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洲歌 其三

何来板桥湾,持底唤沽酒。两丛蒱锻镮,问侬取不取。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猜你喜欢
冰骨清寒瘦一枝。玉人初上木兰时。懒妆斜立澹春姿。
月落溪穷清影在,日长春去画帘垂。五湖水色掩西施。
季子论才到履絇,十年不调可怜渠。
自闻马祖今非佛,不似潜夫但著书。
今朝二月十五,黄面瞿昙灭度。
诸方挝鼓声冤,尽是闲言和语。
一点涅槃心,无人知落处。
山花泪滴如红雨。
峡畔寻常有虎踪,峡中闻说有蛟龙。
心知峭壁生如剑,目送清波去似弓。
绕树尽皆青薜荔,举头忽见白芙蓉。
西风为我吹残酒,最喜千峰翠色浓。
无心买酒谒青春,对镜空嗟白发新。
花下少年应笑我,垂垂羸马访高人。
好傍青山与碧溪,刺桐毛竹待双栖。
花时迁客伤离别,莫向相思树上啼。

凉风台前池水赤,赤星射空虹贯日。斛律美人生抱玦,死向青天待明月。

君不见晋美书中临绝语,曾为乐陵求乐处。百年无罪君莫冤,济南何在是谁言,不须更问华林园。

燕寝凝香有昔贤,百年手泽至今传。铜山钱埒知多少,不敌君家宝砚田。

金碧参差兜率天,曾煎诃子试新泉。
荒园废宅无人问,门外桃花却是禅。

娥以孝而死,江因娥得名。至今潮上落,犹带哭爷声。

花事浑如梦,韶光日暗驰。残霞烘远树,香雾匝新枝。

小院莺啼后,高楼帘卷时。将飞犹恋恋,欲落故迟迟。

新涨碧于染,浓阴绿渐滋。风吹依细草,雨急点芳池。

春色三分尽,秾华一夕衰。江南有孤客,绕树独吟诗。

破袖通闲手,危栏寄远心。
品花严位置,枚笋遴位置,
枚笋遴监临。鼎鼐生无望,
戈鋋老不任。唯应宰斯谷,
岁岁长清阴。

长江远水绕苔矶,客至开尊半掩扉。四壁乍惊秋气入,片帆争带夕阳飞。

故园聚散原非别,壮志蹉跎但忆归。为语东篱陶令菊,再来相对肯相违。

平山山上构高堂,堂下青芜接大荒。堂废山空人不见,冷云秋草卧横冈。

世去重华远,名偕二石存。溪寒清见底,榕老乱垂根。

野色偏宜晚,民居仅似村。曲江人已矣,楚些拟招魂。

长藤呵路多公侯,我辈不应来宦游。
平生游涎向云水,此心已往形独留。
黄沙霏霏乌帽底,三载长安饱尝此。
何如闲把一茎丝,坐钓澄江月明里。
採芝仙人今岂无,踏遍山腰日已晡。
白云可衣兰可佩,御寒不必思丰狐。
人生此段差可乐,风御径须游六幕。
夜深何处凤箫声,留得余音传万壑。

暗锁离愁,端是楼前杨柳。凭栏干、月痕初透。腕儿越瘦,眉儿越皱。

怕黄昏、燕归时候。

粉薄香销,帘额清清依旧。试兰汤、微温豆蔻。常垂纤手,轻披罗袖。

倚屏风、夜深灯后。

余亦栖栖者,天涯尚滞淫。每闻烟鹤唳,时作水龙吟。

梗泛沟中断,材惊爨下音。名山谁不负,为尔一登临。

忧时病逆旅,况乃秋雨中。寒镫对孤帐,蓦然思令公。

神采特高发,黄鹤翔云空。俯视尽尘壒,啾啾争草虫。

嫉俗与爱国,枘凿难两容。救民出水火,老臣有愚忠。

今宵虽无月,圆明会相逢。秋雨阻行客,明朝趁晴风。

此去频北望,马首愿早东。

画师不作春风面,岂是玉容容易见。
动人正在阿堵中,妙处犹须著歌扇。
沉香亭边初睡起,{上髟下真}发珑忪薄梳理。
欠伸背面故作妍,半靥墙头出桃李。
画成众目争回顾,只欠孙娘折腰步。
似见人见愁杀人,始是人生肠断处。
愁肠易断可奈何,古往今来此恨多。
君不见李夫人,不肯回身年汉君。
又不见杨太真,拥行莫恋属车尘。
自古蛾眉多蠹国,玉颜画就还伤神。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