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右史悼儿篇 其三

飒飒秋风木叶飞,丹阳长史一沾衣。自怜犹在人间住,玉斧蓬莱去不归。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猜你喜欢
雄鹄衔枝来,雌鹄啄泥归。巢成不生子,大义当乖离。
江汉水之大,鹄身鸟之微。更无相逢日,安可相随飞。
半烟半雨溪桥畔,渔翁醉着无人唤。疏懒意何长,春风花草香。
江山如有待,此意陶潜解。问我去何之,君行到自知。
山堂有何观,四时互兴歇。
万物随天根,东生复西灭。

三星灼灼照鸣机,素腕盈盈出绛帷。夫君何在在辽西,夏裁霜衣冬裁絺。

以此及君犹后时,惟昔罗縠迫参差。忽来酒间山岳移,怆若庭前丹桂枝,难何荣茂易何衰。

六极兼弱贫,百罹萃凶孤。素薄综物怀,坐为鄙人图。

仓箱既凉匮,米盐务锱铢。自持椅桐姿,埋沈向泥涂。

骢马翩翩,荐冠矗矗,丰采超群。记阊阖排云,当年封事,楼台得月,此夜清尊。

旧话偏长,好怀难尽,笑口平生得共君。灵峰麓,喜谩劳车马,特驻柴门。

五云北望天阍。正迢递、江湖引梦魂。念老我余龄,自宜田野,看君壮气,久负经纶。

边塞烟氛,闾阎疲瘵,须向明廷仔细论。兹行好,愿匡扶圣主,早建奇勋。

南越太后邯郸女,皓齿明眸照蛮土。珊瑚为帐象作床,锦伞高张击铜鼓。

太液池内红芙蓉,自怜谪堕蛮烟中。灞陵故人杳无耗,深宫独看南飞鸿。

随儿作帝心不愿,惟愿西朝柏梁殿。茂陵刘郎亦可人,遣郎海角来相见。

金猊夜燎龙涎香,明珠火齐争煌煌。番禺秦甸隔万里,今夕得遂双鸳鸯。

白首相君佩银印,干戈欲起萧墙衅。莫言女子无雄心,置酒宫中潜结阵。

汉家使者懦且柔,纤手自欲操霜矛。孤鸾竟落老枭手,可怜空奋韩千秋。

楼船戈鋋师四起,或出桂阳下漓水。越郎追斩吕嘉头,九郡同归汉天子。

尉□坟草几番青,霸业犹与炎洲横。玉玺初从真定得,黄屋却为邯郸倾。

五羊江连湘浦竹,娇魂应伴湘娥哭。

半生辛苦母兼师,朝课经书夜课诗。但得汝曹能努力,馀生终有展眉时。

玉垒高无极。铜梁不可攀。双流逆巇道。九坂涩阳关。

邓侯策马度。王生敛辔还。敛辔惧身尤。叱驭奉王猷。

若吝千金重。谁为万里侯。戏马吞珠界。扬舲濯锦流。

沈犀厌怪水。握镜表灵丘。禺山金碧有光辉。迁亭车马尚轻肥。

弥想王褒拥节反。更忆相如乘传归。君平子云阒不嗣。江汉英灵信已衰。

夜来窗户凉,一枕听秋雨。晓起绝飞埃,门前有流水。

朝回魂爽便南飞,欲谂衷情向琐闱。十载松楸空想望,四时蘋藻孰归依。

日来赐服花添锦,梦里亲身布作衣。暮史朝经成底事,鲁论开卷愧无违。

邲鉴总龟如往学,未见才名能广博。
希点若来参学时,同年从此不须疑。

饧箫吹也。秣陵风景难画。银花相望,一城如昼,閒却秦淮,冷丸飞射。

护春帘早挂。眉妩暗垂罗袖,紫姑迎夜。上元时多少旧曲,留与踏歌人耍。

细腰鼓学花奴打。散落梅千点,一任东风借。烛残堆灺。

问翠馆几处,倚香题帕。短墙青粉砑。六院往时佳丽,祇馀情话。

怕欢游生感,綵珠休照,旧勾栏下。

欲寻好句乞梅花,从实平章不要夸。
且道色香谁可比,只才拟议即成差。

草露迷荒径,林风荡小桥。同人期昨夜,结社待今朝。

秋水连天动,村烟带日消。伫怀前路客,散步尚逍遥。

十年三上未登科,此去行期昼锦过。上党有人传预兆,梦生头角见天和。

喜连宵、四郊春雨。纷纷一阵红去。东君不爱闲桃李,春色尚余分数。云影住。任绣勒香轮,且阻寻芳路。农家相语。渐南亩浮青,西江涨绿,芳沼点萍絮。
西成事,端的今年不误。从他蝶恨蜂妒。莺啼也怨春多雨,不解与春分诉。新燕舞。犹记得、雕梁旧日空巢土。天涯劳苦。望故国江山,东风吹泪,渺渺在何处。

惹恨光阴晦复明,郎边日月岂无情。曾闻宦路新来险,不愿君名草率成。

雨霁空山夕,寻幽入杳冥。云封千涧白,露濯万峰青。

飞鸟依檐宿,流泉伏枕听。朦胧空翠里,孤月自亭亭。

野寺吟诗兴未阑,徐徐骢马出松关。村原窈窕通幽径,林壑依稀似故山。

鸥泛晓溪云碓静,犊眠春陇雨犁閒。田家老稚相迎望,应笑征夫两鬓斑。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