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别 其二

千秋一嘉遇,此别安可知。良时不努力,贱躯欲何为。

晨风野萧条,浮云西北驰。河梁临往路,远望令人悲。

游子自有怀,悠悠当告谁。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猜你喜欢
客宦逢迎泗上州,酒筹诗卷慰淹留。
九层灯火偃王塔,四面溪山彭祖楼。
此去君辞栖棘地,年来吾有负薪忧。
终期一过河阳县,相对春风话旧游。
春霖催得锁烟浓,竹院莎斋径小通。
谁爱落花风味处,莫愁门巷衬残红。
半年不踏轩车路。仿佛过、长桥去。贴水行云风送度。两行高柳,一坡修竹,是我尝游处。
黄鹂休叹青春暮。出谷迁乔旧家句。天意从人还许诉。凝寒和气,沈阴霁色,大旱滂沱雨。
君不见大通方丈空无物,亦不拈椎并竖拂。
本原自性未出喉,已向顶门遭一咄。
感慈神骏渥洼流,壁上高僧莫遣酬。
霹雳一声龙破柱,此中何处有裴休。
箯舆掠雨到僧门,带得清闲一二分。
素喜堂中无偃月,朅来寺裹作穿云。
赤心莫逆唯松友,青眼相看有竹君。
烧叶更联东野句,纸窗鑽隙候晴曛。
几年巾屦四方游,倦足还逢胜地留。
电迅禅机超达磨,云闲诗意等汤休。
绝尘貌与烟霞古,叠石心存岱华秋。
今我取师观所向,岂嫌儒墨不同流。

常鳞安分守泥沙,身外浮名画足蛇。抛去岁华轻似瓦,攒来乡梦乱如麻。

云山行脚疑前世,贫贱依人感故家。谀墓无金猵獭笑,不须胠箧避刘叉。

云阴作画凉,雨到鸠鸣外。午倦唤欲觉,隐几尤梦呓。

忽然自惊起,谛听故未逝。窗前过疏点,竹树交深邃。

钟山王气黯消亡,台殿全芜草树荒。牙将射雕驰阁道,牧儿挑菜傍宫墙。

嵯峨华表临秋渚,零落铜驼卧夕阳。殷鉴胜朝遗炯戒,漫夸天堑锁江长。

一秋天气属吟家,九日风光爱物华。对妇举杯胜俗客,逢辰得酒值黄花。

大难富有成糜季,小异谁知落帽嘉。独坐媚川空怅望,半蟾分挂夕阳斜。

始临清溪寺,不谓兹路艰。崎岖踰南岭,转见山郁盘。

重阴起北谷,冻雨响前峦。志定迈孰禦,勇往竟孤攀。

挽葛接悬狖,架木凌飞湍。律律岩壑变,飒飒岚风寒。

隔港望绝岫,嵉嵉巳云端。

行宫遥指隔彤扉,烽火狼烟满翠微。一自舟师飞野烬,千秋陵谷锁斜晖。

蜃楼彷佛成宫市,鲛室凄凉瘗黼衣。英魄九原还恋主,相将犹伴白鹇飞。

明月在天烟在溪,烟中看月无光辉。
沙禽熟眠潮未响,野火历乱船初归。
天边杨柳谁家树,烟月相含不知数。
此时幽景记不真,莫是江南梦归路。

浈水东注日,银浪忽成堆。岂有中流柱,盘旋水自回。

池馆翠凉处,宽閒称客居。未仙犹阆苑,不梦亦华胥。

竹净堪居鹤,荷香欲醉鱼。心清无个事,长日一编书。

帘外无风,芭蕉尚滴朝来雨。寒生金缕。灯欲和人语。

剔去灯花,红泪休教觑。还留住。影儿相顾。同在屏山路。

正是花阴望雁初,一朝喜得故人书。遥知素手缄封日,目断京华几忆余。

蓦口一桡全杀活,点头三下鼻辽天。
至今千古风流在,谁道华亭覆却船。
远与村桥接,深春积雨时。
兰芳人未采,花发蝶先知。
草密封闲径,林疏露短篱。
别来锄久废,身老恨归迟。

独卧绣窗静,月明宿鸟啼。不嫌惊妾梦,羡汝是双栖。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