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右史之京 其三

一片燕山紫气中,汉家城阙蓟门东。即今天子招贤地,非复当年碣石宫。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猜你喜欢

追我于天目,因而上白岳。葛衫芒草鞋,高坐享天乐。

败石齧鞋耳,罡风剪衣角。一味恋冥鸿,何曾伴鸠鸴。

无涯小智壮营营,昔昔浮生梦数惊。重到白沙登壮观,江湖醉眼暂揩明。

打成一错一毫差,万里去寻留子嗟。
微管閒思齐仲父,赐奴长价汉浑邪。
道穷怜我閒忧国,句好知君定作家。
便欲相携趁帆饱,要观子美赋灵槎。
帝业江淮长,丕承七十年。
太平南北共,内禅子孙傅。
弓矢深橐橐,桑麻郁垅阡。
江河春混混,雨露夜涓涓。
治久情多从,才卑气或偏。
穹苍宜予弼,渊默正思贤。
四世忠动积,三朝节概全。
威仪新禹服,光彩旧星躔。
本以文为治,尤知政有權。
粟红初穰穰,榆散亦翩翩。
国似傅东鲁,名能躐颍川。
殊恩方锡马,盛美又临轩。
易镇旌旗远,趋朝剑履便。
想知环去旆,咸似渴思泉。
典诰黄麻出,衣冠紫禁聊。
安危看去就,扶掖赖精专。
江岸梅花小,山城桂影圆。
歌思惟两地,动化及无边。
相复中兴旧,书重说命篇。
元动列表史,焜燿祖宗前。

石梁积空雾,策马穿宿障。一径迥入幽,两壁俨相向。

攀援穷上跻,彳亍怯下望。才过登历艰,始觉宇宙旷。

朝霞忽争飞,变幻非一状。独树缀高岭,残云带连嶂。

即自信多奇,嗒焉效天放。

荡桨入虚碧,星河俱动摇。
前村渔火近,别浦雁声遥。
对景知明月,回头得暗潮。
桐庐在何许,江路夜迢迢。

济北贤豪行谊敦,年跻上老德弥尊。真封已自称乌署,高隐还应并鹿门。

明月千山芳杜若,春江九畹茁兰荪。仙龄幸际升平理,拾穗讴吟亦主恩。

憭慄霜天万木声,愁看落叶太纵横。青山已自盈秋色,白眼从来冷世情。

经术但传秦博士,疏狂莫笑鲁儒生。加餐郑重劳相念,祗有庭兰梦未成。

白头自笑潜夫拙,却忆风流李谪仙。
对客每言齐物论,移家只有广文毡。
赤鸡白狗看儿戏,绿水青山作画传。
慷慨不愁春色老,笑看花雨落平田。

新月回宫檐,梅妆艳于雪。谁为五出花,能加天下白。

老妻病女去淮西,慈母居吴鹤发衰。
我独天涯听夜雨,寒灯三和照相思。

余胡乐乎居廛肆,双眼昏昏不识字。醉魂吟魄望林泉,好山不到扬州地。

尺木先生古逸人,闭门为写山水真。万斛涟漪涤埃垢,笔端不受纤毫尘。

廿尺鲛绡一千里,澹翠岩峦澈秋水。埤堄楼台霄汉中,红叶青松道途里。

行者鹿鹿静者闲,冥鸿隐豹在其间。窗堆万卷手持笔,一生著作藏名山。

名山之藏乃幽绝,不应龙求不石齧。先生貌物兼貌心,一束丹青若冰雪。

可惜东南此山川,眼中下士心拘牵。婚嫁毕来头白矣,何时一鼓沧浪舷。

贳酒不尽饮,旅颜成半酡。世味间愈淡,夜吟秋更多。

蟋蟀无意绪,苦效商声歌。我听犹丝管,翻赖蠲宿疴。

篆烟静不散,井水寒无波。烛光荧棐几,圣籍纷骈罗。

江干木末亭,中流泻清漾。泠泠新月白,横拖烟水上。

独坐鸟声寂,微茫闻渔唱。快哉临汝郎,风情何幽畅。

咏史动高吟,文藻秋涛壮。讵期运租船,有客忽相访。

千载素心人,胜事不多让。花垂慈姥瞑,潮生牛渚涨。

大雅岂复作,临风怀谢尚。

风急红尘动,昏昏白日寒。马从云里出,人在雾中看。

群仆竟何去,周行却自宽。眼前分未得,望不到长安。

忆昔旅怀烦扰,怕听蝉鸣林筱。今岁早催凉,切莫更催日皎。

可晓,可晓,窗外一声知了。

紫马仙人跨白犀,繙经台映钓鱼矶。
千年老树风雷坼,独有红泉洗断碑。
旭日照萧晨,凄清不受尘。
冷光明似雪,科暖胜如春。
红弃辉相照,黄花色愈新。
南窗差可爱,曝背豁天真。

池畔珊瑚井,井水通潮汐。潮见珊瑚波,汐见珊瑚石。

黄獐黄獐草里藏,弯弓射尔伤。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