声歌鹧鸪。
迟留故时月,桂影来座隅。
回首一相诧,今人如不如。

攲枕肱曲,匮藏美玉。造道高深,庭草交绿。

东山崔嵬不可登,绝顶高天明月生。
红颜又惹相思苦,此心独忆是卿卿。

故国羁人怨诽深,感君来往数相寻。都将文字销馀日,难把幽忧损壮心。

演易已成殷牖?,援琴犹学楚囚音。黧颜白发非前似,只有新诗尚苦吟。

想见新年试笔时,风流应不减丘迟。归来燕子元相识,落尽桃花若未知。

何事兰亭修禊乐,便怀墨客感秋悲。湖山胜践无由共,禅榻茶烟老鬓丝。

长思密勿侍甘泉,丹地翱翔独少年。
重到文昌倍惆怅,秋风霜鬓共萧然。
北涉南游二十霜,幻身重到赞公房。
苔侵素壁松枝偃,独自焚香拜影堂。
长门春欲尽,明月照花枝。买得相如赋,君恩不可移。

万里长风入马蹄,江干旧隐掩閒扉。乾坤清气随时卷,关塞征尘上客衣。

日落太行孤鸟没,天高燕阙五云低。提携喜有王维在,回首南山暮便归。

翠叶枝低雨过时,钓台石上影离离。记得月明江浦夜,舟人解唱竹枝词。

选旅辞轘辕。
弭节赴河源。
日起霜戈照。
风回连骑翻。
红尘朝夜合。
黄沙万里昏。
寥戾清笳转。
萧条边马烦。
自勉辍耕愿。
征役去何言。
当信抱梁期。
莫听回风音。
镜中两入髻。
分明无两心。

长风吹度海东边,惯听潮声已十年。往事免成尘扑面,新愁唯有雪盈颠。

半生望眼迷辽鹤,一夜归心到蜀鹃。远赋《骊驹》惭二妙,纵歌安得酒如川。

罗浮一别暗伤神,月落参横恐未真。今日细看枝上雪,当年曾寄陇头人。

孤根占断千花谱,百味空销万劫尘。偶到禅房聊一和,白头憔悴不胜春。

山馆题诗已十年,重来风景更凄然。黄蒿满地秋无主,白水迷村冷浸烟。

烽火四郊频送警,江湖一念独相牵。翻思献纳当时旷,策马斜曛愧负暄。

良游修禊日,一扣鹤边扉。诗入岩花老,盘收石蕨肥。

午钟松响杂,春服草花依。不倦芳盟续,宁教乐事稀。

日暝幽眠凉,流云涨岩曲。相思寄长风,动汝窗外竹。

池头孤行薄罗冷,却忆把书双对茗。受露衰荷散叶香,临溪独鸟矜毛影。

同持使节出都城,万里风云壮此行。天为书生开异境,帝从郎署起群英。

岛夷慕化争相附,胡马当秋静不鸣。休道远来探胜迹,筹边楼筑朔方平。

金榜高悬姓字真,分明折得一枝春。蓬瀛乍接神仙侣,
江海回思耕钓人。九万抟扶排羽翼,十年辛苦涉风尘。
升平时节逢公道,不觉龙门是嶮津。

雪罢枝即青,冰开水便绿。

复闻黄鸟声,全作相思曲。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