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斋牡丹 其一

醉把名花掌上新,空山开处几回春。西施自爱倾城色,一出吴宫不嫁人。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猜你喜欢

燕子欲归时节,高楼昨夜西风。求得人间成小会,试把金尊傍菊丛。

歌长粉面红。

斜日更穿帘幕,微凉渐入梧桐。多少襟情言不尽,写向蛮笺曲调中。

此情千万重。

昔年高接李膺欢,日泛仙舟醉碧澜。诗句乱随青草落,
酒肠俱逐洞庭宽。浮生聚散乱相似,往事冥微梦一般。
今日片帆城下去,秋风回首泪阑干。

翠石岧峣竞巧形,无双惟是碧云屏。坤舆秀气全融结,尤比三峰色更青。

木末芙蓉语,当时不谓真。
今来木末见,愁杀拟骚人。
八载相逢恨未平,如何别酒又还倾。
虽惭坦率珠多类,却识清和玉有声。
处世当为天下士,赏花须是洛阳城。
也知今古真男子,造化功夫不易生。

白鸟冲烟去,山僧渡水来。竹篱茅舍外,忽见野梅开。

一箔珠帘掩映垂,房栊轻染麝香枝。
佳人盼影横哀柱,狎客分光缀艳诗。
禁锁翠明初唱漏,官窗红短尚围棋。
长宵且秉欢游去,无限风光见古辞。

经史无功世贱儒,空山披褐感潜夫。斩新花样愁经眼,颠倒天吴紫凤图。

何曾留得堂堂去,但见阴寒触眼来。神幡剑立无风动,佛齿金坚应手灰。

尘劫有心剑不灭,沧澜终古可曾回。冤禽敢负平生志,自衽冰霜没世哀。

歌舞岗前谷变陵,秋深狐兔待呼鹰。崖头细菊临风倚,不管人间有废兴。

白灵根蒂长晴空。碧绿枝条袅细风。叶禀月华添雅翠,花凭日气蘸殷红。

四般颜色虽然异,一道馨香分外浓。透过丹霄归甚处,便教收在蕊珠宫。

高楼面湖水,水光澹容裔。扁舟一叶归,碧云起天际。

征鸿点破空云碧。丹霞染出新秋色。返照落平洲。半江红锦流。风清渔笛晚。寸寸愁肠断。寄语笛休横。只消三两声。

帝泽如天草木春,三朝旷典一时新。微臣欲献中兴颂,愿比尧封祝圣人。

滴不尽,残春雨。添绣阁、几多情绪。韶华如梦,东几薄悻,断送落花归去。

明知开谢由春主。却不道、阑珊如许。黄昏庭院,画屏烟锁,愁听梁间燕语。

归来高卧北窗前,懒慢心如不系船。骥足几人看滚滚,羸车我亦自年年。

敢言白传惟摊卷,非学坡公待有田。时与素心频聚首,清歌浊酒乐陶然。

行过晴溪乌桕弯,清漪犹自照苍颜。□□□□□□□,举酒欣然得绿鬟。

鱼为知机潜别浦,兰因避俗住空山。老夫自觉无多事,且喜宾朋时往还。

愁人坐愁日兀兀,归心勃逐征鸿发。暝合极浦帆影迟,雨收隔岸屐声滑。

伊人乃在秋一方,何处凌波见罗袜。芦摇残滴时作声,如鱼唾沫闻喋呷。

悬知今夜山中人,快趁一犁负长锸。水程羁梦梦难归,风影刮镫镫乍杀。

冥然入定辟支,恨不将身皈梵刹。破篷留隙吟商飙,宵深时答响咿轧。

峭寒刺面殊洒然,知有霜华篷背压。清景一失逋难追,欲补已如齿成齾。

东方渐高岸柝沈,葭薍丛中闹鹅鸭。吟成凄绝不忍听,柁尾水惊流霅霅。

喻指喻马,何劳真假。
说性说心,转见病深。
灵山性花,不曾动著。
少林冷坐,徒自沈吟。
良工欲写莫可写,汝曹敬之隔千林。
山阴阴,水沈沈。
苍苔雪径冷不彻,花鸟夕阳閒古今。
真兮真兮,胡得而临。
茕茕荡子妻,空房守幽独。
缠绵心绪长,吞声忍夜哭。
背灯耿孤影,香冷云幕低。
绝怜屋上乌,替人呜呜啼。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